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4《灯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4《灯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8 15:22: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灯笼
学习目标:
1.理思路,明确围绕结缘的“灯笼”写了什么。
2.品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
3.学写法,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思路,明确围绕结缘的“灯笼”写了什么。
2.品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
3.学写法,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显数副灯笼照片。一般什么时候会挂起灯笼?悬挂灯笼是我们节日的习俗,用以寄托美好的情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散文《灯笼》,看看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灯笼怎样的情怀。
二、检查预习
争讼 领域 斡旋 静穆
怅惘 褪色 锵然 燎原
思慕 熙熙然 暖融融 马前卒
三、初读课文——理清“灯笼”之缘
文章以“灯笼”为题,写了很多与灯笼有关的事情,在第二段也写到了这样一句话:“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那么作者与灯笼结下了哪些缘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情呢?简要概括(3分钟)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汉献帝;
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师:作者围绕灯笼写了一系列事情,看似零散,实际都有讲究,有角度的,我们一起来给这些事件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提示:3、4、5段,主要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和灯笼有关的事,6、7、8、9段,可以归为乡村风俗类,10、11段写到了历史上与灯笼有关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与灯笼有关,灯笼是一个联结点、寄托物,那么灯笼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本文的线索。
四、深入探究——品味“灯笼”之情
小小的灯笼,深深的情。每盏灯笼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请同学们品读第3段—11段,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细细品味,作者借灯笼抒发了什么情感?
(1)祖孙深情
“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一个老人家,步行五里之遥,一去一整天,祖父应该怎样的?但是因为祖父爱我,所以看到疼爱的孙儿来接自己,虽然疲惫,但是也要打起精神来,给孙儿绘声绘色地讲个故事,体现了记忆中的祖孙情深。
(2)母子情深
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语言寄托情思,在动作上也能表达。这一接一递两个动词,在这样的小细节当中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3)灯笼上描字,乡俗中沉迷(9段)
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也可未始勾不起爱好来。这是一个特殊句式,“未始”是“未必”的意思,和“勾不起”两个词,构成了双重否定句,更加强了肯定语气;更突出强调了作者对在灯笼上描字的喜爱。
2.作者写自己的往昔生活,每一个文字里都饱含了思亲的深情;记乡俗民情,灯笼里折射出醇厚的地方文化,但仿佛这不是作者最想抒发的情怀,你从哪一段里读出了不一样的情感?
11段主要讲了爱国将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时代宏愿?“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追问:什么是“马前卒”?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差役,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师:作者出生于书香门第,一个文人,为何想要同他们一样?
社会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强邻压境,领土被蚕食,人民屈辱地生活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
所以,在坚持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用以排解满腔的愤慨。
他写下这篇文章,就是表达他想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抗击日寇、保家卫国,其实《灯笼》创作完成后不久,作者也便亲赴延安,参加革命。
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到了其他亮光,火把与探海灯的光以及能够燎原的烈火有何不同?
灯笼不足以言志,于是寻找更多的光源,作者希望更多的民众可以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侵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了作者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让我们带着作者的这份情感,齐读最后两段。
五、技法探究——感悟“灯笼”之美
课文读到这儿,你能读出作者情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
课文所述之事琐碎,时间跨越千年,地域横跨千里,但作者在叙事时没有选取大事件、大人物来写,而是由一家一村然后延及天下,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是好的散文所具有的共同的特点:以小见大。
六、拓展延伸:
在《灯笼》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感受到他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这种担当精神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如今这个时代,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担当精神的人?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人,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要怎样做?(生分享)
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之路上,可以手提一盏灯笼,一路前进,一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