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B.自贼者也 贼:偷窃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发端
D.足以保四海 保:安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二、翻译
5.课内文言文翻译。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
6.根据示例,补写出下列论证的隐含前提。
示例:
你是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缺少大前提:新时代青年都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1)她们是孩子,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
(2)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7.下面是一次辩论会的两段辩词,请你根据辩词内容写出甲、乙两方辩题,并说出两段辩词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要求:辩题语言要简洁,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
甲方: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愚笨、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之所以作恶,并非其本性,只是环境外因所致,对其进行教育是会让其向善的。
乙方:我首先要说的是,康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康德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对方不要断章取义。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第一个拿起屠刀呢?第二,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够向善,可我们看到好多人做恶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去做的。我们再看到,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所以,还是它有内因在起作用的。
甲方辩题是: 。
乙方辩题是: 。
乙方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C.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与孔子并称“孔孟”。
B.忍人,狠心对待别人。这里的“忍”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是“狠心”的意思。
C.乡党,即同乡的意思。“乡”一般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党”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以五百家为一党。
D.“泉之始达”的“达”是“流通”,文中指泉水涌出。这里的“达”与“达则兼济天下”的“达”意思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篇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为下文阐释“推行仁政则天下大治”的观点做了铺垫。
B.文本一以人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会产生恐惧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C.文本一从天赋的“四心”论推导出天赋“四端”说,把“四端”再扩充,就推导出“保四海”的仁政。
D.两则文本都提到了“不忍”,也就是人性本善的观点;前者以逻辑推理为主,后者以形象刻画为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2.《孟子》的文章善于说理,文本一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丙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4.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悌:也作孝弟。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孝:善事父母。悌:善事兄长。《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句的“孝悌”即为此意。
B.礼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就是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合于礼仪规范的做法即为礼,让人们要讲究的仪式规范即为义。
C.乡党,即同乡的意思。“乡”“党”均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章》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孟子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对作为统治者的齐宣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绘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B.甲文是孟子施政之策,内容十分具体详实。他描述“王道”景象时所用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C.乙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D.丙文李斯用太山之大、江海之深作比喻,论证了王者治国应当“不却众庶”,广用客卿。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B.句意:自己残害(损害)自己。贼,残害、损害。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2.【答案】C
【解析】【分析】 A.政:政策。古今词义相同。
B.乍:忽然。古今词义相同。
C.事,古义:侍奉;今义:事情。
D.扩:推广,伸张,放大,张大。古今词义相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B(理解)。古今异义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
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①因文定义。也就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
②代入分析。在判断古今异义词时,还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放入语境进行分析。
③课文迁移。一般情况下,在中学阶段要学近百篇传世佳作,从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笔重要财富。如果能将从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进行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之:结构助词,的/句末衬字,无实义。
B项,者:代词,……的人/助词,表判断。
C项,以,都是介词,用。
D项,于:介词,在……中/介词,表被动。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4.【答案】C
【解析】【分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句意完整,其后要断句,排除BD。“不忍人之政”为偏正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译文: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考生作答时,注意句意,然后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还要善于利用主谓结构进行判断。
做好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读懂语境。
语境即所断句子的上下文,阅读的时候,要弄明白上下文讲了什么内容。借助上下文可推知所断句子的大致内容。
(2)抓住标志。
标志即对话标志,文言文对话标志常有:“曰”“云”“言”,对话标志词后一般都停顿。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标志前的主语一般只在第一次对话时出现时,后面的对话会省略主语。另外,对话标志前的名词或代词有的作宾语有的做主语,应该能区别开。
(3)注意虚词。
这里所说的虚词,主要指句尾语气词(如“与、邪、也、矣、焉、耳、哉”等)、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唯”等)、疑问代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等)、关联词语(如“虽、纵、向使、苟、故、是故、则”等)。一般在句尾语气词后要停顿,在句首发语词、疑问代词、关联词的后面要停顿。
(4)找到动词。
古代汉语,句子多以动词为核心,找到一个动词,几乎相等于找到了一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
名词、代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其前有动词一般做宾语,其后要停顿;其后有动词,一般做主语,其前要停顿。
(6)发现句式。
这里的句式主要指对比句、对偶句和排比句。它们往往句式相同,结构一致,在句子中比较明显。只要能发现这些句式,断句会变得很容易。
5.【答案】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萌芽)的人,如果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流出(终汇为江河)。
【解析】【分析】 四端,四种发端;扩,扩大下饭;然,通假字,通“燃”,燃烧。译文: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故答案为: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萌芽)的人,如果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终不可扑灭),泉水刚刚开始流出(终汇为江河)。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6.【答案】(1)缺少大前提:战争中的孩子是无辜的。
(2)缺少小前提:以不忍人之心执政。
【解析】【分析】示例中,缺少了“新时代青年都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这个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你是新时代的青年"才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1)为什么应该“很好地安置她们”,因为“她们是孩子”,“孩子都应该被很好地安置”,应该是这个论证的大前提。
