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诗经》二首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雎鸠(jū) 窈窕(yǎo)
好逑(hào) 水中沚(zhǐ)
B.荇菜(xìng) 寤寐(wù)
参差(cī) 水之涘(sì)
C.琴瑟(sè) 芼之(mào)
溯洄(sù) 水中坻(dǐ)
D.乐之(lè) 未晞(xī)
且跻(jì) 水之湄(méi)
2.下列诗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道阻且右 B.蒹葭苍苍 C.钟鼓乐之 D.琴瑟友之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水之湄 B.求之不得 C.左右采之 D.溯洄从之
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下列对《蒹葭》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此诗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与《蒹葭》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D.《关雎》中表现的情感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二、填空题
7. 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包括 、 、 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窈窕 好逑 寤寐
溯洄 坻 荇 菜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本诗中的意思
①在河之洲 ②窈窕淑女
③君子好逑 ④左右流之
⑤寤寐思服 ⑥左右芼之
⑦寤寐思服 ⑧悠哉悠哉
10.根据提示填空。
(1)文静而又善良的姑娘是好的配偶,《关雎》一诗中的“ , ”就是佐证。
(2)《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开头两句“ , ”为下文抒发爱意创造了意境。
(3)歌曲《在水一方》中有这样的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它对应的《诗经》中的诗句是:“ , 。 , 。”
三、默写
11.按要求默写诗句。
(1)《关雎》为《诗经》之首,老师在讲中国诗歌修辞手法中的“比兴”时,常常举其中的“ , 。”两句诗来做例证。
(2)《关雎》中统摄全诗内容,又被人们作为歌颂和传递美好爱情的一种较为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吟咏传唱的千古佳句是: , 。
(3)诗中表现小伙子追求心上人未得而非常忧虑,日夜思念,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生活情景的诗句是: , 。
, 。
(4)因思念而心事烦忧,因热切地期盼而无法成眠,这两种情形都可以用《关雎》中的两句诗来形容,这两句诗是: , 。
(5)《关雎》中表现小伙子幻想心上人已经答应自己的追求,并与之交友的诗句是: , 。
(6)本诗中表现小伙子幻想与心上人结合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情景的诗句是:
, 。
(7)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唯鸠鸟叫声起兴的诗句是: , 。
(8)写主人公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表达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是: , 。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2.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荇菜”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左右流之”以荇菜流动无方向喻淑女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一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展现了《诗经》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特色。
C.“寤寐思服”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诗人描写了思念情人的心理。“辗转反侧”,则是诗人想帮助淑女采摘荇菜。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乙】风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jiē)喈:鸡叫的声音。②夷:喜悦。③胶胶:鸡叫声。④瘳(chōu):病愈。
14.《蒹葭》诗中“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句皆出现“宛”字,给人以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写出了伊人的飘忽难寻,抒发了① 之情。《风雨》诗中“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以反问句式,三章叠咏,强化感情,表现了女主人公见到心爱之人的② 之情。
15.《诗经》多采用起兴的手法。请从甲、乙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内容,简析起兴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 .有误,“好逑”的“好”应读“hǎo”。
B .正确。
C .有误,“水中坻”的“坻”应读“chí”。
D .有误,“且跻”的“跻”应读“j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B
【解析】【分析】A.“右”名词作动词,向右迁曲。
B.正确。
C.“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D.“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作名词等。解答时依据句意以及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A
【解析】【分析】 A项的“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其他三项的“之”均为代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答案】C
【解析】【分析】 A.该句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B.该句以采荐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C.该句没有比兴手法,只是描述男子求而不得的焦虑。
D.这两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继而引出该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5.【答案】B
【解析】【分析】
A、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无误。
B、 兴的手法,不是赋,首两句以蒹葭起兴,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一幅水上秋色图。故该项有误。
C、 “溯洄从之”意思是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无误。
D、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无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译文,只有掌握了译文,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此类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
6.【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蒹葭》感情绵长持久,“热烈奔放”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7.【答案】(1)《诗经》;305;风;雅;颂
(2)赋;比;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析】【分析】(1)题目询问的是关于《诗经》的基础知识。《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的诗歌范围是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关于诗歌的数量,题目中给出的是“2篇”,这显然是一个错误,因为《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2)题目考察的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鲜明而优美,富有音乐感。其艺术手法包括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则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3)【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窈;淑;逑
