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须知: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鱼饲料蛋白,竟然是用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生产出来的。生产这种饲料蛋白的首钢朗泽是首钢集团的子公司,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以钢铁工业尾气生产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的企业。
这种变废为宝的技术被称为生物制造,指的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过程。它的核心是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中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说:“有别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生物制造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另外,生物制造对于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也非常关键。”发展生物制造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此后,我国甘肃兰州、重庆市等地又陆续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浙江省衢州市,绿色金融持续加快创新步伐,助力越来越多行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是衢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金融资源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还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助力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局长蓝春锋说。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2月28日第8版,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生物制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制造中有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参与。
B. 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
C. 生物制造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D. 生物制造的发展直接决定制造业变革的成功与否。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生物制造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
B.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已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快了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C. 浙江、江西等5省(区)部分地方与兰州、重庆建设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2017年6月后将有不同侧重点与特色。
D. 金融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持,也能有效发挥引导作用,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生物制造发展直接决定制造业变革的成功与否”太过绝对,原文“生物制造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当前我国已经”时态错乱,原文指出“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选项混淆未然与已然。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 冲 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对仆人)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立刻要还手,但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高声)你,你!(正要骂,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血。侍萍哭喊着护大海)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亦下。
(节选自《雷雨》)
3. 请分析画线句子的人物心理。
4. 选文中与周朴园有关的矛盾冲突有两组,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对塑造周朴园形象的作用。
【答案】3. ①儿子(大海)被打后的愤怒和心疼。②真正认清了周朴园、周萍的真面目后内心极度的愤怒、悲痛和失望。③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与克制的复杂情感。
4. ①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父与子的矛盾冲突(亲人之间的矛盾冲突)。②作用:从资本家、父亲等多角度立体地塑造周朴园形象,更凸显出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和作为父亲的无情自私,使其形象逐步鲜明、丰满。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戏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画线句前情是,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
“大哭起来”是舞台说明,是对鲁侍萍的情态动作描写,“大哭”表明作为母亲的鲁侍萍儿子(大海)被打后的心疼。
“这真是一群强盗!”是鲁侍萍面对儿子被殴打一事发出的控诉,“强盗”表明她认清了周朴园、周萍的真面目,台词里既有对儿子被打后的愤怒,也有对周朴园、周萍的愤怒和失望。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台词语言中巧妙运用破折号,进行话题转换,体现了鲁侍萍与儿子周萍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与克制的复杂情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戏剧冲突和作用的能力。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①“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周朴园代表资本家,鲁大海代表工人阶级,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是父子关系,体现了父与子的矛盾冲突(亲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②作用:周朴园作为冷血残酷的资本家,他利欲熏心,发黑心财,视工人生命如草芥;作为父亲,他对亲生儿子不管不顾,不讲亲情,冷血无情。从资本家、父亲等多角度立体地塑造周朴园形象,更凸显出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和作为父亲的无情自私,使其形象逐步鲜明、丰满。
5. 阅读臧克家诗歌《三代》,回答问题。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如果用《乡土中国》的关键词来解析本诗,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乡土、家庭、道德、礼治秩序
B. 黏着土地、不流动、乡土本色
C. 基层、男女有别、差序格局
D. 乡土社会、无讼、家族、村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和名著思想主旨的能力。
《三代》这首诗二十一个字,三个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祖孙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图画。强调乡土。
B.乡土本色中实际上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指出“土”是农民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土”一字的演变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乡下人其实并不是不值得尊敬的,他们守护着这养育他们的土地,灌溉、播种、收获。农业与工业、与游牧业不同,农业需要农民扎根在土地上,这便使得“土气”不得不萦绕在农民的身边。这种不流动的土气不是农民造成的。强调乡土。
A.“道德、礼治秩序”与本诗歌内容无关;
C.“男女有别、差序格局”与本诗歌内容无关;
D.“无讼”与本诗歌内容无关。
故选B。
6. 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对自己读书的回答前后矛盾。下列解说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A. 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后来小心更正。
B. 改口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 对贾母之言是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则出自谦虚。
D. 反映了黛玉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相关内容的份理解能力。C项的说法不够全面,只触及了表层,未体察黛玉的心理。黛玉听略贾母的话,自觉失言,因而后来小心更正。体现略其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7.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如”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五六十 如:比如 B. 纵一苇之所如 如:到
C. 犹不如人 如:比得上 D. 倚叠如山 如:像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 作《师说》以贻之 B. 以其无礼于晋
C.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D. 至丹以荆卿为计
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B. 冠者五六人,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 青青子衿,子衿,贤士,子是对男子尊称,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服装。
D. 假此科敛丁口,丁口,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10.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吾知也
A. 秦人不暇自哀 B. 浴乎沂,风乎舞雩
C. 蚓无爪牙之利 D. 臣之所好者道也
11. 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B.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好伤心的?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
C.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好国家来推行礼制,(可是)他(子路)的话不谦让。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得小,那么谁能做得大呢?
