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已有书法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对书法的独到见解,认为书法是个性和情绪的体现。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和观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杂景(节选)
茅盾
让我们再回到农村的风景罢——
这里,绿油油的田野中间又有发亮的铁轨,从东方天边来,笔直地向西去,远得很,远得很;就好像是巨灵神在绿野里画的一条墨线。每天早晚两次,火车头拖着一长列的车厢,像爬虫似的在这里走过。说像爬虫,可一点也不过分冤枉了这家伙。你在大都市车站的月台上,听得“喈”——的一声歇斯底里的口笛,立刻满月台的人像鬼迷了似的乱推乱撞,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那时你觉得它快得很,又莽撞得很,可不是?然而在辽阔的田野中,开着短窗远远地看去,它就像爬虫,怪妩媚地爬着,爬着,直到天边看不见,消失在绿野中。
晚间,这家伙按着钟点经过时,在夏夜的薄光下,就像是一条身上有磷光的黑虫,爬得更慢了,你会替它心焦。
还有那天空的“铁鸟”,一天也有一次飞过。像一个尖嘴姑娘似的,还没见她的身影就听得她那吵闹的噪音,飞得不很高,翅膀和尾巴看去都很分明。它来的时候总在上午,乡下人的平屋顶刚刚升起了白色的炊烟。戴着大箬笠,穿了铁甲似的“蒲包衣”(乡下人夏天下田,都穿这特别的蒲包衣,犹之雨天穿蓑衣),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偶然也翘头望一会儿,一点表情都没有。他们当然不会领受那“铁鸟”的好处,而且他们现在也还没吃过这“铁鸟”的亏。他们对于它淡漠得很,正像他们对于那“爬虫”。
他们憎恨的,倒是那小河里的实在可怜相的小火轮。这应该说是一“伙”了,因为有烧煤小火轮,也有柴油轮——乡下人叫作“洋油轮船”,每天经过这小河,相隔二三小时就听得那小石桥边有吱吱的叫声。这小火轮的一家门(上海话,一家子的意思),放在大都市的码头上,谁也看它们不起。可是在乡下,它们就是恶霸。它们轧轧地经过那条小河的时候总要卷起两道浪头,泼剌剌地冲打那两岸的泥土。这所谓“浪头”,不过半尺许高而已,可是它们一天几次冲打那泥岸,已经够使岸那边的稻田感受威胁。大水的年头儿,河水快与岸平,小火轮一过,河水就会灌进田里。就在这一点,乡下人和小火轮及其堂兄弟柴油轮成了对头。
小石桥偏西的河道更加窄些,轮船到石桥口就要叫一声,仿佛官府喝道似的。而且你站在那石桥上就会看见小轮屁股后那两道白浪泛到齐岸半寸。要是那小轮是烧煤的,那它沿路还要撒下许多黑屎,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逢到大水大旱年成就要了这一带的乡下人的命。乡下人憎恨小火轮不是盲目而没有理由的。
沿着铁轨来的“爬虫”怎样像蚊子的尖针似的嘴巴吮吸了农村的血,乡下人是理解不到的;天空的“铁鸟”目前对乡村是无害亦无利的;剩下来,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他们也知道对付那水里的“土劣”的方法是开浚河道,但开河要抽捐,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
刚才我不是说小石桥西首的河身特别窄么?在内地,往往隔开一个山头或是一条河就是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河身那么一窄,情形也就不同了。那边出产“土强盗”。这也是非常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只有锄头和菜刀。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军师”。这“军师”又不是活人,而是一尊小小的泥菩萨。
这些“土强盗”不过十来人一帮。他们每逢要“开市”,大家就围住了这位泥菩萨军师磕头膜拜,嘴里念着他们的“经”,有时还敲“法器”,跟和尚的“法器”一样。末了,“土强盗”伙里的一位——他是那泥菩萨军师的“代言人”——就宣言“今晚上到东南方有利”,于是大家就到东南方。“代言人”负了那泥菩萨到一家乡下人的门前,说“是了”,他的同伴们就动手。这份被光顾的人家照例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也不会有的,“土强盗”自然也知道;他们的目的是“绑票”。住在都市里的人一听说“绑票”就会想到那是一辆汽车,车里跳下四五人,都有手枪,疾风似的攫住了目的物就闪电似的走了。可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乡下“土绑票”却完全不同,他们从容得很。他们还有“仪式”。他们一进了“泥菩萨军师”所指定的人家,那位负着泥菩萨的“代言人”就站在门角里,脸对着墙,立刻把菩萨解下来供在墙角,一面念佛,一面拜,不敢有半分钟的停顿。直到同伴们已经绑得了人,然后他再把泥菩萨负在背上,仍然一路念佛跟着回去。第二天,假使被绑的人家筹得了两块钱,就可以把人赎回。
据说这一宗派的“土绑匪”发源于温台(此处所谓“温台”,指浙江省旧温州府和台州府的辖区),可是现在似乎别处也有了。而他们也有他们的“哲学”。他们说,偷一头牛还不如绑一个人便当。牛使牛性的时候,怎地鞭打也不肯走,人却不会那么顽强抵抗。
(发表于1933年,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火车在城市里跑得快;而在辽阔的田野中,火车跑得慢,像爬虫一样。
B.乡下人对小火轮的憎恨是因为它们会冲打泥岸,威胁到岸边的稻田,烧煤的小火轮还会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
C.天空中“铁鸟”嘈杂吵闹的噪音和飞来掠去的清晰轮廓并不能吸引乡下人们的关注,至多也就昂起头望一会儿。
D.一副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炮,只有锄头和菜刀,他们借助所谓泥菩萨军师,“绑票”还有一套所谓的“仪式”。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喘着大气冲来了”“怪妩媚地爬着”,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车运行的不同状态。
B.“翘头”描写了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看飞机时的动作,“一点表情都没有”表现出他们对飞机的“淡漠”。
C.都市里的“绑票”与乡下“土绑票”完全不同,文章通过对比来表明乡下“土绑票”并不是真正的“绑票”。
D.本文运用生动且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展现了茅盾先生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情感,以及对乡村问题的深刻思考。
7.茅盾主要描绘了20世纪初期乡村的哪些景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乡村杂景》的语言极具特色,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请结合文本简要举例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袪,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尔。
(选自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集序》)
