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邋遢(lā) 诨名(hùn) 煞白(shà) 憔悴(cuì)
B.鬈曲(quǎn) 癖好(pǐ) 烟熏(xūn) 戛然而止(jiá)
C.堵塞(sè) 窸窣(shū) 孑然(jié) 踌躇满志(chú)
D.魁梧(kuí) 活跃(yuè) 舷窗(xuán) 张口结舌(jié)
2.《大卫·科波菲尔》中,以下哪句话是大卫的姨婆要大卫记住的( )
A.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乐;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B.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免除这三种罪恶,我可以对你永远怀抱希望。
C.只考虑做这件事是否对就行了,如果是对的,那就去做好了。
D.永远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在比我们高贵的人面前,永远要低声下气。
3.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善良诚挚,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爱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C.米考伯先生爱慕虚荣、仁慈乐观,尤其是债多不愁、得过且过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后人将这种特点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D.大卫的继父谋得斯通凶狠贪婪,常责打大卫。大卫母亲去世后,即把十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只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Ⅰ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 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他没有因此而 ,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 、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 萎靡不振 声情并茂 一帆风顺
B.一挥而就 自甘堕落 言行举止 如日中天
C.一蹴而就 自甘堕落 声情并茂 如日中天
D.一挥而就 萎靡不振 言行举止 一帆风顺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
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
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
三、语言表达
7.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说:“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如果请你为大卫 科波菲尔造像,你会拟一个什么题目?
要求:结合小说节选部分以及你所了解的其他相关情节,至少给出两条理由,语言通顺,不少于60字。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们全都出现在我的眼前,就跟当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颤抖的手被昆宁先生握着,第一次置身其间时见到的完全一样。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跟各色人等都有生意上的往来,不过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给一些邮船供应葡萄酒和烈性酒。我现在已经记不起这些船主要开往什么地方,不过我想,其中有些是开往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我现在还记得,这种买卖的结果之一是有了许多空瓶子。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全是我的活儿,我就是雇来干这些活儿的孩子中的一个。
连我在内,我们一共三四个人。我干活儿的地方,就在货行的一个角落里。昆宁先生要是高兴,他只要站在账房间他那张凳子最低的一根横档上,就能从账桌上面的那个窗子里看到我。在我如此荣幸地开始独自谋生的第一天早上,童工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奉命前来教我怎样干活儿。他叫米克·沃克,身上系一条破围裙,头上戴顶纸帽子。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个船夫,在伦敦市长就职日,曾戴着黑色天鹅绒帽子参加步行仪仗队。他还告诉我,我们的主要伙伴是另一个男孩,在给我介绍时,我觉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土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这个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货行里的人给他取的诨名,因为他面色灰白,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粉白的父亲是个运水夫,还兼做消防队员,以此受雇于一家大剧院。他家还有别的亲人——我想是他的妹妹吧——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更不要说跟斯蒂福思、特雷尔那班人比较了——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当时我感到绝望极了,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深深地感到羞辱。我年轻的心里痛苦地认定,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凡此种种,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之中,绝非笔墨所能诉说。那天上午,每当米克·沃克离开时,我的眼泪就直往下掉,混进了我用来洗瓶子的水中。我呜咽着,仿佛我的心窝也有了一道裂口,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似的。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通过讲述如今“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的“我”却对过去“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的事情感到“吃惊”和有才华的孩子“身心两伤”而无人替他说话,表现“我”对当时黑暗、缺乏怜悯之情的社会的批判。
B.第二自然段关于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位置、环境的描写,表现“我”作为童工,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侧面反映19世纪英国衰败破落的社会现实。
C.“记不起这些船主要开往什么地方”侧面表现“我”当时做工时的年幼;记得买卖的结果,是因为这和“我”的工作息息相关,很自然引出下文情节。
D.节选部分写“我”遭人遗弃而去做童工的痛苦和羞辱感,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破灭,为自己的不争气而深深自责、愧疚。
9.作者多次介绍“我”的伙伴们的情况,有何用意?
10.本文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怎样的形象特点?情结合文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逃的结局
狄更斯
天黑时,我终于走到一个小镇。我曾想一路跑到多佛,但这种想法过于荒唐,很快就被我否决了。我坐在一家门前的台阶上休息,身上共有三枚半便士。之后,我又继续向前走着,心想过两天报纸上可能会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少年倒在一排树篱之下,恍若死去。这个想法让我的心中满是苦涩。
我看到一家小店的门上写着收购服装的字样,店老板只穿了件衬衣,正站在门口抽烟。我想起了米考伯夫妇曾经传授给我的经验,也许这是个救急的方法,能让我免于挨饿。于是,我走进旁边的小巷,把身上的背心脱下来卷整齐,然后走进那家铺子前,说道:“老板,你要是给个合适的价钱,我就把这件背心卖给你。”
老板接过我的背心,走进店里,把它铺在柜上打量了一番,又把背心提起来看了看,然后说:“嗯,这件小背心,你打算卖多少钱?”