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他随和的性格特征。
B. 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他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谦虚不够,自信有余。
C. 冉有谦虚地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他彬彬有礼,根本原因是前面的“夫子哂之”。
D. 曾皙没有直接“言志”,而是把自己的志向转化为一幅和乐美好的“沂水春风”画面。
【答案】7. A 8. B
9. C 10. A
11. A 12. C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如:或者。句意: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
B.正确。句意: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
C.正确。句意:还比不上别人。
D.正确。句意:堆叠得像山一样。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连词,因为。句意: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
A连词,表目的,来。句意:写下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B连词,因为。句意:因为它对晋国无礼。
C介词,凭借,依靠。句意: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凭借鬼神预卜凶吉。
D介词,用。句意: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作为计策。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子是对男子尊称”错误,是对“对方”的尊称,而非“男子”。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也”。句意: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
A.宾语前置句,应为“秦人不暇哀自”。句意: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
B.状语后置句,应为“乎沂浴,乎舞雩风”。句意: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C.定语后置句,应为“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D.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我追求的是天道。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何伤:何妨,有什么关系。句意: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
C.为国:治国。以礼:用礼。句意: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不谦让。
D.小:小司仪。大:大司仪。句意: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根本原因”太绝对,更可能与他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相关。
故选C。
参考译文: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
孔子对他示以微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祭祀祖先的事,或者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不谦让,所以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颔联工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集中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雄浑苍凉中又显出豪迈悲壮。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雄浑苍凉中又显出豪迈悲壮”错误。杜甫的诗歌,情感和语言的特点是“沉郁顿挫”,《登高》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故选C。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似的道理。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如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 羽扇纶巾 ④. 樯橹灰飞烟灭 ⑤. 天姥连天向天横 ⑥.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臾”“纶”“樯”“拔”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二、表达与交流(共6小题,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 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辨)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 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 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15. 文中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钝(dùn) 毋(wù) 辩 B. 钝(tùn) 毋(wù) 辨
C. 钝(tùn) 毋(wú) 辨 D. 钝(dùn) 毋(wú) 辩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显而易见 挣脱 只有 B. 有目共睹 摆脱 只有
C 显而易见 摆脱 只能 D. 有目共睹 挣脱 只能
17. 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答案】15. D 16. C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愚钝”的“钝”应读dùn;
“毋庸”的“毋”应读wú;
“争辩”的“辩”应写作“辩”。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显而易见: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语境是说这种对抗是容易看清的,选择“显而易见”。
第二空,挣脱:指奋力摆脱。摆脱:指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语境搭配对象是“现代冲突”,与“抛开”词义相近,选择“摆脱”。
第三空,只能:是指唯一能够。只有:连词,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语境呼应前句“要使”,选择“只能”。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运用比喻,把人比作“老田鼠”。
A.夸张,夸张地表达了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镜湖的情景。
B.设问,“座中泣下谁最多?”为问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为答句。
C.排比,三组句子句式一致,意义相关。
D.比喻,“汶水、徂徕如画”把汶水、徂徕山水比作“画”,“半山居雾若带然”把山中的雾气比作带子。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山中学举行运动会,小爱同学听到广播里说:“A热烈欢迎各位莘莘学子努力参加比赛,我为你们加油!运动会期间,( )。在开幕式上,( )。同时,( )。
她来到运动会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在运动会前夕,学校向校友们发出了邀请函,今天有很多校友来观摩运动会。但也有部分校友回复微信说无法参加,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说‘B得知母校举办运动会,届时我拨冗参加’,有的说‘C只因最近事务繁杂,无法到校参加盛会’,还有的说‘D我无时无刻思念母校,但实在无法脱身’。”
18.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师生将会表演节目
②学校将全力为大家提供帮助
③欢迎有才艺的同学登台表演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且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热烈欢迎各位莘莘学子努力参加比赛 B. 得知母校举办运动会,届时我拨冗参加
C. 只因最近事务繁杂,无法到校参加盛会 D. 我无时无刻思念母校,但实在无法脱身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②与上句“运动会期间”紧密衔接;③①都与“表演”有关,但①照应的是“在开幕式上”;③照应“同时”。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得体的能力。
