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自行车和摩托车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7. 自行车和摩托车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19 11:50: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了解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美感与特点;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体会生活中的美的体现,培养想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神气的小画家”,《自行车和摩托车》是属“造型 表现”领域。现代自行车和摩托车款式众多的外形构造使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四年级,线描表现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由于缺乏写生的条件,在细节的描绘方面就更难。从教材的课时安排来看,本课题是安排一课时的教学时间,我本人觉得这样的量太大,所以将本课的内容一分为二,在本课时里只讲授自行车的内容。为了让课堂的教学更有效,在本课时里也只对自行车进行线描的练习,对于自行车的想象拓展学习将安排在下一课时里进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特征以及线描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美感和特点。
教学难点:线描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构造细节的特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的美感与特点。学时重点
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和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它的美感与特点。学时难点
用线描的方法表现自行车各部分构造细节的特征。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感知与体验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
  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哪位同学是我们班的“猜谜小高手”。
  出示谜语:一轮行前一轮后,一足跨左一足右,一上一下互踹之,无翼而飞不胫走。 (生答:自行车)
(表扬“猜谜小高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课题:自行车和摩托车(一)
活动2【活动】活动二:欣赏与比较
自行车的诞生: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于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子,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个板凳,像一个玩具俱似的。由于车子还没有传动链条,靠骑车人双脚用力蹬地,小车才能慢慢地前进,而且车子上也无转向装置,只能直行,不会拐弯,出门骑一会儿就累得满身大汗。
自行车的发展:
  (欣赏视频)播放视频,师解说:自行车最原始的样子是没有驱动的,也不能调转方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车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汽车的不断增多,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许多的城市已经推行骑自行车出行的“绿色出行”的方式。骑自行车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健身方式、出现了挑战极限的竞技模式和比赛活动等等。
自行车之“最”:
  图片欣赏最早、最大、最长的自行车。
活动3【练习】活动三:创作与表现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作画步骤先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笔下,不信,大家这一节课就来试试看。
  看一看:欣赏设计精美、学生喜欢的自行车图片与学生的线描作品。
  想一想:应该怎样画?
  议一议:第一,课本提示了一种画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第二,你想表现的自行车是什么造型的?
  画一画:用线描的方式画出一辆自己最喜欢的自行车。
  师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 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 重点观察车把、车架、椅座、车轮、脚踏板。 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 (教师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画自行车的步骤。)
  学生练习:(以线描的方式画出一辆自行车) 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4【测试】活动四:评价与展示
  举办车展,进行互评。
活动5【作业】活动五:课外拓展
  除了可以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自行车外,我们课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现自行车。(欣赏作品)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