材料二: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选自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吾于A渊明B岂独好C其诗D也E哉F如其为人G实H有感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意为“终究”,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卒”意思不同。
B.得意,意思是“称心如意之作”,与成语“得意忘言”中的“得意”意思相同。
C.贻,意思是“留下”,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意思不同。
D.师范,学习、效仿之意,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句中“师范”的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将陶渊明的诗比作清澈的流水和蓝天上的白云,称赞他不认为亲自耕作是可耻的事情,虽然生活贫穷也不感到忧虑。
B.萧统认为《闲情赋》没有起到文章应有的劝百讽一的作用,是否收入《陶渊明集》无关紧要,所以只简略地在集中记录此文。
C.苏东坡认为之前虽有模拟前人作品的,但并没有追和古人诗歌的,而自己先后和陶渊明诗多首,是开了追和古人诗作的先河。
D.材料二写苏东坡对陶渊明给儿子的临终遗言深有感触,并且认为自己和陶渊明实属同病相怜,因此佩服他,想学习陶氏长处。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②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
13.萧统、苏东坡二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课内选择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自以为得其实 不抑耗其实而已
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其本欲舒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农人告余以春及
15.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②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③复驾言兮焉求④既自以心为形役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⑦吾又何能为哉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⑨古之人不余欺也
A.①/②④⑤/③⑦/⑥⑧⑨ 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⑨
C.①④/②⑤/③⑦⑨/⑥⑧ D.①/②④⑤/③⑦/⑥⑧⑨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驼业种树 齐彭殇为妄作
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事不目见耳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柑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新”“遍”二字写出柑叶的嫩绿与繁盛,点出诗人逐树观赏的兴致。
B.颔联“怜”“利”二字,形成对比,“不学”一词,足以看出诗人的态度。
C.颈联“几岁”“何人”,表明诗人百无聊赖,孤独落寞,只得关注柑橘树。
D.本诗语调平缓,语言浅淡,却意味深远,诗中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18.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2)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种树郭橐驼传》中通过对比,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 , 。”
(4)先秦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相融,与动物和谐共生,《项脊轩志》中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倚碧枕流,静观四季代序:春日草叶泛青,五彩缤纷;夏日细流如梳,婉约妖娆;秋日山峦铺金,层林尽染;冬日霜露晶莹,老梅犹芳。
人文古韵和田园风光①,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隐藏着生息的秘境。客家风土人情在这里浓缩并且升华。白墙青瓦,简单而清静;高堂深院,朴素而典雅。书房里满是纸墨的暗香,穿着一身素衣的女孩,依偎在有花枝的角落,带着简简单单的舒适,饱读诗书。这里生产了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吉他,山谷里民宿的每个房间,都有一把尤克里里。一杯小酒,一手吉他,几曲民谣;几番沉吟,年轻的诗人②。
阳光晒懒了身心,轻风拂尽了疲惫。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夕照中的大地,安谧祥和。且把红尘抛之脑后,在回忆、思索、星月、甜梦中,不知不觉地沦陷。
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一年四季③。绚丽灿烂的浓墨重彩,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这里的古老乡村,让我们享受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美好时光。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很有特色,请从句式和修辞两个角度简要赏析。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千年华夏文明,如果用一个字贯穿始终, (1) 。福,是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汉字。甲骨文的“福”是“手”“示”“酒”三个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包含着以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的意愿;《说文解字》载,“福”字从示,畐声,示是祈求保佑、畐是腹满之意,寄托着古人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当代福文化学者观同指出,“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圆满、和谐人生的极致追求。
从《梦粱录》:“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窗上贴“福”字,人人扫“福”“集五福”,千百年来,“福”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精神追求。
