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二)——几何作图与计算
课堂讲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1 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例1 用直尺和圆规在如图1所示的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图1
解:如答图1,点A即为所求.
答图1
训练 1.如图2,Rt△OAB的直角边OA与数轴重合,OA=3,AB=1.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交于点C,则点C表示的数为( )
图2
D
知识点2 勾股定理在网格与坐标系中的应用
例2 如图3,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分别求出△ABC的各边长.
图3
训练 2.如图4,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且△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AB=________,AC=________,BC=________;
(2)求△ABC的面积.
图4
例3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5)到原点O的距离为________.
图5
训练 3.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2,-2),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
图6
知识点3 勾股定理在折叠问题中的运用
例4 如图7,在Rt△ABC中,∠B=90°,AB=3 cm,AC= 5 cm,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DE,求CE的长.
图7
图7
在折叠问题中,常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对应的边和角的关系.在求线段长时,常利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或通过设未知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运用方程思想求解.
1.如图8,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在格点上,则线段AB的长为( )
A.5
B.6
C.7
D.25
A
图8
2.如图9,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正半轴交于点A,则点A所表示的数为( )
图9
B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12)到原点O的距离为13,则x的值为( )
A.±5 B.±1
C.5 D.1
A
4.(1)如图10,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
图10
解:如答图2,点A即为所求.
答图2
(2)如图11,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画出一个面积为17的正方形.(不写作法,保留画图痕迹)
图11
答图3
解:如答图3,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5.如图12,在Rt△ABC中,∠BAC=90°,AB=15,BC=17.将△ABC沿BD折叠,使BC落在边AB所在直线上,点C的对应点为C′,连接CC′,求CC′的长.
图12
6.如图13,在Rt△ABC中,∠C=90°,BC=8,AC=6,将△ABC沿AD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点E处,求BD的长.
图13
随 堂 测
返回目录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7
2.在如图1所示的数轴上,点O表示的数为0,点A表示的数为2,AB⊥OA于点A,AB=1,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C,且点C在点O左侧,则点C表示的数为( )
图1
C
B
3.如图2,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任意两个格点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图2
D
图3
解:如答图1,△ABC即为所求.
答图1(共37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 章末复习
知识点1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文字语言: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
的平方和.
几何语言:在Rt△ABC中,∠C=90°,∴a2+b2=c2.
2.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的长度.
注:若未指明直角顶点或斜边,则需分类讨论所有可能的情况.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2和3,则其斜边的长为( )
B
2.如图1,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图1
(1)若b=4,c=5,则a=________;
(2)若∠A=45°,a=6,则c=________.
3
知识点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文字语言: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在△ABC中,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C=90°.
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利用三角形三边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拓展: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3.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2,3,4 B.0.6,0.8,1
C.5,12,13 D.7,8,12
C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它们满足 (a+b)2-c2=2ab,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B
知识点3 原命题与逆命题
1.互逆命题: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一般地,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2.互逆定理:一般地,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5.命题“如果|a|=|b|,那么a=b”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②若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
③若原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也是假命题;
④任何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A.1 B.2 C.3 D.4
如果a=b,那么
|a|=|b|
A
1.张大爷从家出发去散步,他先向正东方向走了60 m,接着又向正南方向走了80 m,则他此时距家的距离为( )
A.60 m B.80 m
C.100 m D.140 m
C
2.在Rt△ABC中,∠C=90°,AC=3,AB=4,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 )
D
3.图2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和直角边长分别是13,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
图2
A.16 B.25
C.144 D.169
B
4.如图3,一架人字梯撑开后侧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若梯子长AB=2.5 m,梯子完全撑开后顶端A离地面的高度AD=2.4 m,则此时梯子侧面的宽度BC=( )
A.0.7 m
B.1.4 m
C.2.4 m
D.2.5 m
图3
B
5.【数学文化】在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如图4所示的图形验证勾股定理,这种根据图形直观推论或验证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方法,称为“无字证明”,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方程思想
B.分类思想
C.数形结合思想
D.函数思想
图4
C
6.小明从一根长6 m的钢条上截取一段后,截取的钢条恰好可以与两根长分别为3 m,5 m的钢条一起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钢架(焊接的长度损耗忽略不计),则小明截取的钢条长为( )
C
7.如图5,现要用一块宽50 cm、长120 cm的长方形木板撑住一扇卷闸门,则这块木板最多可将这扇卷闸门撑高________cm.
图5
130
8.如图6,圆柱的高为8 cm,底面周长为12 cm,一只蚂蚁从点A沿圆柱侧面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cm.
图6
10
9.如图7,一艘轮船和一艘渔船同时沿各自的航行方向从港口O出发,轮船从港口O沿北偏西40°的方向航行60海里到达点A处,同一时刻渔船已航行到与港口O相距80海里的点B处.若A,B两点相距100海里,则此时渔船在港口O南偏西________°的方向.
