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
A.墨子 B.韩非
C.屈原 D.杜甫
2.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域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 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3.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5.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
A.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D.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6.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
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7.“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9.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这说明了( )
A.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B.汉唐帝国的盛世辉煌
C.平等互利的外交策略 D.农业文明的巨大活力
10.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汉书》的记载不足为据
C.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1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周朝时,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12.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且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
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爱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选取材料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特点表述明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
A.墨子 B.韩非
C.屈原 D.杜甫
解析:根据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为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墨子代表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A项;韩非代表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2.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域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 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突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未体现品格独特、底蕴深厚以及绵延不断等特点,故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3.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
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到南宋以后这种现象日渐式微。结合所学,这主要和理学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有关,说明儒学的地位得到巩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改嫁风气的变化,不能说明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
5.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
A.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D.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解析:材料中孔子认为水的物质符合“德”和“仁”,由此推断,孔子的山水观是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排除C项;“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6.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
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解析: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企业文化都体现了“和”“合”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民族特色不能完全消除企业间壁垒,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特色,未涉及国家意识和企业地位,C、D两项排除。
7.“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新文化运动扫荡了权威,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破除了偶像,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文化革命”是指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
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解析】材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B项正确;材料表达了积极进取的思想,与树立自己的尊严无关,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岳飞是宋代人,故C项错误;岳飞去世时,朱熹才12岁,所以岳飞不可能推崇朱熹的主张,材料也与“修身养性”无关,故D项错误。
9.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这说明了( )
A.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B.汉唐帝国的盛世辉煌
C.平等互利的外交策略 D.农业文明的巨大活力
【解析】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穿越了时空,说明了丝绸之路代表的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故A项正确;丝绸之路泛指中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不仅存在于汉唐,排除B项;丝绸之路不涉及外交策略,排除C项;丝绸之路与农业文明关系不大,排除D项。
10.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汉书》的记载不足为据
C.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解析】材料“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可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排除B项。
1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周朝时,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人每遇事必示鬼神、问吉凶;周朝提出“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表明了他对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敬而远之”,这一变化表明中华文化中“人本”的色彩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
12.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政在得民”“民贵君轻”属于孟子的“仁政”学说,“存百姓”属于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思想主张。因此,①②③都体现了古代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指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排除A、B、C三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且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
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爱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选取材料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特点表述明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
特点:凝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阐释:中国古代各民族虽然爆发过许多次战争,也出现过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情况,如十六国时期五胡内迁,宋元时期契丹、女真族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但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这些民族的文化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族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与中国文化融合,如佛教文化等。
示例二:
特点:崇尚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阐释: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歌颂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局面,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企图由霸主代替“天下共主”局面。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并根据法家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天下一统的局面,而且实行了秦始皇创制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从秦汉一直到清朝,我国统一的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二以上,分裂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都反对分裂;而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则为争取国家统一而奋斗不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