不管是“福”字字形、寓意的变化, (2) ,福文化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并仍在不断拓展,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在让福文化“出圈”的道路上, (3) ,它是我国唯一一个地名中带“福”的省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衣食住行方面皆有探索,尝一口闽南菜,践履闽式生活,领略闽南风光……持续打响“福”文化品牌。
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有人种瓜得瓜,事在人为,得偿所愿,但也有人种瓜得豆,始料不及,相去甚远。
请结合自己成长经历,说真话,抒真情,述真理,谈一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已有书法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对书法的独到见解,认为书法是个性和情绪的体现。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和观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答案】1.D
2.C
3.A
4.①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最后一段“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可知,“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C.“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错误,原文只是谈“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
A.意在强调书法法则的重要性。
B.书法家的性格对书法的影响。
C.书法家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D.环境对书法家的影响,间接体现在书法上。
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可知, 《祭侄文稿》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根据“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可知,颜真卿“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体现了作品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根据“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可知,“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说明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故答案为: ①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
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
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杂景(节选)
茅盾
让我们再回到农村的风景罢——
这里,绿油油的田野中间又有发亮的铁轨,从东方天边来,笔直地向西去,远得很,远得很;就好像是巨灵神在绿野里画的一条墨线。每天早晚两次,火车头拖着一长列的车厢,像爬虫似的在这里走过。说像爬虫,可一点也不过分冤枉了这家伙。你在大都市车站的月台上,听得“喈”——的一声歇斯底里的口笛,立刻满月台的人像鬼迷了似的乱推乱撞,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那时你觉得它快得很,又莽撞得很,可不是?然而在辽阔的田野中,开着短窗远远地看去,它就像爬虫,怪妩媚地爬着,爬着,直到天边看不见,消失在绿野中。
晚间,这家伙按着钟点经过时,在夏夜的薄光下,就像是一条身上有磷光的黑虫,爬得更慢了,你会替它心焦。
还有那天空的“铁鸟”,一天也有一次飞过。像一个尖嘴姑娘似的,还没见她的身影就听得她那吵闹的噪音,飞得不很高,翅膀和尾巴看去都很分明。它来的时候总在上午,乡下人的平屋顶刚刚升起了白色的炊烟。戴着大箬笠,穿了铁甲似的“蒲包衣”(乡下人夏天下田,都穿这特别的蒲包衣,犹之雨天穿蓑衣),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偶然也翘头望一会儿,一点表情都没有。他们当然不会领受那“铁鸟”的好处,而且他们现在也还没吃过这“铁鸟”的亏。他们对于它淡漠得很,正像他们对于那“爬虫”。
他们憎恨的,倒是那小河里的实在可怜相的小火轮。这应该说是一“伙”了,因为有烧煤小火轮,也有柴油轮——乡下人叫作“洋油轮船”,每天经过这小河,相隔二三小时就听得那小石桥边有吱吱的叫声。这小火轮的一家门(上海话,一家子的意思),放在大都市的码头上,谁也看它们不起。可是在乡下,它们就是恶霸。它们轧轧地经过那条小河的时候总要卷起两道浪头,泼剌剌地冲打那两岸的泥土。这所谓“浪头”,不过半尺许高而已,可是它们一天几次冲打那泥岸,已经够使岸那边的稻田感受威胁。大水的年头儿,河水快与岸平,小火轮一过,河水就会灌进田里。就在这一点,乡下人和小火轮及其堂兄弟柴油轮成了对头。
小石桥偏西的河道更加窄些,轮船到石桥口就要叫一声,仿佛官府喝道似的。而且你站在那石桥上就会看见小轮屁股后那两道白浪泛到齐岸半寸。要是那小轮是烧煤的,那它沿路还要撒下许多黑屎,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逢到大水大旱年成就要了这一带的乡下人的命。乡下人憎恨小火轮不是盲目而没有理由的。
沿着铁轨来的“爬虫”怎样像蚊子的尖针似的嘴巴吮吸了农村的血,乡下人是理解不到的;天空的“铁鸟”目前对乡村是无害亦无利的;剩下来,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他们也知道对付那水里的“土劣”的方法是开浚河道,但开河要抽捐,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
刚才我不是说小石桥西首的河身特别窄么?在内地,往往隔开一个山头或是一条河就是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河身那么一窄,情形也就不同了。那边出产“土强盗”。这也是非常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只有锄头和菜刀。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军师”。这“军师”又不是活人,而是一尊小小的泥菩萨。
这些“土强盗”不过十来人一帮。他们每逢要“开市”,大家就围住了这位泥菩萨军师磕头膜拜,嘴里念着他们的“经”,有时还敲“法器”,跟和尚的“法器”一样。末了,“土强盗”伙里的一位——他是那泥菩萨军师的“代言人”——就宣言“今晚上到东南方有利”,于是大家就到东南方。“代言人”负了那泥菩萨到一家乡下人的门前,说“是了”,他的同伴们就动手。这份被光顾的人家照例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也不会有的,“土强盗”自然也知道;他们的目的是“绑票”。住在都市里的人一听说“绑票”就会想到那是一辆汽车,车里跳下四五人,都有手枪,疾风似的攫住了目的物就闪电似的走了。可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乡下“土绑票”却完全不同,他们从容得很。他们还有“仪式”。他们一进了“泥菩萨军师”所指定的人家,那位负着泥菩萨的“代言人”就站在门角里,脸对着墙,立刻把菩萨解下来供在墙角,一面念佛,一面拜,不敢有半分钟的停顿。直到同伴们已经绑得了人,然后他再把泥菩萨负在背上,仍然一路念佛跟着回去。第二天,假使被绑的人家筹得了两块钱,就可以把人赎回。
