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漫画》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名人漫画》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19 10:39:4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本课从作品欣赏引人,从中获得创作经验。通过大量的名人漫画欣赏,加深学生对夸张的表现手法的认识;利用课本中学生创作的名人漫画,鼓励学生抓住特征,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特别是学会用简练的线条去概括人物形象。漫画是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所以特别受到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漫画的表现手法更加趋向多样性、丰富性。教材提供的画家作品,从构思上看,《 相声演员马季》 把握了人们对马季的印象——开怀大笑;夸张了马季的五官造型:嘴巴大,眼睛小。让学生明白:肖像漫画创作的重要去据是具体人物的面部与表情特征。找出这些特征进行强调:小眼睛画得再小些,大嘴巴画得再大些,粗浓的眉毛画得更粗更浓,细淡的眉毛画得更淡,甚至略去不画。《 “重新安排宇宙”的大师》 这幅作品除了人物五官与人体特征的夸张外,还注重运用背景体现名人的职业特点。要让学生知道,面对一个被画者(真人或照片),不要急于动笔,要多看看,多想想,要在对象身上发现更多的美和特点,只有看得准,夸张才能掌握分寸。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后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3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美术功底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很好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上课过程中能够与教师形成默契的配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后和平时生活中我经常看到有同学拿着笔在纸上画一些漫画人像,有的还画得相当不错。因此他们对漫画的主题是不会感到陌生。学生平时已经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介,对漫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兴趣较浓。六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有创新意识,对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但学生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漫画教学是趣味盎然的课程,十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学生心智也得以健康发展的效果。孩子非常乐意上这种课。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变形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但是这两位朋友来之前进行了化妆,所以要考一下大家能不能看出他们是谁?老师小结:这些是漫画像。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一种具有强烈幽默性的绘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给名人画漫画。(板书:名人漫画。)
活动2【讲授】比较与发现,知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1)展示成龙相片与漫画: 我们先来观察他的相片,我们发现他的鼻子很长,很大,画家把他的鼻子和脸都进行了夸张,所以同学们看到都笑了。(小结和板书: 漫画的特点:夸张)(2)展示刘翔跨栏和漫画,这张相片和漫画哪里变化最大?(头部和嘴巴特别大,身体很小),这叫变形。(小结和板书:变形)(二)脸型的分类:1、同学们画人物漫画,首先要观察他的脸型。画家们把人的脸型用汉字分为6种:国、田、目、甲、由、申。“国”字形脸,方正稍长;“田”字形脸,面形方正;“目”字形脸,头形狭长;“甲”字形脸,额部和颧骨处宽度接近,面颊肌肉显著内收,下巴颏窄尖;“由”字形脸,额部较窄,两颊和下巴处宽,“申”字形脸,颧骨处宽,额部较窄,下巴颏尖。(教师板书,并分别用基本形画出来: )再显示一些名人漫画课件,由学生观察他们的脸形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2、鼻子3、下巴4、嘴巴5、其它:头发、耳朵、眼睛
活动3【练习】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脸形2、找出要夸张变形的地方3、描绘4、整理、完成
活动4【测试】学生创作
请同学们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给他画一幅肖像漫画。
1、播放音乐。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5【作业】作业展示及讲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喜爱的作品风格及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评述。2、将学生的作品布置在展板上,由老师和同学们相互评论、相互欣赏。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