第五单元 条理清楚
文题及要求
作文1: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保护鸟类”为主旨的宣传活动,需要写一篇宣传文字。查找资料,为这篇文字拟一个提纲。下面的观点可供参考,但不必全部纳入,可以补充自己的想法。
作文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客观地讲述自然事物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以“XX自述”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作文3: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思路
作文1:做这个作文题,可以根据提示,先找出文章的主要层次,再安排主要层次之下的小层次。在层次与层次的安排上,要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合理组织彼此的顺序。对于提纲的拟写,也可根据提示进行,最好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各层顺序是否合理。提纲尽量详细一些,这样写作起来就有了框架,也便于下面内容的写作。
作文2:要想写好自述类的文章,首先要对需要介绍的事物有一个准确而详尽的了解,把握好事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把事物的一些特点充实成一个个的小故事,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故事化的加工。再就是语言上要鲜活、生动,故事性强,避免那种直白、平实的介绍。
作文3: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好本篇作文,除了注意提示的内容外,同学们还应该认真审题,明确叙述的人称,明确写作的重点,确立好文章的中心,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再就是语言上尽量生动流畅,可采用一些鲜活的语言,使文章避免干巴生硬的叙述。对于一些重点情节,可进行细节化的描写。
写作点拨
自述类说明文写作指导
1.审清题目,准确把握要求。
“XX”,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明确了说明对象。“自述”,即“现身说法”,必须使用第一人称,采用拟人说明法,否则就是跑题。
2.占有资料。
说明文主要是传授知识、交流情况的,前者必须了解有关知识,后者必须掌握情况。这就要平时多读,多积累。比如写“雪花的自述”,说明的范围广泛得很,可以说明雪花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雪花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和危害,还可以由雪花说明天气的变化参考。究竟以哪一个为说明重点,主要看对哪一方面最熟掌握的资料最多。
3.抓住特点。
介绍某一事物,要抓住它的主要特点详加说明,次要性状简略说明。如写青蛙,对它是两栖动物应略写,对它善于捕捉害虫的特点应详写。
4.安排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大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来安排,也可以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从事物本身的规律来看:第一种是以时间先后安排层次,如“书籍的自述”;第二种按空间位置安排顺序,如“东方明珠的自述”;第三种是按事物的类别分层说明,如“细菌的自述”;第四种是从因到果或从果到因层层剥茧地阐明事理,如“香烟的自述”。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有些比较复杂或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从人们热悉的现象说起,由浅入深地阐述。凡是按时、空、类别划分层次的说明文,最好采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概括说明,能使读者总观全貌。
5.鲜活语言。
“XX的自述”,这一类说明文,不能用纯科学的语言,必须用文艺性的笔调。因为现身说法,所以不能板着面孔说话,而要诙谐一些。为使语言生动,可以穿插生动的实例,你可以打比方,你可以用启发性的设疑,你可以引用诗句或典故,以做到行文有起有伏,以实现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佳作示范
作文1(略)
作文2
【写作提示】
1.自述的主体不限于本单元课文涉及的事物,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择课文以外的对象来写,但必须是自然事物。
2.可以直接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来介绍,可写成说明文。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任意一种。最好采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概括说明,以便读者纵观全貌。最后,给文章作结。
3.作为“自述”,不妨发挥想象,写得灵活有趣些,但其中讲的科学内容要准确、可靠。
水的自述
夏日,芙蓉出水挺拔,是因为清涟为其荡涤尘埃;冬日,禾苗依然安睡,是因为白雪为其清除虫害。生命因呵护而绽放异彩,生命因我——水而彰显活力。我是水,纯净的水,不被污染的水,生活中处处需要我。
(用第一人称来介绍,生动自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地球很大,百分之二十九为陆地,百分之七十一为海洋,海洋是我的老家。我们水族人很多,分布范围很广,但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水集中在老家。当我来到小溪时,溪中的鱼跟我打招呼,欢快地在向我招手,我好开心啊。他们自由自在的游啊游,我想这就是如鱼得水吧。当我来到湖泊时,四周的水鸟都来欢迎我,他们穿过我的胸膛来捕鸟,我的脸上倒映着他们矫健的身材;当我来到三峡时,我又是多么自豪啊,我为人们发电,航运。我高喊着旗号,在大坝上来回穿梭。
(通过鱼、水鸟、三峡,具体说明水的用途,使说明更具体。)
因为我是水,是水。我也有哭泣的时候,当我看到泛着白沫的黑水注入我的肌体时,我好痛苦,我用力挣扎,我大喊大叫,但没人理我。他们只会在岸上边聊天边吸烟,那样悠然自得,最后还要把烟头扔在我身上。我决定离去,去找我的可爱的鱼宝贝和乖巧的鸟朋友。可是我发现我错了,我把黑水带到了伙伴们那儿,我更伤心了。我那透明的血渐渐地滴出来,我抚摸一下伤口,我知道,在它渐渐消失的时候,我的意志也将跟着模糊,直到消失。
突然,我在黑夜的路程中发现了一丝光亮,“保护母亲河,保护水资源”几个字一下子抚慰了我的心。这一次不同,我是被感动哭了,我发现人们依然很爱我,很需要我。我又下了一次决心,我要为他们好好的活下去,毕竟还有无数个生命在等着我,他们要生活,生活需要我。
如果说绿叶的归宿是根系,小鸟的归宿是山林,严冬的归宿是春天,那么,我要说,我的归宿是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保护我!保护你们的生命之源——水吧!
