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必考题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必考题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30 09:4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必考题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96是一个三位数,□96×5的积最接近2000,□里数字是( )。
A.2 B.3 C.4 D.5
2.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面题中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的是( )。
A.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B.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C.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 D.正方体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
3.一种饮料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250mL(±5mL)”的字样,随机抽取四瓶饮料,测得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①瓶251mL,②瓶248mL,③瓶254mL,④瓶244mL。这四瓶饮料中,( )瓶的净含量不合格。
A.① B.② C.③ D.④
4.某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一天放学,8位小朋友一起走出校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们中至少有2人的出生月份相同 B.他们中至少有2人是同一年级的
C.他们中至少有2人的属相相同 D.他们中至少有2人是同一班级的
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6 B.12 C.4.5 D.9
6.梯形的面积是,已知它的上底是,高是,则下底是多少厘米?设下底为,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约为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四千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2.5%,横线上的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平方千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平方千米。
8.( )÷24==24∶( )==( )%。
9.一段3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根电线的,其中的3份长是( )米。
10.端午节超市促销活动中,一种品牌的粽子开展“买四送一”活动,实际上该粽子打了( )折,便宜( )%。
11.在20∶1的图纸上,量得手机的某个零件长是60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 ( )毫米。
12.稻花香大米的包装袋上注明:净重10千克±0.25千克。任意取两袋大米质量最多相差 ( )千克。
13.我县中小学生大约有12万人。如果每人每天浪费2张纸,那么全县每天浪费的纸张摞起来的高度大约有 ( )米。(每100张纸的厚度约为1厘米)
14.观察如表,若a与b成正比例,那么M的值是( );若a与b成反比例,那么M的值是 ( )。
A 4 M
B 50 80
三、判断题
15.一个非零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16.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17.把一个长方形按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 )
18.如果4a=5b,那么a∶b=4∶5。( )
19.一本书原价18元,现打九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8元。( )
20.角不是轴对称图形。(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0.8×4×25×1.25 (2)46.71-6.81-3.19
(3) (4)
23.求未知数x。
(1)4∶x=∶ (2)5+0.7x=103
五、作图题
24.看图回答问题。
(1)画出图①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按1∶2的比例,画出图②缩小后的图形。
(3)画出图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
25.淘气看一本书若每天看20页,15天看完。若每天看30页,几天可以看完?(用比例解)
26.一台电脑原价3000元,先涨价10%,再打八折,现在价格是多少元?
27.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相遇。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比是2∶3,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求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的设立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笑笑家为了节约用水,做了一个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蓄水,高10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29.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5厘米。里面盛有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为6厘米的圆锥形铅锤,把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圆锥形铅锤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知2000÷5=400,就要把□96估成400,据此可解答。
【详解】因为2000÷5=400,□96≈400,所以口内应填3。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用“四舍五入”取值的能力。
2.D
【解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详解】A,=苹果的单价,比值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B,=4,比值一定,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C,÷直径=π,比值一定,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D,因为正方体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就是一定的,不存在变量;所以正方体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不成正比例。
【点睛】正比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学生应理解并掌握。
3.D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处于250-5和250+5之间的净含量都是符合标准的,求出范围,直接比较即可知道哪瓶的净含量不合格。
【详解】250+5=255(mL)
250-5=245(mL)
在245~255之内的都是合格的,244<245,不在范围之内,第④瓶不合格。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规定超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由此用正负数解答问题。
4.B
【分析】这个小学总共有48个班级,A选项,总数是8个学生,抽屉数是12个月份;B选项,总数是8个学生,抽屉数是6个年级;C选项,总数是8个学生,抽屉数是12个属相;D选项,总数是8个学生,抽屉数是48个班级。
【详解】A.8位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可以互不相同,不能保证至少有2人的出生月份相同,错误;
B.,,至少有2人是同一年级的,正确;
C.8位小朋友的属相可以互不相同,不能保证至少有2人的属相相同,错误;
D.8位小朋友的班级可以互不相同,不能保证至少有2人是同一班级的,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屉原理,求解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抽屉数是多少。
5.C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现在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即半径=3r,高=h,代入到体积公式中,观察体积的变化情况。
【详解】


