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第一课时
人类由猿到人
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
生产力迅速发展 从刀耕火种
到蒸汽轮机
人们常常思考
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
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
人们莫衷一是
没有答案
直到......
他们的出现!!!
1.了解恩格斯写这封信的背景和针对性。
2.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思考这些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学习恩格斯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学习文中举例论论证等论证方法。
学习目标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全名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德国人,世界著名思想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848年9月26日,德国政府下令逮捕恩格斯。
作者简介
恩格斯
作者简介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 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
背景探寻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大肆歪曲、攻击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或鼓吹思想、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否定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些谬论,在德国大学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乱。
或宣扬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唯一积极的因素,否认上层建筑的作用,进而达到解除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恩格斯于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就是为了澄清这些错误思想。
资料链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四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资料链接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和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资料链接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资料链接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作了精辟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题目解说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本文是恩格斯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题目简明扼要,直接亮出了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标题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
文体知识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促进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还起到了报平安的作用。
文体知识
书信有其固定的格式,一般要遵循以下要求:
①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最一般的是“此致”“敬礼”。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行文脉络
第一部分(1-2段)论述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部分(3-6段)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不应忽视两点。
第三部分(7-9段)指出正确理解历史的障碍,推荐著作,说明理解这封信的方法。
引论
本论
结论
行文脉络
采用了“总一分”式结构,文章开篇“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包含着作者的中心观点——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之后阐述中间重点论述经济关系是上层建筑和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指出正确理解的办法。
必备知识
“结构”是指作者对文章材料组织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的表现形式。文章的结构反映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靠文章的结构表现出来。分析出文章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段落内部的层次关系就能知道文章的结构思路了。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 (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或角度,可分为总分式结构和破立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可分为总一分、总一分一总、分一总等几种结构方式。
文本探究
作者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二是经济条件制约着历史发展。
文本探究
恩格斯是如何解读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
①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 ②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
文本探究
③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
④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文本探究
这封信中,恩格斯提出了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请概述这两个问题。
①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文本探究
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文本探究
恩格斯在信中,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什么?我们应如何理解?
恩格斯用“曲线的中轴线”来概括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他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经济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经济的必然性。
文本探究
怎样理解“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文本探究
这段话是恩格斯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阐释。历史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矛盾决定的;历史人物在何时何地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如果否认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对历史人物的决定作用,看不到历史人物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并夸大个人作用,就会陷人历史唯心主义;如果看不到历史的偶然性因素,就会陷入宿命论。
下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