据说这一宗派的“土绑匪”发源于温台(此处所谓“温台”,指浙江省旧温州府和台州府的辖区),可是现在似乎别处也有了。而他们也有他们的“哲学”。他们说,偷一头牛还不如绑一个人便当。牛使牛性的时候,怎地鞭打也不肯走,人却不会那么顽强抵抗。
(发表于1933年,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火车在城市里跑得快;而在辽阔的田野中,火车跑得慢,像爬虫一样。
B.乡下人对小火轮的憎恨是因为它们会冲打泥岸,威胁到岸边的稻田,烧煤的小火轮还会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
C.天空中“铁鸟”嘈杂吵闹的噪音和飞来掠去的清晰轮廓并不能吸引乡下人们的关注,至多也就昂起头望一会儿。
D.一副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炮,只有锄头和菜刀,他们借助所谓泥菩萨军师,“绑票”还有一套所谓的“仪式”。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喘着大气冲来了”“怪妩媚地爬着”,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车运行的不同状态。
B.“翘头”描写了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看飞机时的动作,“一点表情都没有”表现出他们对飞机的“淡漠”。
C.都市里的“绑票”与乡下“土绑票”完全不同,文章通过对比来表明乡下“土绑票”并不是真正的“绑票”。
D.本文运用生动且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展现了茅盾先生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情感,以及对乡村问题的深刻思考。
7.茅盾主要描绘了20世纪初期乡村的哪些景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乡村杂景》的语言极具特色,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请结合文本简要举例分析。
【答案】5.A
6.C
7.①文章描绘了发亮的铁轨进入田野、天空中“铁鸟”飞过、小火轮在小河中横冲直撞的景象,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的渗透以及乡下人的不适应;
②文章还描绘了乡下“土强盗”对村民任意绑票勒索的景象,反映了乡村治安的混乱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8.①如“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等比喻句,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危害乡村的担忧;
②如“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等议论句,表现了对乡下人深受压榨的同情,对官府压榨百姓的批判;
③如“代言人”“仪式”“哲学”等“大词小用”,表达了对这些“土强盗”的嘲讽。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火车在城市里跑得快;而在辽阔的田野中,火车跑得慢”错误。原文“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那时你觉得它快得很,又莽撞得很,可不是?然而在辽阔的田野中,开着短窗远远地看去,它就像爬虫,怪妩媚地爬着,爬着,直到天边看不见,消失在绿野中”,据此看出,这不是事实,只是人们的感受。
故答案为:A。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通过鲜明对比来表明乡下‘土绑票’并不是真正的‘绑票’”错误。原文“住在都市里的人一听说‘绑票”就会想到那是一辆汽车,车里跳下四五人,都有手枪,疾风似的攫住了目的物就闪电似的走了。可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乡下‘土绑票’却完全不同,他们从容得很。他们还有‘仪式’。他们一进了‘泥菩萨军师”所指定的人家,那位负着泥菩萨的‘代言人’就站在门角里,脸对着墙,立刻把菩萨解下来供在墙角,一面念佛,一面拜,不敢有半分钟的停顿。直到同伴们已经绑得了人,然后他再把泥菩萨负在背上,仍然一路念佛跟着回去”,可看出通过对比写出了乡下“土绑票”的特点。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1) 景象:依据原文“每天早晚两次,火车头拖着一长列的车厢,像爬虫似的在这里走过”可知,文章首先描绘了发亮的铁轨进入田野,火车从这里经过,再依据“还有那天空的‘铁鸟’,一天也有一次飞过。像一个尖嘴姑娘似的,还没见她的身影就听得她那吵闹的噪音”可知,文章又写到了天空中“铁鸟”;依据原文“他们憎恨的,倒是那小河里的实在可怜相的小火轮。这应该说是一‘伙’了,因为有烧煤的小火轮,也有柴油轮一一乡下人叫作‘洋油轮船’,每天经过这小河,相隔二三小时就听得那小石桥边有吱吱的叫声”可知,文章又写到了小火轮在小河中横冲直撞的景象。
反映的社会现实:依据原文“沿着铁轨来的‘爬虫’怎样像蚊子的尖针似的嘴巴吮吸了农村的血,乡下人是理解不到的,天空的‘铁鸟’目前对乡村是无害亦无利的;剩下来,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士豪劣绅”可知,这些新事物的出现,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代表,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的渗透以及乡下人的各种不适应,他们是不理解的。
据此可分析出,文章描绘了发亮的铁轨进入田野、天空中“铁鸟”飞过、小火轮在小河中横冲直撞的景象。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的渗透以及乡下人的不适应。
(2) 景象:依据原文“那边出产‘土强盗’。这也是非常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只有锄头和菜刀。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军师’”可知,文章最后还写到了乡下“土强盗”对村民任意绑票勒索的景象。
反映的社会现实:依据原文“直到同伴们已经绑得了人,然后他再把泥菩萨负在背上,仍然一路念佛跟着回去。第二天,假使被绑的人家筹得了两块钱,就可以把人赎回”可知,反映了乡村治安的混乱和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据此可分析出,文章还描绘了乡下“土强盗”对村民任意绑票勒索的景象,反映了乡村治安的混乱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故答案为:①文章描绘了发亮的铁轨进入田野、天空中“铁鸟”飞过、小火轮在小河中横冲直撞的景象,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的渗透以及乡下人的不适应;②文章还描绘了乡下“土强盗”对村民任意绑票勒索的景象,反映了乡村治安的混乱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 如“还有那天空的‘铁鸟’,一天也有一次飞过。像一个尖嘴姑娘似的,还没见她的身影就听得她那吵闹的噪音”和“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等比喻句,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危害乡村的担忧。
