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试卷
一、选择题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
史实 结论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A. 史实错误,结论正确,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因此史实正确,结论错误,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史实和结论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史实和结论都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些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重大决策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
3.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西方生活文化的影响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题干中,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D项正确;
人们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排除A项;
题干变化主要原因不是西方生活文化的影响, 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4. 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新的纪元”指的是中国进入(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说“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可知,C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指的是1956-1966年,排除B;
市场经济开始于1992年,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即可作答。
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由此,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其中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C项正确;
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A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排除B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6.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包干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能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根据材料“包干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故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项正确;
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C项;
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1992年,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
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B项;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1978—1985年,我国迎来了农业的超常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1%。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到3619亿元。这一时期“农业超常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A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A项正确;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排除B项;
1984年10月以后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实改革,排除C项;
20世纪末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9.“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后一种解放侧重于( )
A.民主政治的建设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A. 民主政治的建设 ,不符合题意;
B. 人民思想的解放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 ,改变了过去僵化的体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得外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可以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来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首先知道“弓”和“箭”的位置,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ABC三项在位置上不对。
D项浦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
11.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推行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经济特区的设立
【答案】D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D项正确;
“一五计划”的推行1953年到1957年,排除A项;
材料说的是开放而不是改革,排除BC二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2.如下图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额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D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A: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B项不符合题意;
C: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计划经济体制结束,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额数据”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与2001年相比,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额数据明显增长,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3. 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国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B.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干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便是题干所说的“船的方向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航船摆正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邓小平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的答案正确的是( )
A.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D.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故①对应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故②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题关键是掌握两大思想理论的基础知识。
15.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的评价,C项正确;
ABD属于历史叙述,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评价的认识。
16.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他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国家建设的拨乱反正 B.打破了对于人们的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深化了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他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坚持实事求是的要求,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后者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B符合题意;
中国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国家建设的拨乱反正,排除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排除C;
深化了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南方谈话。难度适中,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及南方谈话的影响,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7.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③④⑤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项②③④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8.2023年2月1日,山东省纪委监委组织省机关党员干部到省廉政教育馆接受纪律教育。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依据已学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主攻方向更加清晰,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B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不合题意;
依据题干信息可得出,全面依法治国、深化改革与题干无关,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对“四个全面”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19. 回首脱贫攻坚路,习总书记曾反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决不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理念( )
A.绿色 B.共享 C.协调 D.开放
【答案】B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根据材料“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根据题意,B项正确;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三者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20.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补充和调整,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D.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 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指导思想是各阶段领导人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不符合事实;
C.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不符合史实;
D.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十四大以后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理解备选项,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注意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中央的决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及首府);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走本国特色的道路;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道路,去其糟粕。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可知,“中央的决策”有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及首府);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根据材料二“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和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要走本国特色的道路;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道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故答案为:
(1)转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央的决策: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及首府);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如何推动:走本国特色的道路;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道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准确识记并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并进而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哪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写出“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重温百年党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谈谈应如何做到热爱党、拥护党。
【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
(3)要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了解党的历史和成就;深入理解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
(1)据材料一“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强调了解放思想,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方针。
(2)窗口:据材料二“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开辟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格局:据材料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战略:据材料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可知,对外开放最“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要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了解党的历史和成就;深入理解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外开放格局,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翻身】1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现代化】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写出相关的法律文献。
(2) 材料二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旱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4) 建国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答案】(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既发挥了集中统一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改革要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要关注民生等。
【知识点】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梦”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0年开始,我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行土地改革,把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来农村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依据材料二信息“ 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可以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既发挥了集中统一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改革要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要关注民生等;
故答案为:(1)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既发挥了集中统一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改革要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要关注民生等。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
(3)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4.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坚守初心,砥砺奋进”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
【解读史料——见证政权巩固】
材料一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世纪大讲堂》
【理清时序——纵览发展历程】
【观察图片——感受国家强大】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2) 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概括该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
(3)请你将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4) 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如图1方队属于哪一军种?依据如图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的新格局是什么?
【答案】(1)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抗美援朝战争;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3)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八大;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火箭军;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1)由材料“ 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由材料“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八大;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 图1方队属于火箭军;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的新格局是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教材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试卷
一、选择题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
史实 结论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重大决策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西方生活文化的影响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由此,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包干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能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
7.1992年,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1978—1985年,我国迎来了农业的超常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1%。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到3619亿元。这一时期“农业超常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9.“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后一种解放侧重于( )
A.民主政治的建设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10.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11.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推行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2.如下图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额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加入世贸组织
13. 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国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B.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的答案正确的是( )
A.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D.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6.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他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国家建设的拨乱反正 B.打破了对于人们的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深化了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
17.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2023年2月1日,山东省纪委监委组织省机关党员干部到省廉政教育馆接受纪律教育。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深化改革
19. 回首脱贫攻坚路,习总书记曾反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决不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理念( )
A.绿色 B.共享 C.协调 D.开放
20.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补充和调整,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D.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中央的决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对外开放,是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并进而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哪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写出“党根据工作重点转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战略”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重温百年党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谈谈应如何做到热爱党、拥护党。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翻身】1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现代化】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写出相关的法律文献。
(2) 材料二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旱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4) 建国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24.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坚守初心,砥砺奋进”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
【解读史料——见证政权巩固】
材料一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世纪大讲堂》
【理清时序——纵览发展历程】
【观察图片——感受国家强大】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2) 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概括该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
(3)请你将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
(4) 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如图1方队属于哪一军种?依据如图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的新格局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