“18便士怎么样?”我迟疑了一下,试着说。
老板把背心卷起来,还给了我:“就算出九便士买下它,也和抢劫我家没什么分别。”
当时我的处境实在太过窘迫,只好说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以九便士卖给他。老板嘴里嘀咕着将钱付给了我。出门后,我扣上外套的纽扣,安慰自己说即使身上少了件背心也没有什么。但是我知道,这样下去我的外套也将难以幸免,因此,我要尽快赶路,使自己能穿着衬衣和裤子到达多佛。
这里离从前的萨伦学校不算远,我想去学校的围墙外过夜,那里通常会放一堆干草,虽然我无法看到以前的同学,也不能到曾经的宿舍过夜,但仍然感觉像是和他们住在一起。我沿着校外的围墙走了一圈,抬起头时只能看到漆黑的一片窗户。四周寂寥无声,我躺在草堆上,看着头顶上的星空,倍感孤寂凄凉。第二天,我在那条笔直的大道上整整走了23英里,当我过了罗切斯特大桥的时候,感觉双脚酸痛,没有一丝力气。不远处的一家旅馆让我动了心,但我怕花光身上仅有的钱,更怕碰上凶恶的流浪汉。因此,除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我再无容身之所。
后来为了生存,我又卖掉了自己的外套。这一路上,母亲年轻的形象一直在心中,引导着我前行:她在啤酒花丛中陪我睡去,她在清晨的阳光下陪我醒来,她在晒得灼热的街上出现、在古老的教堂前浮现、在钟楼盘旋着的白鸦中翱翔。第六天,我终于踏上了多佛市镇。当皮肤黝黑、衣衫褴褛的我终于站在这期盼已久的地方时,母亲的容颜竟又像梦一样消失不见了。
我跟附近的渔夫打听姨婆的消息,他们说法不一,最终也没能为我指明方向。当我坐在台阶上歇息,脑海里盘算着再去哪里打听的时候,一辆马车经过我的身旁,车上的衣服恰好掉落在我脚下。我拾起衣服递给了马夫,见他面相和蔼,便顺口向他打听特洛伍德小姐。
“特洛伍德?”车夫说,“我好像有些印象,是个老太太吗?”“是的,”我说,“没错。”
“腰板儿挺直的,是不是?”他说,同时伸了伸自己的腰板。“没错,”我说,“我想是的。”
“常拎着手提包,一个能装不少东西的大包,”他说,“跟人说话总是斩钉截铁,脾气挺倔的,是不是?”
他所说的正和母亲曾向我形容的相仿,因此我回答说没错。随后他用鞭子指向前边的高坡,说她就在那几座面朝大海的房子里。
走了很久之后,才来到他所说的那几座房子,我向小店里的人们打听特洛伍德小姐的住所。
一个年轻的女人转过身来说她是特洛伍德小姐的女仆。我很激动,跟着她来到了一座规整的小房子跟前。屋前是个铺有石子的小院,里面种满了花草,收拾得整洁大方,空气中飘着迷人的芳香。
“特洛伍德小姐就住在这儿。”那个女人说完就匆忙进了屋,留下我一个人站在花园的门口,不安地向着客厅的窗户里张望。我抬头向客厅上方的窗子看去,只见那儿有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他满头白发,面色红润,冲我眨了眨眼睛,做了个鬼脸,然后笑了笑走开了。
我感到十分不安,正想偷偷溜开,却看到门里走出了一位女士。看她走路那昂首阔步的样子,我就知道这一定是贝特西小姐。
“去!”贝特西小姐摇着头冲我说,“走开!这儿不准小孩进来!”