图7
50
10.如图8,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AOB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角边分别在坐标轴上.若AB=4,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图8
11.如图9,在Rt△ABC中,∠A=90°,AB=3,AC=4,将△ABC沿BD进行翻折,使点A恰好落在边BC上的点A′处,则CD的
长为________.
图9
12.如图10,在△ABC和△ABD中,AC⊥BC,AC=BC= BD=2,AD=2 .
(1)求AB的长;
图10
(2)求△ABD的面积.
图10
13.图11①是某学校的篮球架实物图,其侧面示意图如图11②所示.“综合与实践”小组开展了测量篮板AB长度的实践活动,在不便于直接测量的情况下,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图11
课题 测量篮板AB的长度
成员 组长:××× 组员:×××,×××
工具 竹竿、皮尺、计算器等
测量示意图 如图,AB垂直地面于点C,线段AD,BE表示同 一根竹竿,第一次将竹竿的一个端点与点A重合, 另一端点落在地面的点D处,第二次将竹竿的一 个端点与点B重合,另一端点落在地面的点E处
测量 数据 竹竿的长度 5米
CD的长度 3米
CE的长度 4米
根据以上方案和测量数据,请你帮助该“综合与实践”小组求出学校篮板AB的长度.
14.如图12,在Rt△ABC中,∠C=90°,AB=10 cm,AC= 8 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 cm/s的速度沿射线AC方向运动,设 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
(1)求BC的长;
图12
图12
(2)当△ABP是以B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
答图1
答图2
②如答图2,当BP=AB时,点P在AC的延长线上,此时AP=2t.
∵AB=BP,BC⊥AP,
∴AC=CP.
∴AP=2AC=16,即2t=16.
解得t=8.
15.(2023大连改编)如图13,在数轴上,点O表示的数是0,OB=1,过O作直线l⊥OB于点O,在直线l上截取OA=2,且A在OC上方.连接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OB于点C,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
图13
16.(2023扬州)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它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如图14,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若b-a=4,c=20,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图14
96
17.(2023随州)如图15,在Rt△ABC中,∠C=90°,AC=8,BC=6,D为AC上一点,若BD是∠ABC的平分线,则AD=________.
图15
5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D
19.【RJ八下P29题13改编】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小星在学习完本章知识后,进行了如下探索:如图16①,在Rt△ABC中,∠C=90°,AB=c,AC=b,BC=a,分别以AB,BC,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作S1,S2,S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2+b2=c2,即S2+S3=S1.
图16
【知识运用】(1)若c=7,b=4,则S2=________.
33
图16
【知识迁移】(2)如图16②,若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则S1,S2,S3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图3
解:S2+S3=S1.理由如下:
如答图3,记以AB为边的等边三角形为△ABD,
过点D作DE⊥AB于点E.
∵△ABD为等边三角形,DE⊥AB,AB=c,
答图3
(3)如图16③,若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请直接写出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S2+S3=S1.
图16
【知识拓展】(4)如图16④,小星将图16③中以AB为直径的半圆沿AB向上翻折,发现翻折后的图形恰好过点C.已知b=5,c=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S.
图16(共24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证明及简单运用
探索勾股定理.
课标要求
课前预习
返回目录
1.如图1,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1)发现:①S1=________,S2=________,
S3=________;
②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2)探究:①观察图1,可知△ABC为________三角形;
②AC,BC,AB的数量关系为AC2+BC2________AB2.
(3)猜想:在Rt△ABC中,∠C=90°,BC=a,AC=b, AB=c,则a,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图1
4
9
13
S1+S2=S3
直角
=
a2+b2=c2
课堂讲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证明
例1 图2是著名的“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借助它可以通过“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请你补全下面的证明过程.
图2
证明:由图2可知,大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为 S=c2,
又可表示为 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c2.
∴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的平方,即证勾股定理成立.
a2+b2=c2
图2
训练 1.如图3,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1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大正方形(无重叠、无缝隙),请你通过此图证明勾股定理,即证明a2+b2=c2.
图3
知识点2 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例2 如图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斜边长为________.
图4
5
训练 2.如图5,在Rt△ABC中,∠C=90°,AB=6,BC=4,则AC=________.
图5
例3 如图6,在Rt△ABC中,∠C=90°,AB=7,AC=3.求BC的长及△ABC的面积.
图6
训练 3.如图7,在Rt△ABC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b,c.若a=2,b=2a,求c的值及△ABC的周长.
图7
1.【数学文化】勾股定理在《九章算术》中被表述为:“勾股术曰,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即c= (a为勾,b为股,c为弦).若“勾”为2,“股”为5,则“弦”的值为( )
B
2.如图8,在Rt△ABC中,∠ACB=90°,AB=5,BC=3,以AC为边向Rt△ABC外作正方形ACDE,则正方形ACDE的面积为( )
A.2 B.4
C.8 D.16
图8
D
3.如图9,在Rt△ABC中,∠BAC=90°,AC=8,AB=6,则斜边BC上的高AD的长为( )
图9
A.10 B.4.8
C.5 D.7
B
4.【易错点】已知在Rt△ABC中,∠A,∠B,∠C所对的边的长分别是a,b,c.若∠C=90°,c=10,b=8,则a=________.
