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模拟试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共5题;共10分)
1.(2分)把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再向左移动5位,得数相当于把0.7( )。
A.乘10 B.除以100 C.除以10
2.(2分)一盏台灯售价从原来250元降到200元,它是打( )出售。
A.2折 B.8折 C.8.5折
3.(2分)一种商品,先提价15%后,再降价15%,现在的价格与原价( )。
A.高 B.低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
4.(2分)下面4种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D.正三角形
5.(2分)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个。
①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②甲:乙=4:5,则乙比甲多25%:
③电影院在小华家东偏北30°方向1000米,则小华家在电影院的北偏东30°方向1000米
④小丽比小军大3岁,小丽的年龄和小军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A.1 B.2 C.3 D.4
二、判断题。(共5题;共5分)
6.(1分)一个圆柱给出了底面半径,我能求出该圆柱的侧面积。
( )
7.(1分)+5和-5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
8.(1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是0。( )
9.(1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一半。( )
10.(1分)爸爸今年a岁,比妈妈大3岁。妈妈今年(3+a)岁。( )
三、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共12题;共20分)
11.(3分)80%= (填小数)= (填最简分数)= (填最简比)。
12.(2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它表示地图上的1cm代表实际的 m。若甲、乙两地相距600km,在这幅地图上应该画 cm。
13.(1分)自然数a满足: 是假分数, 是真分数,则a= 。
14.(1分)在一个体积是14.13mL且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后.容器里还有水 mL.
15.(3分)把2.5∶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16.(2分)8升:400毫升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7.(1分)如下图,竹竿的高度是1米,影子的长度是0.8米.影子的长度是竹竿高度的 .
18.(2分)李华早晨锻炼,原来每天跑m米,现在每天比原来多跑200米,现在每天跑 米,一星期(7天)跑 米。
19.(1分)如果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那么-500元表示 。
20.(2分)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
21.(1分)求组合图形的体积 .(图中单位: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22.(1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工人在公路一旁挂灯笼(两端都挂),一共挂了25个。原来每相邻两个灯笼之间的距离是40米,现在要改成60米,比原来减少了 个灯笼。
四、计算题(共3题;共27分)
23.(10分)直接写得数。
- = - = - = + = + =
1- = + = - = + = - =
24.(9分)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5.(8分)解比例。
① ②:x=3: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共1题;共5分)
26.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结果用小数表示)
六、解决问题(共6题;共33分)
27.(5分)李师傅原来5小时加工260个零件。技术革新后,加工这些零件只需要4小时。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几?
28.(5分)2020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29.(5分)在一幅1:500000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2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行驶多长时间到达乙地?
30.(6分)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8分米的圆柱形钢熔铸成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锥形钢,则这个圆锥形的钢的高是多少厘米?
31.(6分)一堆黄沙重10吨,第一次用去1.26吨,第二次比第一次的2倍少0.04吨,第二次用去了多少吨?
32.(6分)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到达。这辆货车从乙地空车返回时用了5小时。这辆货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6位-5位=1位,得数相当于把0.7乘10.
故答案为:A。
【分析】向右移动6位,再向左移动5位,两次移动后的结果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把这个数扩大了10倍。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200÷250=80%=8折。
故答案为:B。
【分析】用现价除以原价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根据百分率确定折扣数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假设原价是1
1×(1+15%)×(1-15%)
=1×1.15×0.85
=1.15×0.85
=0.9775
0.9775<1,现在的价格与原价低。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原价1看作单位“1”,然后又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单位“1”不同,现在的价格与原价低。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B: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D:正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A。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①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原题说法错误;
②甲看做4,乙看做5,(5-4)÷4=1÷4=25%,则乙比甲多25%,原题说法正确;
③小华家在电影院的西偏南30°方向1000米,原题说法错误;
④小丽的年龄-小军的年龄=3岁,小丽的年龄和小军的年龄不成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①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3=圆锥的体积;
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方法是:两个数的差÷比后面的数;
③东偏北的相对方向是西偏南;
④正比例的判断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分析】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本题只给出了底面半径,所以无法求出侧面积。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5和-5表示的意思不一样。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比例里,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所以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是0,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进行判断。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既然它们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应是平行四边形高的两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两者面积相等,底相等,则三角形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妈妈今年(a-3)岁。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爸爸年龄-3岁=妈妈年龄。
11.【答案】0.8;;4:5
【解析】【解答】80%=0.8==4:5.
故答案为:0.8;;4:5.
【分析】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后面的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化简;
根据题意,可以把最简分数写成比的形式,就是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比较简便.
