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集中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重在欣赏和感悟。初一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兴趣很广泛,对于有着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内容的文章,初一学生很喜欢,也很能大胆,能积极地去谈自己的感受。课前从部分学生中了解,发现大家都很喜欢这具有异国风情的印度舞,觉得它很美。鉴于这一点,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能给学生一个平台,自由地去表达对艺术美的欣赏,抒发对艺术美的体验和感悟。
课前布置预习:读课文做批注,掌握字词。
效果分析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教学中达到了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文章的精彩语段的赏析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赏析,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问题。
由于课前多媒体出问题,导致教师没把握好教学时间,写作练习和课堂练习放到了自习课上。虽然学生的写作片段非常精彩,但是没在录像课上展示是一遗憾。
教学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上了一节《观舞记》。教学本文,我立足让学生实现三个目标: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魅力,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教完感想颇多,反思自己的课有得也有失。
? 觉得自己很欣慰的地方是:
1、合理运用多媒体,巧妙整合内容。《观舞记》写的是有关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蹈《柠檬树》,以此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文学生写作积累了直观形象的第一手材料。后面的写作练习选取了杨丽萍的《雀之灵》,学生欣赏后进行仿写练习。
2、教学目标完成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能把自己融进学习的环境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尤其在重点赏析部分,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3、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我的教学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学生放松了,思维敏捷了,兴趣盎然了,课堂的气氛也就活跃了。
4、在教学中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文章的精彩语段的赏析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赏析,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问题。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感觉有些值得肯定的同时,也有不少遗憾:
1.教师的评价语言还需加强。在学生的赏析中教师的语言精彩度不够,评价略显苍白,不能一语中地,简洁而精彩。
2.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在这样的大型教研活动中教师的选课很重要,选好课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观舞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而且冰心的语言也是极美极富表现力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也文采飞扬,充满美感,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待锻炼,授课中对于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学生灵光一现的地方抓的不好,没有很好的因势利导,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由于课前多媒体出问题,导致教师没把握好教学时间,写作练习和课堂练习放到了自习课上。虽然学生的写作片段非常精彩,但是没在录像课上展示是一遗憾。
积小流才能成江海,积跬步才能至千里。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魅力,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 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教完感想颇多,反思自己的课有得也有失。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1.诵读法。本文语言优美,用词丰富、比喻迭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
蹈,给人以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冰心以她高超的语言技巧,把卡拉玛姐妹优美酌舞蹈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为深入理解、把握文意,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人体悟形体语言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关于中国舞蹈和印度舞蹈的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诵读感知文意,研读精彩句段。知识迁移课堂延伸,丰富素养。
一、情境导入
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请大家用心欣赏这段舞蹈,观后试着说一说你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柠檬树》)
师:观赏这段舞蹈后,大家内心的感受怎样呢?哪位同学试着用一二句话描述你刚才观看的这段舞蹈或是谈谈你观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为难了。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稍停)同学们不用着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希望学习这篇文章后,大家会有许多收获。(屏幕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你从副标题中获得什么信息?
二、作者回顾
冰心 (1900—1999)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我们学过她的诗《荷叶 母亲》
三、预习汇报
1.指名读字词,纠正,齐读。
2.了解“ 颦蹙 粲然 嗔视 惊鸿 尽态极妍 本色当行 叱咤风云”词义。
四、自读感知 观舞之美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献给卡拉玛姐妹?
2.你能找出文中关于舞蹈表演的语段吗?从()段至()段。
3.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吗?
学生自读、交流、回答。
五、听读感悟 寻舞之美
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师稍停,给生思考的空间)现在请大家轻声朗读11-18自然段,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再长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尽情欣赏卡拉玛姐妹的“飞动的美”吧
1.(八个同学读课文11至18段)听读课文11至18段,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
2.请用下列句式有感情的表达出来: “我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 你看 ”
示例:“我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身体,你看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
3.寻找描写舞蹈中美的词语、美的句子,将你的发现探究成果以“我觉得——好,好在——”的句式表达出来。
示例:我觉得双眉颦蹙、笑颊粲然、喜乐(好词)用得好,好在写出了舞蹈家的神态灵活多变。
我觉得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好句)用得好,好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卡拉玛姐妹舞技的精妙。
4.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会这么美妙动人?
在交流过程中,抓住时间深化“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在舞蹈时为什么会忘了观众,忘了自己呢?”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象“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家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五、拓展延伸 迁移运用
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作者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
展示文段: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声中,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舞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要求学生整理后写到随笔本上。
六、课堂检测
1.给下面红色字注音:斗薮( ???)??????粲然(??? )?尽态极研(???? )?花鬘(??? ?)?嗔视(?? ??)?浑身解(????)数??褶裙(????)?雏(????)凤?叱咤(????????)风云?颦蹙(???????)( )2.解词:颦蹙: ??????????????? 粲然: ????????????????? 嗔视: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惊鸿:?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来献给卡拉玛姐妹?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
4.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的大地母亲也滋润培养了一朵朵鲜美的花,这些花陶冶着我们的性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点缀着诗意的人生。那就让我们拥有一双慧眼,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发现和感受美吧!(出示屏幕,学生齐读)
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
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
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
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艺术、美——就在你我身边!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选的是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而本课则是在学习过《社戏》、《安塞腰鼓》、《竹影》之后的一篇课文,它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作者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由衷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应为:“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为了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我在课堂的主要环节“听读感悟 观舞之美”中设计了几个问题:1.听读课文11至18段,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2.请用下列句式有感情的表达出来: “我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 ———————————你看————————————”3.寻找描写舞蹈中美的词语、美的句子,将你的发现探究成果以“我觉得——好,好在——”的句式表达出来。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间是一课时。
观评记录
崔景霞老师:《观舞记》一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李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舞导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李老师通过音像教学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陈军老师:品读课文,集体探究:李老师扣住文中的重点语段,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得提升审判品味。
李秀花老师:李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堂上让学生寻找、朗读赏析描写舞蹈动作的美词佳句。学会理解、鉴赏语言。理解、鉴赏语言主要是对妙词、美句、好段的理解与赏析。例如《观舞记》中的美句,指导学生从内容(语句内容、词语运用)、修辞(修辞手法)等方面去赏析,学生既掌握了方法,为下半节课写作提供一定的保证。
谷安芹老师: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如:卡拉玛姐妹舞蹈技精湛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底蕴、教育与培养、刻苦训练、用心投入等方面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
张爱霞老师: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把自己融进学习的环境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
宋俊老师: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容量很大,像拓展延伸部分,假如时间允许,写作和课堂检测最好当堂完成。
测评练习
1.给下面红色字注音:斗薮( ???)????粲然(??? )?尽态极研(???? )?花鬘(??? ?)?嗔视(?? ??)?浑身解(????)数??褶裙(????)?雏(????)凤?叱咤(????????)风云?颦蹙(???????)( )2.解词:颦蹙: ??????????????? 粲然: ????????????????? 嗔视: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惊鸿:?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来献给卡拉玛姐妹?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
4.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
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魅力,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2.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新课标的写作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的“拓展延伸 迁移运用: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作者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的设计则力求体现这一目标。
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