(以第一人称写愿望,让人警醒、反思。)
◆【点评】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水,生动自然。文章开头先介绍水的特点,然后介绍用途,接着写人类破坏水资源的现象和危害,最后写水的愿望。采用了从特点到用途的逻辑顺序,显得条理清楚。文章既生动介绍了水,又借水的自述反窥了人之失,警醒了人之错,深化了文章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思考,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作文3
【写作提示】
1.回家最晚的原因是什么?回家后的情形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这些内容都可以写进文章里。
2.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可以顺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写作顺序;也可以倒叙,先写“回家晚”的结果,再写之前发生的事件。无论选择哪种顺序,都要注意条理清楚。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一巴掌”交代清楚出走的原因,略写处理很恰当;下面详写“出走后”,这是写作重心。)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唉,去哪儿呢?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下。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嘲。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有些胆怯了,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漫无目的、穷、怕、饿,出走后的困境都用形象的细节表现出来。)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竞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匏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冷,恶梦,没人关心……还是形象地表现出走后的体会。下文终于开始“出走反思”了。)
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汉的滋味了!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要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街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
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心理描写,生动再现“出走”后的反思,最后决定回家。)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人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
(幸福的大团圆结局。)
这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点出事件带给我的影响,那是对母爱的反思和重新接纳。)
◆【点评】这篇作文,选“离家出走”做材料,选材可说是新颖了。详略安排方面,很得当,对“为什么出走”,用“妈妈一巴掌”就带过了;而把记叙的主要情节放在“出走后”的孤独和恐惧上,写得细致人微。在记叙过程中,还恰当地插入了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从“我决不回去”到“拼命地往家跑”,再到“直向妈妈奔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过程。从离家出走这一反面事例,体现出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本文的立意(中心)也是深刻的。总体来讲,相当不错。(共11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5
文题及要求
作文1: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保护鸟类”为主旨的宣传活动,需要写一篇宣传文字。查找资料,为这篇文字拟一个提纲。下面的观点可供参考,但不必全部纳入,可以补充自己的想法。
作文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客观地讲述自然事物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以“XX自述”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作文3: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思路
作文1:做这个作文题,可以根据提示,先找出文章的主要层次,再安排主要层次之下的小层次。在层次与层次的安排上,要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合理组织彼此的顺序。对于提纲的拟写,也可根据提示进行,最好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各层顺序是否合理。提纲尽量详细一些,这样写作起来就有了框架,也便于下面内容的写作。
作文2:要想写好自述类的文章,首先要对需要介绍的事物有一个准确而详尽的了解,把握好事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把事物的一些特点充实成一个个的小故事,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故事化的加工。再就是语言上要鲜活、生动,故事性强,避免那种直白、平实的介绍。
作文3: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好本篇作文,除了注意提示的内容外,同学们还应该认真审题,明确叙述的人称,明确写作的重点,确立好文章的中心,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再就是语言上尽量生动流畅,可采用一些鲜活的语言,使文章避免干巴生硬的叙述。对于一些重点情节,可进行细节化的描写。
写法点拨
1.审清题目,准确把握要求
“XX”,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明确了说明对象。“自述”,即“现身说法”,必须使用第一人称,采用拟人说明法,否则就是跑题。
2.占有资料
说明文主要是传授知识、交流情况的,前者必须了解有关知识,后者必须掌握情况。这就要平时多读,多积累。比如写“雪花的自述”,说明的范围广泛得很,可以说明雪花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雪花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和危害,还可以由雪花说明天气的变化参考。究竟以哪一个为说明重点,主要看对哪一方面最熟掌握的资料最多。
3.抓住特点
介绍某一事物,要抓住它的主要特点详加说明,次要性状简略说明。如写青蛙,对它是两栖动物应略写,对它善于捕捉害虫的特点应详写。
自述类说明文写作指导
写法点拨
4.安排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大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来安排,也可以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从事物本身的规律来看:第一种是以时间先后安排层次,如“书籍的自述”;第二种按空间位置安排顺序,如“东方明珠的自述”;第三种是按事物的类别分层说明,如“细菌的自述”;第四种是从因到果或从果到因层层剥茧地阐明事理,如“香烟的自述”。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有些比较复杂或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从人们热悉的现象说起,由浅入深地阐述。凡是按时、空、类别划分层次的说明文,最好采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概括说明,能使读者总观全貌。