A.“各位”与“莘莘”重复,“各位”“莘莘”保留其一。
B.“拨冗”,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敬辞谦用不得体。
D.“无时无刻”错,否定失当,应是“无时无刻不”。
故选C。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遇到困难,直面而上固然可敬,可有时也要学会绕道而行。
对此,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直面困难显精神 灵活变通是智慧
巴尔扎克曾说:“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漫漫人生,总会经历风霜雨雪,我们应直面困难赴春山,心怀变通破万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人有言如此,警诫人们即使身于穷时,也需牢记青云之志,于征途而恒进。华为总裁任正非,创业之路无比艰辛,面对遇到的横阻之坎,他仍坚持走到了成功的那一天,报效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有为。谷爱凌冬奥摘二金一银而遍喻天下,而她看得见的荣耀却源自她看不见的付出。在训练时摔成脑震荡,甚至失忆,她却从没想过放弃,而是面对遇到的“壁立之崖”,对自己更狠地勤奋练习,这才铸成奥运冠军的万丈光芒。现有俗语,“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一定失败。”足以显现面对困难坚持恒进的重要性。
所以,驰而不息,我们应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同赴春山。青年是五六点钟的太阳,青年有理想,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同时,光有理想,不付诸行动,一切只是空谈。李大钊曾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勇抓实干,是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坚守大苗山的村支部书记杨宁是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多次尝试失败后,面对脱贫困境,她直面困境,卖掉婚房,最终凭借种植紫黑香糯鼓起了村民的钱包。这一路上,有的是艰辛,是村民屡次投来的不信任的目光,是资金缺乏的窘迫。但凭借坚强的意志,她最终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梦。吾辈青年,也应迎难而上,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奔赴远方。
心怀变通,我们应学会因时而变,共破万难。人民日报说过“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曾几何时,由于我国在燃油汽车上起步较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品牌上都无法做到与外国大厂相竞争。面对困境,我国政府转换赛道,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有了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引领世界潮流的局面。反观清政府为何而亡,很大原因在于它闭关锁国,拒绝变通,无视世界潮流,最终被坚船利炮轰开了大门。正如细流遇到阻碍会绕开,才得以延伸入海,人生也是如此,唯有懂得灵活变通,才可行远。识时务者为俊杰,遇机变者为英豪。面对困境,变通既顺应时势大势,也是人生的转折点,青年只有善于变通,才可找到通往成功彼岸的正确道路。
少年心事当拿云,韶华不为少年留。心怀变通方破万难,直面阻挡共赴春山。我们应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既有有面困难的勇气,又有躲避风浪的智慧。做暗夜里不改颜色的孤星,坚守自我,让人生熠熠生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面对方式,一种为“直面而上”,另一种为“绕道而行”。面对困难“直面而上”,是一种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当然,在有些困难前面,人生不妨学会“另一种姿势”——“绕道而行”,最终到达成功,这种绕道而行不是躲避,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则更好。学生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只要言之成理,均视为切题。如果学生能够综合两种方式,在阐释的时候说清楚前置条件,即何种情况当直面而上,何种情况当绕道而行,言之成理,亦为切题。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如何选择。“直面”和“绕道”是写作的两大关键词。“直面困难”,背后可以传递出“愚公移山”式的坚忍和勇气,但有时候可能会演变为“以卵击石”式的白白牺牲;“绕道而行”背后可以传递的是“随物赋形”式的温润和聪慧,但有时候可能会演变成投机取巧式的狡猾逃避。遇到阻碍困境时,既要有“直面而上”的精神,要迎难而上,不畏惧退缩,笑迎挑战,乐观以对;更要有“绕道而行”的智慧,学会转换思维、灵活变通,找寻另一种思路。写作时要能够从两个方面辩证分析,并能结合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来写“绕道而行”和“直面而上”带来的启示。
在行文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分析两种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如在开头提出时代浪潮奔涌,新时代吾辈青年应既像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也懂得变通,转换角度。然后分别论述“直面”,是向前,是积极,是追求,是进取。“绕道”,是调整,是转换,是灵活。最后辩证分析“直面”与“绕道”是人生的一种哲学,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我们需要用“直面”的勇气,去追求,去实现自我。我们也需要用“绕道”的智慧,去思考,去反思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属于自己的目标,属于自己的精彩。
立意:
1.绕道而行是一种智慧,代价最小,终至成功。
2.面对困难,应找准时机,或直面,或绕道,化困难为契机。
3.直面困难,战胜困难。2024年6月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须知: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鱼饲料蛋白,竟然是用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生产出来的。生产这种饲料蛋白的首钢朗泽是首钢集团的子公司,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以钢铁工业尾气生产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的企业。
这种变废为宝的技术被称为生物制造,指的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过程。它的核心是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中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说:“有别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生物制造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另外,生物制造对于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也非常关键。”发展生物制造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此后,我国甘肃兰州、重庆市等地又陆续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浙江省衢州市,绿色金融持续加快创新步伐,助力越来越多行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是衢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金融资源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还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助力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局长蓝春锋说。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2月28日第8版,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生物制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制造中有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参与
B. 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