(2) 如“乡下人憎恨小火轮不是盲目而没有理由的”“天空的‘铁鸟’目前对乡村是无害亦无利的”等议论句,表达了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适应;还比如“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表现了对乡下人深受压榨的同情,对官府压榨百姓的批判意味。
(3)词语的使用上,如“他们每逢要‘开市’,大家就围住了这位泥菩萨军师磕头膜拜,嘴里念着他们的‘经’,有时还敲‘法器’,跟和尚的‘法器’一样”“他们还有‘仪式’。他们一进了‘泥菩萨军师’所指定的人家,那位负着泥菩萨的‘代言人’就站在门角里”“他们也有他们的‘哲学’”,“开市”“代言人”“仪式”“哲学”“经”等“大词小用”,表达了对这些任意绑票勒索村民的“土强盗”的嘲讽,以及反映了乡村治安的混乱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故答案为:①如“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等比喻句,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危害乡村的担忧;②如“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等议论句,表现了对乡下人深受压榨的同情,对官府压榨百姓的批判;
③如“代言人”“仪式”“哲学”等“大词小用”,表达了对这些“土强盗”的嘲讽。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袪,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尔。
(选自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集序》)
材料二: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选自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吾于A渊明B岂独好C其诗D也E哉F如其为人G实H有感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意为“终究”,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卒”意思不同。
B.得意,意思是“称心如意之作”,与成语“得意忘言”中的“得意”意思相同。
C.贻,意思是“留下”,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意思不同。
D.师范,学习、效仿之意,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句中“师范”的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将陶渊明的诗比作清澈的流水和蓝天上的白云,称赞他不认为亲自耕作是可耻的事情,虽然生活贫穷也不感到忧虑。
B.萧统认为《闲情赋》没有起到文章应有的劝百讽一的作用,是否收入《陶渊明集》无关紧要,所以只简略地在集中记录此文。
C.苏东坡认为之前虽有模拟前人作品的,但并没有追和古人诗歌的,而自己先后和陶渊明诗多首,是开了追和古人诗作的先河。
D.材料二写苏东坡对陶渊明给儿子的临终遗言深有感触,并且认为自己和陶渊明实属同病相怜,因此佩服他,想学习陶氏长处。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②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
13.萧统、苏东坡二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9.BFG
10.B
11.D
12.①现在我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集,来把它们留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
②(家中)小孩子满室,米缸里没有余粮,没有什么维持生计的本领。
13.不同点:①萧统赞美陶渊明不同凡响的作品对风俗的教化作用,肯定其志节的高尚。②苏轼欣赏陶诗的看似朴质、瘦削,实则华美、丰腴,赞美他的为人和处世方式。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人责怪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我认为他本意不在酒,也只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高出同辈,言辞精彩,跌宕豪迈,风格独特超出众人,文气抑扬爽朗,没有能跟他相比的。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加上陶公为人不变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躬耕为耻,不以穷困为意。如果不是圣贤,没有不渝的志向,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
我非常喜欢他的诗文,爱不释手,我崇拜他的品德,恨自己没有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所以搜集校正他的作品,简单的作了一个集子。白色的玉璧也存在瑕疵,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扬雄所说的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如果最终没有劝谏世人的作用,何必写出来呢?可惜啊!陶渊明不写这篇就更好了。我简陋的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集子里。
我曾说有能理解陶渊明的文章的人,追逐名利的心思就会消散,粗鄙吝啬的想法就会祛除,贪婪的人就能清廉,懦弱的人就能自立,那里只是能够奉行仁义之道,连官爵俸禄也能舍弃。不必登上太华山与赤松子同游,不必远游华山求教,这篇集子就有助于教化世人。
材料二: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
根据上下文判断此句是说“我”对于陶渊明的作品及为人的态度,所以应在“明”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
“岂……哉”为固定格式,所以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哉”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
“为”的宾语为“人”,所以应在“人”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
