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成爱英
初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积累,并且他们童心未泯,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且本文又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且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因此大部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基于此学情,我在教学中便抓住本文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但是学生要想就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体会却有难度,毕竟因为年龄和阅读量的制约,他们对文本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语文素养高的一部分学生能达成这一目标,但中下层次的学生有难度,所以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课堂能够顺利实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提前让学生从网上或者参考资料书了解关于安徒生的相关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成爱英
组别
项目
组员号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1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2
4
5
5
4
5
5
4
5
4
5
5
5
3
4
4
5
3
4
5
4
4
3
4
2
4
4
4
4
4
4
4
3
3
4
4
3
4
4
5
3
3
3
3
4
4
4
3
3
3
3
3
6
4
4
4
4
4
3
3
3
3
4
4
4
7
3
4
2
1
3
1
4
2
1
2
2
3
8
2
3
1
2
4
1
4
2
3
2
2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评量表,对学习效果简单分析如下:
1.自主学习环节,学生的习惯较好,能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但是每组的8号同学观望现象严重,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课堂自主探究,所有的学生能投入地学习,课堂自主学习习惯基本养成。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环节,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有的组出现了组长一人说,其他人听的现象。有的同学倾听的习惯不好,不能用双色笔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处。应该继续通过培训组长调动所有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4.展示时学生的参与度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中层一下学生在语言的准确简练方面要更加努力。
丑小鸭
成爱英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
3. 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理解丑小鸭是安徒生自身形象的写照。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及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
2.理解丑小鸭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学生课前准备
上网或者查工具书了解安徒生的相关资料
自主预习课文并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
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
听课教师分工记录
1.各小组各成员各环节主动学习的情况
2.小组成员探究学习的状态
3.展示时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
4.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赋分,满分为5分。
组别
项目
组员号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探究
展示
1
2
3
4
5
6
7
8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关于安徒生你们了解了多少?(学生自由谈论)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的一篇关于成长的童话《丑小鸭》。(板书课题)
二、?学案反馈
(一)存在问题(屏幕出示):
1.个别字的音和形不对。
2.概括丑小鸭的遭遇和态度时语言繁琐,不能准确地要点化概括。
改进措施:
1.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2.按要求读好书,读准书,会概括。
(二)学案完成质量高的同学展示
1.展示积累的生字词语
要求:工整书写、强调易写错的字和易读错的音
老师相机补充:
啄(zhuó) 讪笑(shàn) 姊妹(zǐ)
沼泽(zhǎo) 禁不住(jīn) 嘎(gā)戛然而止(jiá)
泥泞(nìng) 铰链(jiǎoliàn) 迸出(bèng)
冰雹(báo) 嫉妒(jídù) 木屐(jī)
2.明确: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3.请说说丑小鸭在哪些地方生活过?它有哪些遭遇?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学生展示,并完成板书:
地点: 篱笆墙内 ——被排挤、被讪笑、被赶走——被迫逃走
→ 沼泽地 —— 野鸭不喜欢他,差点被猎人打死——被迫逃走
→ 农家小屋 ——被鸡和猫嘲笑、奚落 ——主动走
→ 灌木林里 ——巧遇天鹅,自己几乎被冻死——拼命游泳最后昏倒
→种田人的家中— 被追打——继续逃走
→大花园————再遇天鹅,自己变成美丽的天鹅——兴奋、不骄傲
4.完善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
三、? 合作探究、释疑解难
(一)小组内合作探究
A.明确探究要求:
(屏幕出示)
合作探究要求:
1.全体起立。
2.发言人声音洪亮,保证组内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
3.其他人认真倾听,用双色笔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4.组长协调好时间,不浪费每一分钟,保证每一位同学全身心投入,高效探究。
B.学生合作探究:
探究一: 请结合丑小鸭的遭遇和做法,理解丑小鸭形象,用“从 这里,我看到了一只__的丑小鸭”说话。
提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句子回答,特点用准确的词语概括。
探究二: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
提示:根据文章中具体的句子回答。
(二)激情参与,展示点评
A.明确展示任务分工
探究一:一组展示,三组点评
探究二第一问:二组展示,五组点评
探究三第二问:四组展示,六组点评
B.明确展示要求
(屏幕出示)
展示要求:
1.展示同学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条理,保证班内每一位同学都能挺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用双色笔做好笔记,并做好补充、点评的准备。
C.展示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探究一:
第一问(文中的具体句子略):
丑小鸭虽有自卑但胸怀大志、谦虚谨慎;虽身处逆境但却不甘平庸、崇尚自由、向往美好;虽屡遭厄运但仍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努力追求;虽居无定所但依然矢志不移、不懈追求。