C. 生物制造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D. 生物制造的发展直接决定制造业变革的成功与否。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生物制造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制造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创新了物质生产方式。
B.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已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快了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C. 浙江、江西等5省(区)部分地方与兰州、重庆建设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2017年6月后将有不同侧重点与特色。
D. 金融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持,也能有效发挥引导作用,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 冲 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对仆人)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立刻要还手,但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高声)你,你!(正要骂,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血。侍萍哭喊着护大海)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亦下。
(节选自《雷雨》)
3. 请分析画线句子的人物心理。
4. 选文中与周朴园有关的矛盾冲突有两组,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对塑造周朴园形象的作用。
5. 阅读臧克家的诗歌《三代》,回答问题。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如果用《乡土中国》的关键词来解析本诗,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乡土、家庭、道德、礼治秩序
B. 黏着土地、不流动、乡土本色
C. 基层、男女有别、差序格局
D. 乡土社会、无讼、家族、村落
6. 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对自己读书回答前后矛盾。下列解说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A. 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后来小心更正。
B. 改口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 对贾母之言是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则出自谦虚。
D. 反映了黛玉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7.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如”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五六十 如:比如 B. 纵一苇之所如 如:到
C. 犹不如人 如:比得上 D. 倚叠如山 如:像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 作《师说》以贻之 B. 以其无礼于晋
C.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D. 至丹以荆卿为计
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B. 冠者五六人,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 青青子衿,子衿,贤士,子是对男子尊称,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服装。
D. 假此科敛丁口,丁口,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10.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吾知也
A. 秦人不暇自哀 B. 浴乎沂,风乎舞雩
C. 蚓无爪牙之利 D. 臣之所好者道也
11. 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B.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好伤心的?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啊。
C.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好国家来推行礼制,(可是)他(子路)的话不谦让。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得小,那么谁能做得大呢?
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身份,又表现了他随和的性格特征。
B. 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他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谦虚不够,自信有余。
C. 冉有谦虚地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他彬彬有礼,根本原因是前面的“夫子哂之”。
D. 曾皙没有直接“言志”,而是把自己的志向转化为一幅和乐美好的“沂水春风”画面。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颔联工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集中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雄浑苍凉中又显出豪迈悲壮。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似的道理。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如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表达与交流(共6小题,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 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辨)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 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 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
15.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钝(dùn) 毋(wù) 辩 B. 钝(tùn) 毋(wù) 辨
C 钝(tùn) 毋(wú) 辨 D. 钝(dùn) 毋(wú) 辩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显而易见 挣脱 只有 B. 有目共睹 摆脱 只有
C. 显而易见 摆脱 只能 D. 有目共睹 挣脱 只能
17. 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山中学举行运动会,小爱同学听到广播里说:“A热烈欢迎各位莘莘学子努力参加比赛,我为你们加油!运动会期间,( )。在开幕式上,( )。同时,( )。
她来到运动会联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在运动会前夕,学校向校友们发出了邀请函,今天有很多校友来观摩运动会。但也有部分校友回复微信说无法参加,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说‘B得知母校举办运动会,届时我拨冗参加’,有的说‘C只因最近事务繁杂,无法到校参加盛会’,还有的说‘D我无时无刻思念母校,但实在无法脱身’。”
18.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师生将会表演节目
②学校将全力为大家提供帮助
③欢迎有才艺的同学登台表演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且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热烈欢迎各位莘莘学子努力参加比赛 B. 得知母校举办运动会,届时我拨冗参加
C. 只因最近事务繁杂,无法到校参加盛会 D. 我无时无刻思念母校,但实在无法脱身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遇到困难,直面而上固然可敬,可有时也要学会绕道而行。
对此,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