(2)先王”有不忍人之政”的原因是“有不忍人之心”,但是这个不能绝对成立,需要加上“有不忍人之心’,则有不忍人之政”这个大前提,有了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便会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先王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便有了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故答案为:
(1)缺少大前提:战争中的孩子是无辜的。
(2)缺少小前提:以不忍人之心执政。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运用。需求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理解论证和推理的关系,学习掌握多种论证方式。
论证的种类:根据论证所用的推理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根据论证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7.【答案】甲方:人性本善;乙方:人性本恶;乙方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证法(理论论证)、事实论证
【解析】【分析】根据甲方辩词“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之所以作恶,并非其本性,只是环境外因所致,对其进行教育是会让其向善”分析得知“人性本善”。根据乙方辩词“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第一个拿起屠刀呢?第二,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够向善,可我们看到好多人做恶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去做的”分析得知“人性本恶”。
从乙方引用康德说过的话“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分析得知“引用证法”;从“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分析得知是“事实论证”。
故答案为:甲方:人性本善 ; 乙方:人性本恶 ; 乙方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证法(理论论证)、事实论证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以及连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概述辩词的寓意,提炼出关键词语;二是要体察语境,力求描述性文字生动形象,要明确辩词中的关键词,填入恰当的内容。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答案】8.B
9.D
10.B
11.①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
②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一头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
12.①例证法,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喻证法,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③对比论证,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爱惜(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8.句意: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
“于我”是“有”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D;
“火之始然”与“泉之始达”结构一致,应在“泉之始达”前断开,排除A。
故答案为:B。
9.A.正确。
B.正确。“忍”都是“狠心”的意思。句意:狠心对待别人。/君王为人不狠心。
C.正确。
D.错误。流通;得志,显贵。句意:泉水刚刚涌出。/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
故答案为:D。
10.B.“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错误,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论证的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故答案为:B。
11.得分点:
(1)“所以”,用来;“要”,博取;“乡党”,乡里。
(2)“以……为”,认为;“爱”,吝惜;“固”,本来。
12.①例证法,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喻证法,由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可知,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
③对比论证,由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可知,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
【答案】13.C
14.B
15.B
16.①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②现在驱逐宾客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百姓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常见的表停顿的虚词和对称性结构进行判断。还可以根据选项的特点进行排除。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作答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特别是对文史典籍、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科举职官等常识,要悉心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一项。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甲 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在上不能赡养父母,在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收成好的年份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收成不好的年份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把自己从死亡中解救出来,恐怕还不难以做到,怎么还顾得上讲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节选自《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乙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凡是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
(节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充足,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丢弃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主不拒绝民众,所以能显示他的恩德。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足美满,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因。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诸侯,使天下的才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停止脚步不进入秦国,这就叫做“给别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值得珍视之物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而愿效忠秦国的也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百姓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这样下去)要想秦国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啊。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3.“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句式对称,排除AD;“此所谓”是推导出的结果,在“此”前需要停顿,由此排除B。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停止脚步不进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故答案为:C。
14.B.“合于礼仪规范的做法即为礼,让人们要讲究的仪式规范即为义”错误,合于礼仪规范的做法即为义,让人们要讲究的仪式规范即为礼。故答案为:B。
15.B.“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分析有误,这只是孟子在举例子,并非实施王道时对地亩数和人口数等的规定。故答案为:B。
16.①衣,名词作动词,穿;王,名词作动词,称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是“未有之也”。译文: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②资,帮助,资助;损,使动用法,“使……受损”;“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外)”。译文:现在驱逐宾客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百姓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
故答案为:①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却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②现在驱逐宾客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百姓来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