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 5倍的认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 5倍的认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7 16:5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倍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案、教学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经历、体验和探索,在亲身感受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呀?对,萝卜,看、小兔子的菜园种了好多萝卜呢,今天它来拔萝卜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复习旧知,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唤起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探究新课 1、出示幻灯片,师:小兔子拔了几根胡萝卜?生:2根。(师板书)红萝卜拔了有几根?6根,有几个2根呢?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来圈一圈。3个2根(板书),以2根胡萝卜为标准,把它看作一份,红萝卜就有3份。它们的关系我们有一种新的说法,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出示幻灯片,师:小兔子拔了2根胡萝卜,我们看看白萝卜拔了几根。几个2根?伸出小手指圈一圈,5个2根(板书)还是以2根 胡萝卜为标准,看作一份,白萝卜的根数就有5份,我们就说……5倍,6个2根、6倍,7个2根呢?…。 你有什么发现?生:都是2根2根得圈起来,有几个2根,就是2根的几倍。 师:对,都是以2根为标准,那以3根为标准看作一份呢? 生:有几个3,就是3的几倍。 师:说得真好,小兔子又拔了一根胡萝卜,这时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几个几个圈起来?有几个4呢? 4的几倍 师小结:像这样,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生齐读并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倍的认识。 3、小组合作 小兔子的菜园种了萝卜,旁边种了许多漂亮的小花呢!和小兔子一起欣赏下吧!昨天老师让同学们画红花和黄花来探究倍数关系,请拿出你的小研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探究成果,请先看小组合作要求。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与教师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倍”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初步感知“倍”的含义,适时创设疑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闯关练习 小兔子萝卜拔完了,小花也欣赏完了,该回家了。不过它要闯过4关,获得100个金币才能回到家它美丽的城堡。我们一起去帮助它,有信心吗? 1、第一关 认真观察,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你还能想到其他倍数关系吗? 2、第二关 认真观察,想一想。(指名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以谁为标准看作一份?4根香蕉,8个苹果有()个4?可以想到那句乘法口诀?为下一题铺垫) 第三关 游戏:找出5得倍数。(分别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台挑战,胜利者说“耶”,台下说它的3倍。) 第四关 画一画,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答题并汇报。 (注意:同样是2倍,同样是2倍,但标准量不一样)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一是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二是使学生在游戏中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几个几”和“几倍”的关系,为下节课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厉害,成功闯过四关,获得100个金币,帮助小兔子顺利回到了美丽的城堡。你能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全课总结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巩固新知,又使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用数学、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的个数是 个数的( )倍。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慎重处理课尾。课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而此时我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倍”的擂台赛的形式,一下子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引导学生快速列式计算,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计算能力。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倍”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