探究二:(文中的具体句子略)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他找到了安身之所,但他并不满足,他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他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他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慕的天鹅,他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
四、理解丑小鸭是安徒生自身形象的写照
本文是一篇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形象的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学生结合安徒生的生平经历来体会
(屏幕出示)
1.安徒生的经历:
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临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他没有受过教育,但他却有在当时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大志”——他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一名歌剧演员,一个艺术家,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
(学生结合安徒生的经历来谈自己的体会)
过渡语:丑小鸭终于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安徒生也是一样,他创作出了那么多充满爱和鼓舞人们向真、善、美追求的美得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希望和幸福。在他年老的时候,他的故乡奥登塞市的居民赠以他“奥登塞市荣誉公民”的称号,在授予他这个荣誉称号的当天晚上,人们举行火炬游行,庆祝他们的儿子安徒生荣归故里,安徒生这样描绘他当时的感情:“我觉得我自己很卑微、无力和渺小。我好像是站在我的上帝面前一样。我在思想、言语和行为各方面的弱点,现在都在我面前展开。这一切都在我的灵魂里突出地直立着,好像这个纪念日就是我的审判日似的。当人们这样称赞和尊重我的时候,上帝一定会知道我是感到多么卑微。”
——安徒生《我的一生的童话》
用几个词语评价一下安徒生。
五、谈启示
故事讲到这里暂告一段落,但我相信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请展示同学继续展示,总结:
①“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要拥有理想,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②“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重重磨难,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③“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要勇于接受生活的磨练。
④通往荣誉的道路上,并不铺满鲜花。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障碍。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
五、结语:
丑小鸭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丑小鸭和苦难作斗争,奋斗拼搏,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过程。从这我们可以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丑小鸭”跨越时空,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相信每一位同学只要心中有理想并为此付出不懈努力,都能成为美丽的白天鹅。请齐读屏幕的送给自己的话:
所有的磨练都是幸福的前奏,让我们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暴风雨吧!
五、作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片段作文“丑小鸭与我”。
教材分析
成爱英
《丑小鸭》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所以安排一个课时的时间。这个单元的文章都以“成长”为主题,有的记录了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长的历程,都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而课文《丑小鸭》记录了一只丑小鸭面对排挤、嘲笑和打击,但它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对美的追求,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其中,丑小鸭的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及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教学的难点是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理解丑小鸭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评课记录
成爱英
说课:
《丑小鸭》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所以安排一个课时的时间。这个单元的文章都以“成长”为主题,有的记录了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长的历程,都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而课文《丑小鸭》记录了一只丑小鸭面对排挤、嘲笑和打击,但它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对美的追求,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其中,丑小鸭的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本课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3.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理解丑小鸭是安徒生自身形象的写照。
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及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教学难点定为1.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2.理解丑小鸭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课堂上为落实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进行顺利。但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丑小鸭的形象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刻地感悟。展示是还存在个别人的语言霸权,成了个别人独立展示的舞台,如何提高全体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希望各位同仁帮助我。
各级部代表评课
七级部
优点:
1.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2.学案设计科学合理,有很好地导向性。
3.小组合作参与度高。
建议:
应该加大读得分量,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少,但这是语言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八级部
