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
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主要让学生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美术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创作观念和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材分析
《花鸟画(二)》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下册第1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艺术实践“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是在《花鸟画(一)》的学习成果之上继续学习花鸟画中鸟的表现方法的中国画课程。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造型的关系,以及中国画独特的笔墨情趣。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入花鸟画的创作技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测分析能力,能大体抓住物象的特征,对于中国画笔、墨、水、宣纸之间产生的微妙变化和偶然效果有初步的体验,能够基本掌握中锋、侧锋用笔和墨分五色等笔墨技巧。
要想创作花鸟画,学生需要学习鸟的相关知识,观察它们的共性与差别。例如:了解鸟的外形特点、表现技法及鸟与所处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教学中要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抓住重点问题,解决创作中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笔法、墨法的表现方式,体会笔墨的韵味,尝试水墨在禽鸟形象描绘中的表现技法。
2.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情怀、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和审美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造境的意趣表达。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水墨画的笔墨特点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知识,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花鸟画的表现方法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2、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意趣,则需要学生体验和领悟其中的的层层关系。因而把写意画的笔墨表达,情境营造,欣赏画家花鸟画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用笔、用墨方法。学习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方法为本课的难:。
教 学 过 程
第一环节:了然于心
情境感悟,体会鸟群或个体的飞、停、聚、散动态特点,并体会不同动态所传递出的意境和情怀。
学生活动:
范画欣赏,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
问题引导,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麻雀数量和画面意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麻雀的身体构造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色彩、动作等。
小组讨论:
(归纳对麻雀形态、动态、神态特点的认识)。
麻雀外形特点:头大、体小、尾短(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构成)等。
麻雀色彩特点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
麻雀动作特点:动作敏捷、蹦蹦跳跳、活泼爱动。
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
①麻雀基本造型:鸡蛋。
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了然于心得形象
第二环节:构图造境
中国古代花鸟画是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花鸟画作品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了人的主观感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学生活动:
课件教具展示,学生交流麻雀不同的飞行照片和花鸟画中不同小鸟的动态变化,所表达出的飞、停、聚、散的画面情境表达。
第三环节:笔墨传情
学生活动:
在中国画艺术实践中,思考性格与笔墨、情趣与画面、作者与作品三方面,同时注意作品三个层面的表达。
1.笔墨关系:浓与淡、干与湿、色与墨(技能)
2.画面关系:大与小、疏与密、偏与正(涵养)
3.情趣表达:笔触组合、墨色组合、点线面的组合(情趣)
以上标准作为欣赏评述、实践创作和习作评价的依据。
教师活动:
作画步骤引导,麻雀画法口诀: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麻雀俱画成。
出示画法步骤图,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笔墨造型(停)
笔墨造型(飞)
课堂习作:
练习画一只麻雀或几只麻雀,填补枝叶构成画面,题词优化画面营造情趣。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构思、好的技巧运用、好的情趣表达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不足,并对一些画面有缺陷的学生作品给予优化引导。
跟着大师画花鸟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
引导评价,从笔墨关系、画面关系、情趣表达三个层面进行自评和互评。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实践,大胆表达,以表扬和赞许为态度激发学生敢于绘画,不怕失败。
学生活动:
作品评述,交流表达从绘画实践中获得感受。
中国画造型表现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感受水墨表现形式,掌握绘画方法,体验水墨情趣,感知中国画的内在之美,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