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桥》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8 20:43: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 题 桥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材内容 分 析 课文《桥》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微型小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故事叙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之后,将村民们安全地送过桥。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作为父亲,生死抉择之际他推着儿子先走。他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   作为一篇经典的微型小说,《桥》在情节和语言上都非常有特点。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山洪暴发,村民们抢着过桥的惊慌失措,与老支书如山一样的稳重形成第一次冲突。混乱中,老支书提出“党员排在后边”,再以“可以退党”一锤定音维持秩序,这是第二次冲突。第三次冲突是老支书揪出插队的党员小伙子。第四次冲突发生在生死关头,老支书与小伙子都想让对方先过桥,结果两人都不幸遇难。   课文的语言形式也很有特点。短句很多,自然段也极为简短,读来节奏急促而紧张。用环境描写串联起整个故事。既营造了情节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暗示着人物的命运。留白处意味深长。比如,小伙子被发现插队后“瞪了老汉一眼”;被洪水冲走前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这“瞪”和“喊”的背后是什么?作者没有写,读者却能联想到许多。   小说的结尾是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读者此时才恍然大悟:那小伙子不仅仅是党员,更是老支书的儿子!这样的结尾,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配乐读、自主读、合作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双线并行,情景再现: 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狗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情法并重,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语文学习与阅读积累,对小说并不陌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但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不宜求深求全。对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桥》,要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环境描写和情节塑造对人物形象的作用,还需要教师设计贴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学习活动,一步步做好引导,切忌用晦涩的术语进行过度解读。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阅读体验是原生态的,阅读状态是真实又自然的。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联系学生的阅读与生活经验,循序渐进,适时点拨,帮助学生丰富阅读感受。老师要激发更要呵护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带着学生发现阅读小说的乐趣,交流新的发现,进而为阅读整本小说做好铺垫与准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3、学习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领会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入情入境,导入课题。  1、出示 诗歌导入:当1998年那场百年罕见的洪水毫无预兆席卷而来,大地失去了光彩,华厦顿时变废墟,良田转眼已沧海,难民流离失所,百姓苦不堪言。在这危急的时刻,最可爱的英雄们驾着冲锋舟四处营救百姓,跳进混浊的狂浪中充当中流砥柱!可是肆掠的洪水还是把大堤撕开了口子,如猛兽般的洪水一泻千里,所有的交通瘫痪,所有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座孤岛,就连回家的路都显得那么的遥远。洪水啊洪水,你为什么这般无情?你看,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什么!把我们的校园变成了什么!此时的山村是充满了死亡的恐怖。就在这时,一群穿穿迷彩服的钢铁战士又出现在我们身边,一瓶水浇灌了我们的心田,一袋米饱含了一段军民鱼水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 2、师:同学们,看完这么感人的画面,你,不想说点什么吗?(学生交流)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小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百年洪灾,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进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人物——老汉(板书:老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三课
设计意图 采用配乐、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洪水的可怕,体会抗洪人员的英勇无畏精神。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学生读句子,师指导朗读)板书:洪水 2.学生读句子,师指导朗读 3.出示 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理解体会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指名读 谈谈你读懂了什么?(暴雨来得没有规律,十分凶猛,可怕、非常大,就像一个大盆装满了水往下倒) 这么大的雨想起一个词叫?(倾盆大雨) 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两句话,不仅写出雨水大,而且写出雨水来势凶猛。短句更有力,写出了雨的力度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指名读(没有读出山洪那种凶猛的气势,山洪是越来越猛,危险是越来越近,就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⑤“咆哮”是什么意思?(大声吼叫、山洪的声音大)为什么要用“受惊的野马”而不用“受惊的马”?(野马比马更疯狂一些,野马比马的速度更快,更能表现出洪水的速度快,来势凶猛)“狂奔”是什么意思?“势不可挡”怎么理解?(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这是个什么句?(拟人)哪个词看出?(跳舞)跳舞说明了什么?(波浪涌动很高很大) 它跳的是优美的舞吗?给了你一种美好的感觉吗?它的跳舞让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害怕、恐惧) 从跳舞中你读出了什么?(洪水的凶猛、它危协着人们的生命、它张牙舞爪、是死亡之舞) 师总结:舞蹈没有让我们感觉到美好,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这样的句子还有。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狞笑”是什么意思?(凶恶的笑、笑里藏刀)从狞笑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齐读)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你注意到了哪几个字?(舔 爬) 看到两个词,让我们感觉到水离我们怎么样?(很亲近)而实际上你们觉得呢?(实际上给我们的感觉是恐惧、害怕让人非常受惊) 师总结:这种表达方式就是用美好来写恐怖。
