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8 19: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罗马天主教会一贯把集中式平面和圆顶看作是异教庙宇的型制而严加排斥,而佛罗伦萨大教堂大圆顶却兼顾这两种型制。据此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大圆顶体现了( )
A.文艺复兴走向高雅和精致
B.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C.建筑师对神学教条的蔑视
D.宗教信仰自由的诉求
2.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说明( )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B.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4.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般贪污贿赂(危害国家利益)按民法治罪,只能处以罚款,最多予以流放;而对一些债务处理,却采用司法镇压,如在《十二铜表法》中,有给债务人戴“足枷或镣铐”以及“债务人得被砍成碎块”的规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明确区分公法和私法
B.注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注重完善私法的内容
D.注重法律内容的完整性
5.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不应该取悦流俗,而应该以叙述历史的真实为最高目标,首先必须完全抛弃历史著作之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因素,这是关键所在。他借伯利克里之口,说出了他的基本观点:“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材料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 )
A.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
C.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
D.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6.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后,修建了周长10公里,厚近4米、高7米多的城墙,建造了坚固的城门、塔楼、碉堡等工程。罗马城内还建有平民居住区,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这说明古罗马的城市建设( )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注重军事性和民用性
C.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7.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施里曼凭着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坚定信念,靠一生奋斗,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成就(  )
A.表明《荷马史诗》是完全准确的
B.证实《荷马史诗》是以史为据的
C.核实《荷马史诗》是后人演绎的
D.发现《荷马史诗》是诗人想象的
8.在中古西欧社会,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体现了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理想。这种社会分工反映了(  )
A.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
B.西欧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C.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
D.封建庄园农奴制的瓦解
9.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
A.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B.强调人的理性与生俱来
C.接近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D.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
10.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精神抖擞地重新出现”。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1.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古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纷纷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
12.“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说明(  )
A.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B.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逃到意大利
D.拜占庭文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二、综合题
13.(2022·淄博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但是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它自己的教阶制。最后,它自己还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对中世纪西欧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罗马天主教会一贯把集中式平面和圆顶看作是异教庙宇的型制而严加排斥,而佛罗伦萨大教堂大圆顶却兼顾这两种型制。据此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大圆顶体现了( )
A.文艺复兴走向高雅和精致
B.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C.建筑师对神学教条的蔑视
D.宗教信仰自由的诉求
解析:根据“看作是异教庙宇的型制而严加排斥”等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大圆顶体现了建筑师对神学教条的蔑视,故选C项;1471年,佛罗伦萨大教堂完工。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当时文艺复兴(14—17世纪)处于初期,尚未走向高雅和精致,而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也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故排除A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古希腊智者运动,故排除B项;宗教信仰自由是启蒙运动的诉求,蔑视教条不等于追求信仰自由,故排除D项。
2.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融合和创新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明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材料不仅仅体现了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排除A项;B、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3.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说明( )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B.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解析:根据材料“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个人要遵循理智,而不屈服强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A项正确;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道德原则和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不能说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排除C项;智者学派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排除D项。
4.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般贪污贿赂(危害国家利益)按民法治罪,只能处以罚款,最多予以流放;而对一些债务处理,却采用司法镇压,如在《十二铜表法》中,有给债务人戴“足枷或镣铐”以及“债务人得被砍成碎块”的规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明确区分公法和私法
B.注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C.注重完善私法的内容
D.注重法律内容的完整性
解析:对于官员的贪污贿赂处罚的较轻,但对于涉及债务问题则进行重罚,因为这些债务主要是涉及到官员及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B项正确;A、C、D三项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不应该取悦流俗,而应该以叙述历史的真实为最高目标,首先必须完全抛弃历史著作之中的神话和传说的因素,这是关键所在。他借伯利克里之口,说出了他的基本观点:“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材料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 )
A.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
C.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
D.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解析: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学应该力求叙述真实的历史,抛弃神话和传说的因素,强调人的重要和人的价值,反映出修昔底德的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本质,D项正确;“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说法绝对,A项错误;“立足于对历史真相的观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修昔底德的思想成为了当时社会“主流”观念,C项错误。
6.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后,修建了周长10公里,厚近4米、高7米多的城墙,建造了坚固的城门、塔楼、碉堡等工程。罗马城内还建有平民居住区,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这说明古罗马的城市建设( )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注重军事性和民用性
C.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据材料“……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城内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现了罗马高超的建筑艺术,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罗马建筑的发达,而不是强调其原因,排除A项;材料中的建筑不仅具有“军事性和民用性”,而且适应了人口不断增多的特点,如“出现多层公寓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B项片面,排除;材料主旨是强调罗马建筑的发达,而不是突出“人文主义精神”,排除D项。
7.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施里曼凭着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坚定信念,靠一生奋斗,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成就(  )
A.表明《荷马史诗》是完全准确的
B.证实《荷马史诗》是以史为据的
C.核实《荷马史诗》是后人演绎的
D.发现《荷马史诗》是诗人想象的
【解析】材料充分说明文献的记载只有得到考古资料的充分印证之后才能相信,也说明不同类型的史料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故B项正确。
8.在中古西欧社会,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体现了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理想。这种社会分工反映了(  )
A.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
B.西欧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C.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
D.封建庄园农奴制的瓦解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中,僧侣是祈祷的人,也是脱离劳动的人,反映出基督教会具有特殊地位,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
A.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B.强调人的理性与生俱来
C.接近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D.认识到人人生而平等
【解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个重要命题分别体现出他重视知识、理性和政治,这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正确。
10.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精神抖擞地重新出现”。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罗马法“精神抖擞地重新出现”,反映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欧洲大陆国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但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故B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故C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D项错误。
11.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古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纷纷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古希腊文化,但是随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拜占庭学者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古希腊文化在西欧广泛传播,表明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故D项正确。
12.“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说明(  )
A.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B.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逃到意大利
D.拜占庭文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解析】根据材料“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可知,拜占庭保存了古希腊文献,同时这些古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2022·淄博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但是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它自己的教阶制。最后,它自己还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对中世纪西欧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1)分析:建立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加强对教会组织的控制;建立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与封建王权进行权力争夺,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
实质:天主教神权统治。
(2)影响:把基督教信仰变成欧洲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控制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圣经》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通过宗教形式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但缺乏思想自由、少有科学成就;对西欧文学、艺术、生活、建筑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