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最大),这些核最稳定。
回顾
第4节
物理学中
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做裂变.
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做聚变.
聚变
+
裂变
+
1938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发现,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了裂变。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典型的反映是裂变为钡和氪,同时放出三个中子,其核反应方程是:
+
→
+
+
一、核裂变
裂变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铀核裂变中,裂变后的总质量小于裂变前的总质量,质量亏损:
释放出的能量为
1kg铀全部裂变,它放出的能量超过280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了裂变,释放出的中子又引起了其他铀核的裂变,也就是链式反应.
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
铀块的大小是链式反应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铀块足够大时,中子才有足够的概率击中铀核,链式反应才能继续下去。
使裂变物资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临界质量。
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场景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毁伤.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云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里多.广岛市区80%的建筑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伤亡86000人,占全市37% .
胖子
小男孩
原子弹
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试爆成功。
(1)核爆炸瞬时效应防护。
对核袭击的防护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利用工事进行掩蔽
b.在开阔地面上的人员,当发现核爆闪光时,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可减轻伤害。
(2)放射性沾染防护。
a.避开在沾染区或高照射量率的地区行动
c.人员通过沾染区时尽量乘坐车辆,在沾染区作业时要尽量缩短时间
b.及时穿戴个人防护器材,防止人体受沾染
d.进入沾染区执行任务的人员,可服用抗辐射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存留
核防护
解决能源危机根本途径——核能
可开发的核裂变燃料资源可使用上千年。
核聚变资源可使用几亿年。
二、反应堆与核电站
水泥防护层
控制棒——镉棒
燃料棒—铀棒
减速剂
链式反应的应用——核电站慢中子反应堆
核电站
核电站工作流程
核电站
核能----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大亚湾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三、轻核的聚变(热核反应)
某些轻核能够结合在一起,生成一个较大的原子核,这种核反应叫做聚变。
根据所查数据,计算下面核反应放出的能量:
发生聚变的条件:
使原子核间的距离达到10-15m
实现的方法有:
1、用加速器加速原子核;
2、把原子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
108~109K
不经济
(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核聚变的利用——氢弹
弹体
引爆装置
小型原子弹
三种炸药:
普通炸药
U235
氘、氚
爆炸
裂变
聚变
氘、氚、
重氢化钾等
铀235
外壳
普通炸药
氢弹爆炸形成的磨姑云
太阳的巨大能量就是核聚变产生的,几十亿年来,太阳每秒辐射出的能量约为3.8X J,相当于 1千亿亿吨煤燃烧所放的能量,其中20亿分之一左右的能量被地球吸收
热核反应和裂变反应相比较,具有许多优越性。
二、可控热核反应——核聚变的利用
可控热核反应将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源,和平利用聚变产生的核量是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控制热核反应。
主要问题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
磁场约束
惯性约束
核聚变普遍存在于宇宙中
太阳
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