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8 19: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有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但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教国。”此观点强调戊戌维新(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秉承“中体西用”思想
C.完成了政治改革
D.兼具创新与守旧的色彩
2.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 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
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 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3.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 )
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
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
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
4.下表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这体现了章程制订者( )
科目分类 具体课程
普通学 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
专门学 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
A.讲究政治改革的策略 B.坚持儒家思想不可动摇
C.追求中西文化的贯通 D.认为科技是救亡之根本
5.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可见,强学会( )
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 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
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 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
6.(2023·内江)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7.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 )
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 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8.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9.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10.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11.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 ( )
A.先进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
B.清政府顽强反抗列强侵略
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
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
12.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二、非选择题
13.“公车上书”了没?
材料一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材料二 当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 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 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茅海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1)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点所依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茅海建观点的看法。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有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但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教国。”此观点强调戊戌维新(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秉承“中体西用”思想
C.完成了政治改革
D.兼具创新与守旧的色彩
[解析] 材料观点前半部分认为戊戌维新对比洋务运动有进步性,即借鉴西方制度,材料观点后半部分认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一样都迷信清政府而革新不足,材料强调戊戌维新的进步与守旧的特点,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维新变法是对“中体西用”的突破,B项排除;戊戌变法并未完成政治改革,以失败告终,C项排除。
2.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 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
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 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解析] 根据“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可知,其强调进步人士可以借用义和团运动来宣扬国民义务,宣传民主思想,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宣传思想,并没有强调真正改良政治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的并不是义和团,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借义和团反对清王朝,排除D项。
3.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 )
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
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
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的亚洲政策发生彻底转变,从坚持“亚洲主义”到彻底否定“亚洲主义”,甚至积极参与瓜分中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故选D项;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该政策的制定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无关,故排除A项;一战前美国在中国不断扩张,推动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与中国戊戌变法无关,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C项。
4.下表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这体现了章程制订者( )
科目分类 具体课程
普通学 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
专门学 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
A.讲究政治改革的策略 B.坚持儒家思想不可动摇
C.追求中西文化的贯通 D.认为科技是救亡之根本
[解析] 从材料“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可以看出,当时京师大学堂的课程既有传统课程又有西方新式课程,说明当时章程制订者追求中西文化的贯通,C项正确;材料与政治改革策略无关,A项排除;教授儒家课程只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还有西方课程的设置,B项排除;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设置的,当时主张政治变革,并非是科技变革,D项排除。
5.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可见,强学会( )
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 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
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 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
[解析] 强学会强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接受西方习惯的同时,采用孔子纪年等,体现出强学会具有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D项正确;西学观念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整体,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B项错误;材料与忧患意识的觉醒无关,C项错误。
6.(2023·内江)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 根据材料“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可知,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排除A项;“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不是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排除D项。
7.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 )
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 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解析] 根据材料“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可知,该条约应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D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A项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排除。
8.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解析] 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
9.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排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没有认清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
10.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解析] 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项排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削弱,材料无法体现,B项排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项排除。
11.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 ( )
A.先进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
B.清政府顽强反抗列强侵略
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
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迫使列强改变了侵华方针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反抗,D项正确;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A项不是主要原因;西方列强之间有制约,但在宰割中国问题上主要是同盟,排除C项。
12.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解析] 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A项正确;“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发生在民国袁世凯死后,东南互保与北洋军阀无关,C项错误;“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夸大了东南督抚的影响,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公车上书”了没?
材料一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材料二 当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 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 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茅海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1)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点所依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茅海建观点的看法。
[答案] (1)材料一中的史料属于个人回忆录(私人著述),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记忆有时也不够准确,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
材料二中的研究依据大量的宫廷(官方)档案,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
(2)参考示例一:茅海建的观点较为可信。理由是:所依据的史料属于可信度很高的档案材料;使用了多种档案材料相互印证,详细统计各阶层上书数量,其结论具有扎实的史料基础。或参考示例二:茅海建的观点仍需进一步证明,因为他所引用的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康有为是否上书,仅仅依据都察院代奏上书的统计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说康有为没有上书。
[解析] (1)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信息“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和材料二信息“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得出:材料一中的史料属于个人回忆录,材料二是宫廷(官方)档案。价值:依据所学知识从个人回忆录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记忆有时也不够准确,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而宫廷(官方)档案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2)看法:根据材料二信息“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得出:康有为没有组织“公车上书”。说明:如果认为茅海建的观点较为可信,则从所依据的史料属于可信度很高的档案材料、使用了多种档案材料相互印证、结论具有扎实的史料基础等角度分析;如果认为茅海建的观点仍需进一步证明,则从所引用的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康有为是否上书,仅仅依据都察院代奏上书的统计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说康有为没有上书的角度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