÷=4.5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找出变化的规律。
6.B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可列方程。
【详解】解:设下底为则有:
(30+x)×2÷2=80
30x=80
x=5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牢记梯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7. 181344000 18134.4 2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四千写作:181344000
181344000=18134.4万
181344000≈2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写或借助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8.9;64;15;37.5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3就是9÷24;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8,再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8就是24∶6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5就是;3÷8=0.375,把0.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7.5%。
【详解】9÷24==24∶64==37.5%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
9.;
【分析】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
【详解】1÷5=
3÷5×3
=×3
=(米)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10. 八 20
【分析】“买四送一”就是用买4个商品的钱数可以买到5个,即现在的单价是原来的4÷5=80%,也就是以原价的80%出售,即打八折出售,把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便宜了(1﹣80%),据此解答。
【详解】4÷(4+1)
=4÷5
=0.8
=80%
=八折
1-80%=20%
所以,实际上该粽子打了八折,便宜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明确打几折就是以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打几几折就是以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出售。
11.3
【分析】要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60÷=3(毫米)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2.0.5
【分析】根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得出每袋大米的最多含量和最小含量,再两者相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0+0.25=10.25(千克)
10-0.25=9.75(千克)
10.25-9.75=0.5(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如何理解每袋大米的最多含量和最小含量是解题关键。
13.24
【分析】用每人每天浪费纸的数量乘人数,求出每天浪费多少张纸,再乘每张纸大约的厚度,即可求出全县每天浪费的纸张摞起来的高度大约有多少厘米,再根据100厘米=1米进行单位转换。
【详解】2×120000×(1÷100)
=240000×0.01
=2400(厘米)
2400厘米=24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14. 6.4 2.5
【分析】根据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和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意义解答。
【详解】若a与b成正比例,则:
4∶50=M∶80
解:50 M=4×80
50 M=320
M=6.4
若a与b成反比例,则:
80M=4×50
解:80M=200
M=2.5
【点睛】若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若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15.√
【分析】判断一个非零数和它的倒数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一个非零数×它的倒数=1(乘积一定),所以一个非零数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解题的关键是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也考查了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
【详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两个侧面积相等,但底面积不一定相等。故该说法错误。
17.×
【分析】假设这个长方形的长为2厘米,宽为1厘米,按3∶1放大后,长=2×3=6厘米,宽=1×3=3厘米,算出它的周长(6+3)×2=18厘米,面积=6×3=16平方厘米,原来的周长=(2+1)×2=6厘米,面积=2×1=2平方厘米,比较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按3∶1放大后,长是2×3=6厘米,宽是1×3=3厘米;
放大后的长方形周长:(6+3)×2
=9×2
=18(厘米)
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6×3=18(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周长:(2+1)×2
=3×2
=6(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2×1=2(平方厘米)
放大后周长扩大原来的倍数:18÷6=3
放大后的面积扩大原来的倍数:18÷2=9
把一个长方形按放大后,周长扩大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原来的9倍,原题说法是错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按比例放大的应用,熟练运用长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8.×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写出比例式。
【详解】4a=5b,那么a∶b=5∶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19.√
【详解】解:18×(1-90%)
=18×10%
=1.8(元)
答: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8元。
答案:√。
20.×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得:角是轴对称图形,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
21.;1;0.3;
;0.35;60
【详解】略
22.(1)100;(2)36.71;
(3);(4)
【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式子转化为(0.8×1.25)×(4×25),进行简算即可;
(2)根据减法的性质,把式子转化为46.71-(6.81+3.19),进行简算即可;
(3)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把式子转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4)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0.8×4×25×1.25
=(0.8×1.25)×(4×25)
=1×100
=100
(2)46.71-6.81-3.19
=46.71-(6.81+3.19)
=46.71-10
=36.71
(3)




(4)



23.(1)x=3;(2)x=140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式子转化为x=×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再同时除以0.7即可。
【详解】(1)4∶x=∶
解:x=×4
x=
x÷=÷
x=3
(2)5+0.7x=103
解:5+0.7x﹣5=103﹣5
0.7x=98
0.7x÷0.7=98÷0.7
x=140
24.见详解。
【分析】(1)O点位置不变,确定出长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再顺次连接。
(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3)确定出平行四边形各个顶点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的位置,再顺次连接。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平移、放大与缩小,关键是画图要准确。
25.10天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每天看书的页数×看书的天数=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由此判断每天看书的页数与看书的天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x天可以看完,
30x=20×15
30x=300
30x÷30=300÷30
x=10
答:10天可以看完。
【点睛】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每天看书的页数与看书的天数成反比例,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6.2640元
【分析】把原价3000元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求3000的(1+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打八折”,是把3000的(1+10%)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求3000的(1+10%)的8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八折=80%
3000×(1+10%)×80%
=3000×1.1×0.8
=2640(元)
答:现在价格是2640元。
【点睛】此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然后根据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7.600千米
【分析】4小时相遇,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甲车行驶的路程,甲乙两车所行路程比是2∶3,用甲车行驶的路程除以2求出每份的路程,再乘总份数(2+3)即可。
【详解】60×4÷2×(2+3)
=120×5
=600(千米)
答:A、B两城相距60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与比的应用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求出每份的路程。
28.138.16平方分米
【分析】因为底面直径是高的,高是8分米,所以底面直径为:10×=4(分米)。因为是无盖水桶,所以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即可。
【详解】10×=4(分米)
3.14×4×10+3.14×(4÷2)2
=125.6+12.56
=138.16(平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138.16平方分米。
【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先求出底面直径,再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29.20平方厘米
【分析】铅锤的体积等于容器中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再利用“”求出圆锥的底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铅锤的体积:10×8×0.5
=80×0.5
=40(立方厘米)
铅锤的底面积:40×3÷6
=120÷6
=20(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锥形铅锤的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点睛】理解容器中下降部分水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