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她,只见她走到园子的一个角落里,俯下身子用剪刀修剪着花草。这时,我虽然害怕,但仍有着不顾一切的决心。于是我悄悄地走进园子,站在她身边,用手指碰了碰她。
“对不起,小姐。”我开口说。她吃了一惊,抬起了头。
“对不起,姨婆,我是您的甥孙。”
“哎呀,我的天!”姨婆惊叫了起来,一下子坐在花园的小径上。
我向她说出了我的名字,我的身世,以及我那些痛苦的遭遇。我说自己是一路走来的,已经有一周没在床上睡过觉了。我指了指自己,让姨婆看看我落魄的样子,接着就伤心地大哭起来。
姨婆听着我的讲述,一脸惊讶,直到我的哭声响起才回过神来。她连忙站起身子,揪起我的衣领,把我带进客厅,让我坐在沙发上。
姨婆找来狄克先生商量该如何安置我。
那晚我洗了热水澡,吃了一餐丰盛的晚宴,睡在了姨婆的房子里。
我所住的房间高居顶楼,非常舒适。我站在窗户边眺望着月光下的大海,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床铺,想到近日自己在夜空下的凄凉遭遇,便默默祈祷,但愿自己永远不要再做无家可归的人,也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摘编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刚出逃的我就想到了可能会死的问题,这说明我已经预感到了出逃之路的艰辛。
B.从我在学校的围墙外露宿可以看出我内心的孤独,然而露宿并没有起到慰藉作用。
C.车夫一连串问题表明他对贝特西姨婆很了解,并且印象深刻,熟知她的生活习惯。
D.姨婆不认识我,但听着我的讲述,看着我落魄的样子,她很吃惊,最终收留了我。
1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大卫投奔贝特西姨婆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大卫机敏、坚强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富个性,文中与店老板、车夫三言两语的对话,使店老板的精明狡黠、车夫的热心爽朗跃然纸上。
C.车夫的描述和对整洁大方的小院的描写为贝特西姨婆的出场做了铺垫,突出了人物的个性,也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D.小说中的我一路出逃,其间不乏艰辛孤独,但还是有人愿意施以援手提供帮助,这在我的心中种下了“善”的种子。
13.文中画线部分是一组排比句,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4.本文叙事视角特色鲜明,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好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无误;B.鬈曲(quán);
C.窸窣(sū);
D.舷窗(xián)。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B
【解析】【分析】A.是米考伯太太说的话。
B.是大卫的姨婆一贝西姨婆说的话。
C.是爱格妮斯说的话。
D.是乌利亚说的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注意细节。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内课外作品,多欣赏,多思索。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名著,有时间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3.【答案】D
【解析】【分析】D.“只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错误,应该是让她过着不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逐项进行分析,注意细节。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内课外作品,多欣赏,多思索。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名著,有时间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答案】4.D
5.C
6.C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4.第一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根据语境,此处是指“写作”,应选“一挥而就”。第二空,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本文中讲恋爱失败,不存在“向坏”之意。所以应选“萎靡不振”。第三空,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言行举止: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姿态与风度。根据语境,此处与“生活习性”相对应,应选“言行举止”。第四空,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业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语境是修饰“事业”,应选“一帆风顺”。故答案为:D。
5. AB两项中“比同龄人”与“无法比拟”重复,“比同龄人有了”语序不当;AD两项中“深刻而丰富”不合逻辑,应是先“丰富”后“深刻”。全部改对的是C。故答案为:C。
6.根据语境来看,此处应是强调狄更斯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由“反而更加奋发向上”“拼命读书”可概括为“勤奋”;“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可概括为“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 A.只突出“勤奋”; B.强调社会人物的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 D.只强调狄更斯个人的天赋。故答案为:C。
7.【答案】题目:坎坷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理由:①一生坎坷。他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继父凶狠贪婪,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母亲对他的关怀;不足10岁就被送去当童工,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长大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后来因为希普的陷害,姨婆也破产。②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他历尽艰辛,终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心地善良的姨婆收留了他并让他上学深造。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从孤儿成长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
【解析】【分析】 作家描写了大卫 科波菲尔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考生结合这一角度分析即可很好地进行表达。
故答案为:题目:坎坷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理由:①一生坎坷。他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继父凶狠贪婪,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母亲对他的关怀;不足10岁就被送去当童工,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长大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后来因为希普的陷害,姨婆也破产。②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他历尽艰辛,终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心地善良的姨婆收留了他并让他上学深造。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从孤儿成长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按题干要求描述规定情境。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学生较完整地了解、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品主要内容,把握作品脉络,熟悉重要的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还需要注意语言简明,符合字数要求。