设计意图 通过技术手段聚焦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想象体验,感受老汉的沉着冷静 是啊,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当人们从沉睡中惊醒,却一脚踩在了水里,此时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请同学们默读三到十自然段,画出村民表现的句子。板书:村民 指名读有关句子 出示,找出村民表现的词(你拥我挤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乱哄哄)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标民?(惊慌失措) 同样在山洪面前,谁的表现不一样?(老汉)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在山洪面前老汉表现的句。指名读有关句子。 出示 能不能 找出老汉表现的词?(站着 不说话 盯着 像一痤山)用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老汉?(临危不惧 沉着冷静) 出示 老汉和村民不同的表现 (男女生分别读老汉和村民不同的表现词)你发现了什么?(村民惊慌失措,老汉却沉着冷静,像一痤山) 老汉像一痤山,他如此清瘦,为什么会象一痤山呢?老师站在这里,像不像一痤山呢? (因为他一动不动,他很冷静,不象那些四处逃命的人) 师总结:是啊,在洪水面前,老汉沉着冷静,他的形象象一痤山,他在人们心中的威信象一痤山。在镇定自若的老汉面前,纷乱的人群终于安静了。 ⑧出示 人们停住脚步,望着老汉。这是充满希望的望,你能救我吗?) 洪水中响起了老汉的声音,谁来读读这种声音?(有力度) 出示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为什么要强调桥窄?为什么要排成一队?(如果不排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边?(党员要起带头作用) 师总结:就像我们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一样,党员要发扬先人后已的作风。在这里桥窄是警告,排成一队是唯一的方法,党员排在后面是命令。这三句话是救村民的活命符。
设计意图 通过技术手段聚焦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聚焦动作,感悟人物形象 出示图片: 穿黄衣服的是谁?(儿子)板书:儿子你怎么知道?(老汉在揪他的儿子) 老汉跟儿子没有感情吗?你怎么知道?(最后剩下老汉和儿子时,老汉让儿子先走) 出示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老汉对儿子有感情,却这么凶,吼他,还推他?(因为儿子想让老汉先走,老汉想让儿子活着,所以才推他,吼他。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老汉着急,所以吼他,推他) 可是老师还是有点不明白,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前面会这样做呢? 出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汇报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段话中,哪个字深深地扎疼了你的心呢?(揪) 这毫不留情的揪,老汉是无情还是有情呢?(有情)为什么?(因为老汉不想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失去村民的生命) 师:“揪”这个字,揪疼的是一个父亲的心,却成全了一个书记的责任,老汉心想的是全村村民,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和儿子. 从这里看出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伟大的人)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大公无私 先人后已 不徇私情 舍已为人)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物当时的行为、神态,通过技术手段聚焦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五、总结升华,探究课题深意 五天过后,那个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在这场山洪中牺牲了,那个曾经还鲜活地在人群中求生的儿子也被洪水吞没了,还有河上那座窄窄的桥也在山洪中摧毁了。但是课文却为什么要以“桥”为题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互相讨论(这是老汉用生命换来的桥,是一座生命桥 伟大的桥 不朽的桥 永不摧毁的桥 用血肉筑起的桥) 探究课题深意 1.当洪水狂奔而来时,这座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求生之路 2.桥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是老支书和无数党员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是生死关头,老支书用自己的身躯筑起的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学习课文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课堂总结:同学们,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深深的打动了我们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感动无处不在,在无数次与自然灾难的较量中, ,多少像老汉这样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悄然屹立,比如:抗冻救灾英雄汪社泉,抗洪英雄李向群,汶川地震中舍己救学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他们究竟是为了谁呢?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为了谁,来纪念我们的英雄们吧。播放歌曲《为了谁》。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技术手段,结合老师的引语,渲染气氛,让学生更能感悟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13. 桥 生命桥 洪水 老汉 村民 儿子 凶猛 沉着 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