优点:
小组合作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准确性有所提高。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平等和谐。
建议:
小组合作再进一步科学高效。
九级部:
优点:
组内合作探究高效有序,组长发挥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前应该有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探究学习中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学重点的落实:语言的学习和写法的指导。
评测练习
成爱英
给加粗字注音。
啄( ) 讪笑( ) 姊妹( )
沼泽( ) 禁不住( ) 嘎( )戛然而止( )
泥泞( ) 铰链( ) 迸出( )
冰雹( ) 嫉妒( ) 木屐(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他在这儿躺了一夜,因为他非常疲乏和沮丧。
他来到一个简陋的农家小屋。
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想一想丑小鸭遭到了哪些歧视和打击?请用简单的词语归纳。
丑小鸭身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送给他几个赞美的词语。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启示,请分条写下来。
课件10张PPT。 丑 小 鸭 安 徒 生学案反馈
存在问题:
1.个别字的音和形不对。
2.概括丑小鸭的遭遇和态度时语言繁琐,不能准确地要点化概括。
改进措施:
1.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2.按要求读好书,读准书,会概括。合作探究要求:
1.全体起立。
2.发言人声音洪亮,保证组内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
3.其他人认真倾听,用双色笔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4.组长协调好时间,不浪费每一分钟,保证每一位同学全身心投入,高效探究。展示要求:
1.展示同学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条理,保证班内每一位同学都能挺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用双色笔做好笔记,并做好补充、点评的准备。 虽有自卑但胸怀大志、谦虚谨慎;
虽身处逆境但却不甘平庸、崇尚自由、向往美好;
虽屡遭厄运但仍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努力追求;
虽居无定所但依然矢志不移、不懈追求。安徒生的经历:
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临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他没有受过教育,但他却有在当时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大志”——他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一名歌剧演员,一个艺术家,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 我觉得我自己很卑微、无力和渺小。我好像是站在我的上帝面前一样。我在思想、言语和行为各方面的弱点,现在都在我面前展开。这一切都在我的灵魂里突出地直立着,好像这个纪念日就是我的审判日似的。当人们这样称赞和尊重我的时候,上帝一定会知道我是感到多么卑微。
——安徒生《我的一生的童话》我们的启示:1.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2.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4.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障碍。写给自己
所有的磨练都是幸福的前奏,让我们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暴风雨吧!
制作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初级中学
录制时间:2015年4月22日课后反思
成爱英
《丑小鸭》一文被安排在“成长的经历”这个主题单元,目的就是想通过此文告诉学生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这些,然后才会见到风雨后的彩虹。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同时内容又浅显易懂,所以课前我发给同学们学案,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自主学习,课上主要是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孩子们的表现尽管有些不尽如人意处,但有些精彩的表现让我倍感意外,让我再一次相信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还你一个惊喜。
1.大部分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
2.自主学习时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根据文章内容极为概括地介绍文章内容。
3.组内合作交流时学生的用双色笔及时记笔记、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展开讨论的氛围基本形成。
4.班内展示时,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进步非常了不起。
5.因为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深入,只停留在表面,而我也没能很好的引导他们,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6.学生读得少,缺少了语文味。
课标分析
成爱英
语文的一切教学都应该是基于课标的教学,所以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课标为基础。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在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预习案环节,让学生自主积累生字词语,目的是锻炼同学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在学案反馈环节再一次强调了字典是最好的老师,以便很好地达成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积累字词的目标。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据此我制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要求。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基于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理解丑小鸭是安徒生自身形象的写照。并且在课堂上我采用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为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抓住一切机会激发阅读兴趣,通过简介作者,引导学生课余去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增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而课上利用课外资料(安徒生的经历)让学生感悟到丑小鸭就是安徒生自身形象的写照,从而暗示学生,无论条件多么险恶,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地努力追求,依然要执着地热爱生命,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