故答案为:(1)《诗经》;305;风;雅;颂 ⑵赋;比;兴 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点评】⑴⑵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⑶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8.【答案】jū jiū;yǎo tiǎo;hǎo qiú;wù mèi;sù huí;chí;xìnɡ
【解析】【分析】雎鸠(jū jiū):“雎鸠”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鸟名,常在古诗文中出现,用以象征美好的爱情。窈窕(yǎo tiǎo):“窈窕”原指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亦可指幽深美好。在《关雎》中,用以形容淑女的美好形象。好逑(hǎo qiú):“好逑”即好的配偶,此处指称满意的对象,多指女子。寤敬(wù mèi):“寤”是醒时,“喆”是睡时。寤寐即为醒时和睡时,多用以形容思念之深,时刻不忘。溯洄(sù huí):“溯洄”指逆流而上,寓意着追求爱情的艰辛和执着。坻(chí):“坻”是小岛的意思,通常指水中的小块陆地。荇菜(xìnɡ cài):“荇菜”是一种能开出黄色花朵的水生植物,其叶可以食用,古人常用它来比喻女子美好的容颜。
故答案为:jū jiū;yǎo tiǎo;hǎo qiú;wù mèi;sù huí;chí;xìn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9.【答案】水中的陆地;文静美好的样子;配偶;求取;这里指日日夜夜;挑选;思念;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在河之洲:相伴在河中的小洲。洲:水中的陆地。
②窈窕淑女:那美丽贤淑的女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③君子好逑:是君子的好配偶。逑:配偶。
④左右流之:从左到右去采它。流:求取。
⑤寤寐思服: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寤寐:这里指日日夜夜。
⑥左右芼之:从左到右去采它。芼:挑选。
⑦寤寐思服: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思服:思念。
⑧悠哉悠哉:长长的思念啊。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故答案为:水中的陆地;文静美好的样子;配偶;求取;这里指日日夜夜;挑选;思念;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点评】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0.【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窈 、窕、 逑 、鸠 、 雎、 洲 、 蒹 、 葭。
故答案为:⑴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⑵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1.【答案】(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6)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8)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注意(1)中“比兴”,诗中的比兴手法较多,但最为人熟知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关雎》中统摄全诗内容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根据“追求心上人未得”“日夜思念,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可得答案;(4)根据“因思念而心事烦忧,因热切地期盼而无法成眠”可得答案;(5)根据“幻想心上人已经答应自己的追求”可得答案;(6)根据“幻想与心上人结合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情景”;(7)根据“一对唯鸠鸟叫声起兴”可得答案;(8)根据“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可得答案。另外注意“雎、洲、窈窕、逑、寤寐、悠、辗、琴瑟”等字写法。
故答案为:(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窈窕淑女;琴瑟友之;(6)窈窕淑女;钟鼓乐之;(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8)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点评】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答案】12.C
13.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答出其它符合本诗的特点也可)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12.C .中“辗转反侧”主要是表达诗人因求之不得而内心焦虑不安,难以入眠,并非是诗人想帮助淑女采摘荇菜。该选项对“辗转反侧”的理解有误。整首诗通过对雎鸠鸟和荇菜的描写,以及对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和思念的描绘,展现了美好的爱情追求和真挚的情感。全诗情感表达自然真挚,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ABD.正确。故答案为:C
13.比兴手法:诗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鸠鸟相互和鸣的情景起兴,引发读者的联想,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同时,“雎鸠”的形象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引出主题:通过起兴,自然而然地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表达出来。行为起兴:后面各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以采摘荇菜的行为起兴,暗示了主人公对淑女的追求过程。增强表达效果: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诗意和韵味,增加了情感的感染力。语言特色:诗中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如“关关”“窈窕”“参差”等,使诗歌在音韵上和谐优美,同时也使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故答案为: 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答出其它符合本诗的特点也可)
【答案】14.爱而不得的忧伤与怅惘;喜悦、欢欣
15.示例一:《蒹葭》每章以蒹葭、白露起兴,渲染出寂寥凄冷的气氛,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示例二:《风雨》每章以风雨、鸡鸣起兴,渲染了凄风苦雨、萧瑟悲凉的气氛,烘托出女主人公没见到心爱之人时愁苦凄凉的心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此手法的;③表达效果:结合语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这种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4.本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赏析。“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意思是仿佛在那水中央,仿佛就在水中高地,仿佛就在水中陆地上。三个“宛”都是仿佛的意思。三次使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伊人”好像一会在水中央,一会在水中的高地,一会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飘忽不定,来去渺茫,总是无法靠近。“伊人”虽隐约可见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追求“伊人”不得的惆怅失望心情。《郑风 风雨》诗中“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以反问句式,三章叠咏,强化感情,表现了女主人公见到心爱之人的喜悦、欢欣之情。
故答案为: 爱而不得的忧伤与怅惘 ; 喜悦、欢欣
15.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作用的分析。这两首诗每章开头的两句诗用的是“兴”,《蒹葭》诗人每章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痴迷、怅惘的感情,真可谓情景交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风雨》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所以开篇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故答案为: 示例一:《蒹葭》每章以蒹葭、白露起兴,渲染出寂寥凄冷的气氛,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示例二:《风雨》每章以风雨、鸡鸣起兴,渲染了凄风苦雨、萧瑟悲凉的气氛,烘托出女主人公没见到心爱之人时愁苦凄凉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