故答案为:BFG。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终究/完,全”;句意:如果最终没有劝谏世人的作用。/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B.错误。称心如意,让我感到非常满意的作品。/领会其意旨。得意忘言:言辞是用来表达想法的,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用再说什么了。比喻互相心里都知道,不用明着说。
D.正确。“留下/赠送”;句意: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故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同病相怜”分析不当,两人虽然都性子刚烈,和社会多有抵触,但陶渊明选择的是宁可受穷也要辞官,而苏东坡则是做官被贬,表达的是苏东坡对陶渊明的钦佩之情,既非同情之心,更谈不上相互同情。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爱嗜”,非常喜欢;“尚想”,仰慕;“恨”,遗憾。
(2)“集”,收集;“遗”,留给;“志”,记录。
故答案为: ①现在我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集,来把它们留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
②(家中)小孩子满室,米缸里没有余粮,没有什么维持生计的本领。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相同之处:
材料一说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材料二说到“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所以从两则材料看,二人都非常喜爱陶渊明的作品,并对陶渊明的为人持敬佩态度。
不同之处:
材料一中,萧统在诗集的序文中,先直书陶渊明的文章特点,“其文章不群……干青云而直上”,指出其作品的与众不同,又评价他“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此亦有助于风教尔”,进一步指出他的作品对于风俗的教化作用,肯定他的志节。
材料二中,苏辙在诗集引中则首先指出苏东坡唯独喜好陶渊明的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解释了喜好的原因,又以“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开启对陶渊明人格的评价。援引陶渊明给儿子信的内容,指出并赞美陶渊明为人及处世的方式。
故答案为: 不同点:①萧统赞美陶渊明不同凡响的作品对风俗的教化作用,肯定其志节的高尚。②苏轼欣赏陶诗的看似朴质、瘦削,实则华美、丰腴,赞美他的为人和处世方式。
课内选择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自以为得其实 不抑耗其实而已
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其本欲舒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农人告余以春及
15.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②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③复驾言兮焉求④既自以心为形役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⑦吾又何能为哉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⑨古之人不余欺也
A.①/②④⑤/③⑦/⑥⑧⑨ 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⑨
C.①④/②⑤/③⑦⑨/⑥⑧ D.①/②④⑤/③⑦/⑥⑧⑨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驼业种树 齐彭殇为妄作
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事不目见耳闻
【答案】14.D
15.C
16.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2)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1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情趣,意态)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发展)
B.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它命名的真相) 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
C.摇其本(树干)以观其疏密 其本欲舒(树根)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以:把) 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把)
故答案为:D。
15.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②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状语后置
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定语后置
⑦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
⑨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①④是被动句/②⑤是状语后置/③⑦⑨宾语前置句/⑥⑧是定语后置句。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使……发出声音)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使动,使上闻)
B.驼业种树(名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意动)
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做动词)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做动词)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做状语) 事不目见耳闻(名词做状语)
故答案为:B。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柑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新”“遍”二字写出柑叶的嫩绿与繁盛,点出诗人逐树观赏的兴致。
B.颔联“怜”“利”二字,形成对比,“不学”一词,足以看出诗人的态度。
C.颈联“几岁”“何人”,表明诗人百无聊赖,孤独落寞,只得关注柑橘树。
D.本诗语调平缓,语言浅淡,却意味深远,诗中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18.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7.C