5.鲜活语言
“XX的自述”,这一类说明文,不能用纯科学的语言,必须用文艺性的笔调。因为现身说法,所以不能板着面孔说话,而要诙谐一些。为使语言生动,可以穿插生动的实例,你可以打比方,你可以用启发性的设疑,你可以引用诗句或典故,以做到行文有起有伏,以实现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自述类说明文写作指导
佳作示范
作文2
【写作提示】
1.自述的主体不限于本单元课文涉及的事物,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择课文以外的对象来写,但必须是自然事物。
2.可以直接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来介绍,可写成说明文。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任意一种。最好采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概括说明,以便读者纵观全貌。最后,给文章作结。
3.作为“自述”,不妨发挥想象,写得灵活有趣些,但 其中讲的科学内容要准确、可靠。
佳作示范
水的自述
夏日,芙蓉出水挺拔,是因为清涟为其荡涤尘埃;冬日,禾苗依然安睡,是因为白雪为其清除虫害。生命因呵护而绽放异彩,生命因我——水而彰显活力。我是水,纯净的水,不被污染的水,生活中处处需要我。
(用第一人称来介绍,生动自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地球很大,百分之二十九为陆地,百分之七十一为海洋,海洋是我的老家。我们水族人很多,分布范围很广,但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水集中在老家。当我来到小溪时,溪中的鱼跟我打招呼,欢快地在向我招手,我好开心啊。他们自由自在的游啊游,我想这就是如鱼得水吧。当我来到湖泊时,四周的水鸟都来欢迎我,他们穿过我的胸膛来捕鸟,我的脸上倒映着他们矫健的身材;当我来到三峡时,我又是多么自豪啊,我为人们发电,航运。我高喊着旗号,在大坝上来回穿梭。
(通过鱼、水鸟、三峡,具体说明水的用途,使说明更具体。)
因为我是水,是水。我也有哭泣的时候,当我看到泛着白沫的黑水注入我的肌体时,我好痛苦,我用力挣扎,我大喊大叫,但没人理我。他们只会在岸上边聊天边吸烟,那样悠然自得,最后还要把烟头扔在我身上。我决定离去,去找我的可爱的鱼宝贝和乖巧的鸟朋友。可是我发现我错了,我把黑水带到了伙伴们那儿,我更伤心了。我那透明的血渐渐地滴出来,我抚摸一下伤口,我知道,在它渐渐消失的时候,我的意志也将跟着模糊,直到消失。
作文2
佳作示范
突然,我在黑夜的路程中发现了一丝光亮,“保护母亲河,保护水资源”几个字一下子抚慰了我的心。这一次不同,我是被感动哭了,我发现人们依然很爱我,很需要我。我又下了一次决心,我要为他们好好的活下去,毕竟还有无数个生命在等着我,他们要生活,生活需要我。
如果说绿叶的归宿是根系,小鸟的归宿是山林,严冬的归宿是春天,那么,我要说,我的归宿是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保护我!保护你们的生命之源——水吧!
(以第一人称写愿望,让人警醒、反思。)
作文2
【点评】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水,生动自然。文章开头先介绍水的特点,然后介绍用途,接着写人类破坏水资源的现象和危害,最后写水的愿望。采用了从特点到用途的逻辑顺序,显得条理清楚。文章既生动介绍了水,又借水的自述反窥了人之失,警醒了人之错,深化了文章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思考,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佳作示范
作文3
【写作提示】
1.回家最晚的原因是什么?回家后的情形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这些内容都可以写进文章里。
2.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可以顺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写作顺序;也可以倒叙,先写“回家晚”的结果,再写之前发生的事件。无论选择哪种顺序,都要注意条理清楚。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 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 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佳作示范
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一巴掌”交代清楚出走的原因,略写处理很恰当;下面详写“出走后”,这是写作重心。)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唉,去哪儿呢?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下。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嘲。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有些胆怯了,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漫无目的、穷、怕、饿,出走后的困境都用形象的细节表现出来。)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竞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匏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冷,恶梦,没人关心……还是形象地表现出走后的体会。下文终于开始“出走反思”了。)
作文3
佳作示范
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汉的滋味了!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要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街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
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心理描写,生动再现“出走”后的反思,最后决定回家。)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人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
(幸福的大团圆结局。)
这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点出事件带给我的影响,那是对母爱的反思和重新接纳。)
【点评】 这篇作文,选“离家出走”做材料,选材可说是新颖了。详略安排方面,很得当,对“为什么出走”,用“妈妈一巴掌”就带过了;而把记叙的主要情节放在“出走后”的孤独和恐惧上,写得细致人微。在记叙过程中,还恰当地插入了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从“我决不回去”到“拼命地往家跑”,再到“直向妈妈奔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过程。从离家出走这一反面事例,体现出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本文的立意(中心)也是深刻的。总体来讲,相当不错。
作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