12.【答案】20000;30
【解析】【解答】比例尺是1:2000000,表示地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2000000cm,换成m做单位后就是20000m;
600km=60000000cm,60000000×=30(cm)。
故答案为:20000m;30cm。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00000 ) ,就是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2000000cm,但题中的单位是m,所以还要注意化好单位即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的分数形式),先将实际距离化成用cm做单位再去求解即可。
13.【答案】9
【解析】【解答】解:是假分数,是真分数,则a=9。
故答案为:9。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
14.【答案】9.42
【解析】【解答】:14.13
=14.13
=9.42(毫升)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所以在装满水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后,水会溢出和圆锥的体积相等的水,即溢出14.13毫升的,由此可得容器内还剩下的水,由此即可解答。
15.【答案】5;1;5
【解析】【解答】解:2.5:0.5=(2.5×2):(0.5×2)=5:1,比值5÷1=5。
故答案为:5;1;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即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用化简后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16.【答案】20:1;20
【解析】【解答】解:8升=8000毫升
8000:400=20:1=20
故答案为:20:1;20。
【分析】先把8升化成8000毫升,比的前后项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00,即可得到结果。
17.【答案】
【解析】【解答】解:0.8÷1=
故答案为: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分数表示商时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18.【答案】(m+200);(7m+1400)
【解析】【解答】解:现在每天跑(m+200)(米),一周跑:
7×(m+200)=(7m+1400)(米)。
故答案为:(m+200);(7m+1400)。
【分析】现在每天跑的米数=原来每天跑的米数+200米;一星期跑的天数=现在平均每天跑的米数×7。
19.【答案】支出500元
【解析】【解答】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如果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那么-500元表示支出500元.
故答案为:支出500元
【分析】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题中收入和支出就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收入为正,支出就为负.
20.【答案】31;30
【解析】【解答】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故答案为:31;30.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1、3、5、7、8、10、12月,每个月都是31天,小月有4、6、9、11月,每个月都是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
21.【答案】1072立方厘米
【解析】【解答】8÷2=4(厘米)
3.14×42×18+×3.14×42×10
=3.14×16×18+×3.14×16×10
=50.24×18+×50.24×10
≈904.32+167.47
=1071.79(立方厘米)
≈107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072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组合图形的体积=圆柱体积+圆锥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22.【答案】8
【解析】【解答】解:(25-1)×40÷60+1
=24×40÷60+1
=960÷60+1
=16+1
=17(个)
25-17=8(个)。
故答案为:8。
【分析】现在比原来灯笼少的个数=原来灯笼少个数-现在灯笼少个数;其中,现在灯笼的个数=(原来灯笼少个数-1)×原来的间距÷现在的间距+1个。
23.【答案】-= -= -= += +=
1- = += -= +=1 -=
【解析】【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答案】解:
=×24-×24
=20-14
=6
=0.63÷
=0.35
=++
=+(+)
=+1
=
【解析】【分析】乘法分配律:a×b+a×c=a×(b+c);
在没有小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5.【答案】①
解:32x=36×2.4
32x=86.4
x=86.4÷32
x=2.7
②:x=3:
解:3x=×
3x=
x=÷3
x=
【解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依据比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6.【答案】解:3.14×(6 -3 )
=3.14×27
=84.78(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圆环面积公式:S=π(R -r ),由此根据圆环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7.【答案】解:260÷5=52(个)
260÷4=65(个)
( 65-52) ÷52
=13×52
=25%
答: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5%。
【解析】【分析】李师傅原来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李师傅原来5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5,技术革新后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这些零件的个数÷技术革新后加工完这些零件用的时间,那么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几=(技术革新后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李师傅原来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李师傅原来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8.【答案】解:5000×4.75%×5
=237.5×5
=1187.5(元)
1187.5+5000=6187.5(元)
答: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1187.5元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6187.5元钱。
【解析】【分析】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29.【答案】解:甲、乙两地的距离:
7÷ =3500000(厘米)=35(千米)
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
35÷200=0.175(小时)
答: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0.175小时。
【解析】【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厘米去掉5个0化为千米;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解答。
30.【答案】解:4分米=40厘米, 8分米=80厘米;
3.14×402×80÷[3.14×(8÷2)2× ]
3.14×1600×80÷(3.14×16×)
=1600×80÷(16×)
=1600×80×
=24000(厘米)
答:这个圆锥形的钢的高是24000厘米。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等积变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π×圆锥底面半径的平方×)=圆锥的高。
31.【答案】解:1.26×2-0.04
=2.52-0.04
=2.48(吨)
答: 第二次用去了2.48吨。
【解析】【分析】第二次用去吨数= 第一次用去吨数×2-0.04。
32.【答案】解:75×6÷5
=450÷5
=90(千米/时)
答:这辆货车返回时的速度是90千米/时。
【解析】【分析】从甲地开往乙地的速度×时间=行驶的路程,行驶的路程÷返回时用的时间=返回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