18.①对柑橘树喜爱之情。从“新”可见柑树青翠,“遍”可见柑树茂盛种得多,洋溢着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②淡泊清高之情。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与屈原一样秉持高洁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像李衡一样谋利,而是淡泊宁静。
③被贬的伤感、孤寂之情。颈联与尾联,想象几年后柑树开花,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场面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境遇。
④自我调侃的旷达之情(或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尾联感伤自己也许迁谪的日子要很久,要在这里待到柑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果实味道。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百无聊赖……只得关注柑橘树”错误,颈联意思是“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想象几年后柑树开花,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长眠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境遇,没有“百无聊赖”。
故答案为:C。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写“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洋溢着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颔联说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与屈原一样秉持高洁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像李衡一样谋利,表现了淡泊清高之情。
颈联感慨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想象几年后柑树开花,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场面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境遇,表达被贬的伤感、孤寂之情。
尾联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这可以说是自我调侃的旷达之情,或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
故答案为:①对柑橘树喜爱之情。从“新”可见柑树青翠,“遍”可见柑树茂盛种得多,洋溢着诗人对柑树的喜爱。②淡泊清高之情。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与屈原一样秉持高洁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像李衡一样谋利,而是淡泊宁静。
③被贬的伤感、孤寂之情。颈联与尾联,想象几年后柑树开花,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场面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境遇。
④自我调侃的旷达之情(或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尾联感伤自己也许迁谪的日子要很久,要在这里待到柑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果实味道。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2)我们经常用《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种树郭橐驼传》中通过对比,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 , 。”
(4)先秦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相融,与动物和谐共生,《项脊轩志》中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
【答案】(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4)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矜”“谏 ”“莳”的书写。
故答案为:(1)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3)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4)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倚碧枕流,静观四季代序:春日草叶泛青,五彩缤纷;夏日细流如梳,婉约妖娆;秋日山峦铺金,层林尽染;冬日霜露晶莹,老梅犹芳。
人文古韵和田园风光①,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隐藏着生息的秘境。客家风土人情在这里浓缩并且升华。白墙青瓦,简单而清静;高堂深院,朴素而典雅。书房里满是纸墨的暗香,穿着一身素衣的女孩,依偎在有花枝的角落,带着简简单单的舒适,饱读诗书。这里生产了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吉他,山谷里民宿的每个房间,都有一把尤克里里。一杯小酒,一手吉他,几曲民谣;几番沉吟,年轻的诗人②。
阳光晒懒了身心,轻风拂尽了疲惫。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夕照中的大地,安谧祥和。且把红尘抛之脑后,在回忆、思索、星月、甜梦中,不知不觉地沦陷。
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一年四季③。绚丽灿烂的浓墨重彩,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这里的古老乡村,让我们享受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美好时光。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很有特色,请从句式和修辞两个角度简要赏析。
【答案】20.①交相辉映②思如泉涌③万紫千红
21.四字、六字成句,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生动又细腻地展现了四季的变化和特征。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特色的能力。句子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句子句式特点、修辞运用等,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人文古韵和田园风光互相映照,所以应该用成语“交相辉映”。“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第二空,此处是指年轻的诗人才思丰富而敏捷,所以应该用成语“思如泉涌”。“思如泉涌”,比喻才思丰富而敏捷。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在回忆、思索、星月、甜梦中,没有觉察到,无意之中地沦陷,所以应该用成语“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无意之中。