综合读写: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答案】8.D
9.在内容上,表现伙伴们都是出自社会底层,和作者有相同的悲惨遭遇;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因被抛弃做了童工而感到痛苦、绝望做铺垫。
10.①感情细腻,聪明好学。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③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真挚友爱。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3)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为自己的不争气而深深自责、愧疚”理解错误,“我”是被遗弃送来做童工的,没有什么“自责、愧疚”。
故答案为:D。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本题中,作者写了大卫的几位伙伴,如粉白·土豆,这些人与大卫原来的朋友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作者的描写可知,大卫的新朋友们都是出自社会底层,每天从事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体力劳动,和作者有相同的悲惨遭遇。而从结构上分析,大卫的这些的底下的身份,为下文的“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这一情节做了铺垫,表达了“我”被抛弃做了童工而感到的痛苦和绝望。
故答案为: 在内容上,表现伙伴们都是出自社会底层,和作者有相同的悲惨遭遇;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因被抛弃做了童工而感到痛苦、绝望做铺垫。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小说的第一段“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等内容可知,大卫是一个有些早熟的孩子,他感情细腻,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非常敏感。从第三段“把完好的洗刷干净。……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全是我的活儿”可看出大卫聪明好学。从第四段,“我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都将一天天地渐渐离我而去,永远不再回来了”可看出大卫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从第四段“我把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时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较——更不要说跟斯蒂福思、特雷尔那班人比较了——我觉得,想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灭了”可以看出大卫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真挚友爱。
故答案为: ①感情细腻,聪明好学。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③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真挚友爱。
【答案】11.C
12.C
13.①描绘了大卫出逃一路上心中的温暖美好的幻象;②与主人公一路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大卫处境的凄凉;③突出人物性格的坚韧顽强;④使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主题中有对真善美的呼唤。
1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儿童视角。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描写真实体现大卫的经历与思想活动;②便于抒发感情,将读者带入情节,感同身受。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找到相应答题区域,认真对读,寻找细微差别,选出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平时应积累小说和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应注意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从结构、形象、环境、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有时还可考虑到小说的基本特征。
(4)本题考查对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的掌握能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
11.C.“很了解”“熟知”错。“我好像有些印象,是个老太太吗?”,从文中对话看车夫只是对姨婆这个人有印象,他所说到的都是表面特征,不能证明了解和熟悉。
故答案为:C。
12.C.“一波三折”错,车夫的描述和对整洁大方的小院的描写与上下文没有构成突转或出乎意料等,没有起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作用。
故答案为:C。
13.画线句是“她在啤酒花丛中陪我睡去,她在清晨的阳光下陪我醒来,她在晒得灼热的街上出现、在古老的教堂前浮现、在钟楼盘旋着的白鸦中翱翔”,结合前文“这一路上,母亲年轻的形象一直在心中,引导着我前行”可知,内容上,这是大卫出逃途中心中对母亲形象的幻想,“在啤酒花丛中陪我睡去”“在清晨的阳光下陪我醒来”等描写体现了母亲在大卫心中温暖美好的形象;
情节上,这与大卫一路上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前面写大卫为了生存只能挡掉衣服,还被老板趁火打劫;夜晚他只能睡在学校围墙外的干草堆上,“除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我再无容身之所”,走了那么远的路,“感觉双脚酸痛,没有一丝力气”,而母亲温暖美好的形象是大卫前行的动力;同时这段美好的幻想更加反衬出大卫处境的凄凉;
人物形象上,大卫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人走了那么远,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仍然凭借着对母亲的幻想而坚持下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坚韧顽强;
在残酷的现实中,母亲的美好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在大卫心中母亲的形象一直存在,表现了他心中对美好的向往并未泯灭。这就使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主题中有对真善美的呼唤。
14.本文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因此本文视角是“儿童视角”,另外从“天黑时,我终于走到一个小镇。我曾想一路跑到多佛”等句子来看,文本采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
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如“我又继续向前走着,心想过两天报纸上可能会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少年倒在一排树篱之下,恍若死去。这个想法让我的心中满是苦涩”“这里离从前的萨伦学校不算远,我想去学校的围墙外过夜,那里通常会放一堆干草,虽然我无法看到以前的同学,也不能到曾经的宿舍过夜,但仍然感觉像是和他们住在一起”,这样的叙述描写真实体现大卫的经历与思想活动;
从抒情角度看,第一人称便于抒发感情,如“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她”“我虽然害怕,但仍有着不顾一切的决心”“我所住的房间高居顶楼,非常舒适。我站在窗户边眺望着月光下的大海,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床铺,想到近日自己在夜空下的凄凉遭遇,便默默祈祷,但愿自己永远不要再做无家可归的人,也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这样的描写和抒情能够将读者带入情节,感同身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