故答案为: ①交相辉映②思如泉涌③万紫千红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特色的能力。
“五彩缤纷”“婉约妖娆”“层林尽染”“老梅犹芳”为四字句,“春日草叶泛青”“夏日细流如梳”“秋日山峦铺金”“冬日霜露晶莹”为六字句,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
“春日草叶泛青,五彩缤纷”“夏日细流如梳,婉约妖娆”“秋日山峦铺金,层林尽染”“冬日霜露晶莹,老梅犹芳”运用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四季的变化,从春日草叶泛青,到夏日细流如梳,秋日山峦铺金,冬日霜露晶莹。
故答案为: 四字、六字成句,运用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生动又细腻地展现了四季的变化和特征。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千年华夏文明,如果用一个字贯穿始终, (1) 。福,是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汉字。甲骨文的“福”是“手”“示”“酒”三个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包含着以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的意愿;《说文解字》载,“福”字从示,畐声,示是祈求保佑、畐是腹满之意,寄托着古人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当代福文化学者观同指出,“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圆满、和谐人生的极致追求。
从《梦粱录》:“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窗上贴“福”字,人人扫“福”“集五福”,千百年来,“福”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精神追求。
不管是“福”字字形、寓意的变化, (2) ,福文化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并仍在不断拓展,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在让福文化“出圈”的道路上, (3) ,它是我国唯一一个地名中带“福”的省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衣食住行方面皆有探索,尝一口闽南菜,践履闽式生活,领略闽南风光……持续打响“福”文化品牌。
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①那便是“福”字;②还是人们“集福”、祈福方式的多样;③福建当仁不让
【知识点】语句补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承接前面“如果”,可用“那便是”;内容与“福,是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汉字”有关,可填:那便是“福”字;
②后面“家家户户在门窗上贴‘福’字,人人扫‘福’‘集五福’”是春节的活动,可填:到每逢新春佳节;
③根据“我国唯一一个地名中带‘福’的省份”可知说的是“福建”;承接前面“在让福文化‘出圈’的道路上”,可填:福建当仁不让。
故答案为:①那便是“福”字;②还是人们“集福”、祈福方式的多样;③福建当仁不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有人种瓜得瓜,事在人为,得偿所愿,但也有人种瓜得豆,始料不及,相去甚远。
请结合自己成长经历,说真话,抒真情,述真理,谈一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哲理类材料作文,首先注意分析材料,第一句话概括了人对于未来都有美好的愿望,这是人之常情。第二句话是针对美好愿望的三种结果:其一是得偿所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结果;其二是“种瓜得豆”,“瓜”是原本的美好愿望,“豆”相对“瓜”来说较小,说明没有实现愿望,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毕竟得到了“豆”,虽然不是最好的结果,但总算没有白费力气;其三,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无疑这是最坏的结果,完全背离了初衷。
审题立意时注意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三种结果。不要忽视材料中三种结果前面的句子——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表明这三种结果并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使得结果完全不同。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这个“过程”?首先是主观条件,即“人”本身。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需要走好过程,努力去实现愿望。过程漫长,肯定不是一帆风顺,遇到岔路,如何选择;遇到坎坷,如何应对;遇到诱惑,如何抵制……这些都会影响过程,进而影响结果。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有时候客观条件也会影响到结果。比如环境变化,机遇等等。但这些外在条件的变化是阻碍还是机遇,其实根源也在“人”,能够化危机为转机,变劣势为优势,则不仅不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反而可能会助力美好愿望更快实现。主客观两方面条件,还是以主观为主的。由此可见,最后结果如何,取决于“人”。
具体写作时,应当针对三种结果思考,论述得到三种结果可能的原因,进而强调“人”的做法对于实现美好愿望的价值。本题适合采用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比如“得偿所愿”的例子,如袁隆平、史铁生、樊锦诗、杨宁等,要具体论述他们在实现美好愿望过程中是如何做的,从而得出实现美好愿望的做法。比如“种瓜得豆”的例子,腓尼基人搭灶时不小心烧出了玻璃、配错头痛药水研发出了可口可乐。比如“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的例子,和珅、秦桧等。最后结合青年身份,提醒青年们,光有美好愿望不行,还要有切实的行动,坚韧的意志等,才能保证结果不会太差。
参考立意:
①愿望与结果的差距,取决于你如何行动。
②种瓜得瓜,事在人为。
③努力追梦,警惕走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