变式 已知在Rt△ABC中,∠A,∠B,∠C所对的边的长分别是a,b,c.若c=10,b=8,则a=___________.
在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若未指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则需要分类讨论.
6
5.如图10,∠C=∠ADB=90°,AD=1,BC=CD=2,则 AB=________.
6.如图1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4,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图10
图11
3
7.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的长分别是a,b,c.
(1)若∠A=45°,a=3,求b,c的值;
随 堂 测
返回目录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a,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
a2+b2=c2
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3.如图1,在Rt△ABC中,BC=3,∠C=90°,∠A=30°,则AC的长为________.
图1
4.如图2,在Rt△ABC中,∠C=90°,AB=6,BC=4,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图2(共15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微专题1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类型 平面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1.如图1,已知∠B=∠C=90°,且AB=2,
BC=CD=6,则A,D两点间的距离是( )
A.14 B.12
C.2+6 D.10
平面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常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或“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点,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图1
D
2.如图2,学校B附近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学生放学后可走AB,BC两条道路到达公路,经测量∠B=90°,BC=3 km,AB=4 km,现需重新修建一条从学校B到公路的道路,则新修建的道路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km.
图2
2.4
3.如图3,某镇政府要在河边l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A村和B村送水,已知A村到河边的距离AC为2 km,B村到河边的距离BD为7 km,且AB两村庄相距13 km.
(1)C,D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km;
(2)铺设水管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km.
图3
12
15
类型 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情况一 台阶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解决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的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平面化,即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或寻找路径所在的平面),转化为平面问题后,再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模型
4.如图4,台阶阶梯每一层高为20 cm,宽为40 cm,长为50 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最短路程是多少?
图4
答图1
情况二 几何体表面的最短路径问题
模型 圆柱 正方体
长方体
注:1.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2.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等于其棱长,因此只有一种情况;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一定相等,因此需要分三种情况考虑.
5.图5是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其棱长为4 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正方体表面爬行到点B处去吃食物,则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cm.
图5
6.每年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如图6,小明用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底面周长为8 cm,高为5 cm的圆柱形粮仓模型. 现要从点A开始绕此模型的侧面到点A的正上方的点B处贴一圈彩色装饰带,则装饰带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cm.
图6
7.如图7,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 cm,1 cm,6 cm,如果一只小虫从点A开始爬行,经过2个侧面爬行到另一个侧棱的中 点B处.求所有爬行路线中,最短的一条爬行路线的长度.
图7
解: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答图2
答图3
答图4
8.(2023广安)如图8,圆柱形玻璃杯的杯高为9 cm,底面周长为16 cm,在杯内壁离杯底4 cm的点A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上,它在离杯上沿1 cm,且与蜂蜜相对的点B处,则蚂蚁从外壁B处到内壁A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cm.(杯壁厚度不计)
图8
10
情况三 几何体内部的最短路径问题
9.图9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其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一条长为16的直吸管插入并接触罐底,则露在罐外部分的吸管长度a(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的取值范围是( )
A.4≤a≤5 B.3≤a≤4
C.2≤a≤3 D.1≤a≤2
B
图9
10.如图10,有一个长为50 cm,宽为30 cm,高为40 cm的长方体木箱,则一根长为70 cm的木棍________完全放入该木箱中.(填“能”或“不能”)
能
图10(共22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4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课标要求
课前预习
返回目录
1.(1)知识回顾:如图1,在△ABC中,若∠C=90°,则a,b,c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2)提出猜想:如图1,若△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c2,则∠C=________°.
图1
a2+b2=c2
90
证明:如图2,作Rt△A′B′C′,使B′C′=a,A′C′=b,∠C′=90°.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_______.
由“SSS”可证△ABC________△A′B′C′.
因此∠C=∠C′=90°.
(4)得出结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
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图2
c
≌
直角
(3)推理验证:如图1,在△ABC中,a,b,c满足a2+b2=c2,求证:∠C=90°.
课堂讲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1 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例1 如图3,在△ABC中,AC=8,BC=6,AB=10,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图3
证明:根据题意,得AC2=64,BC2=36,
AB2=100.
∴AC2+BC2=AB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
训练 1.判断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是,请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
(1)a=12,b=5,c=13;
解:∵a2+b2=122+52=169,c2=132=169,
∴a2+b2=c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线段c所对的角是直角.
(2)a=7,b=14,c=15.
解:∵a2+b2=72+142=245,c2=152=225,
∴a2+b2≠c2.
根据勾股定理,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注:在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需要先比较三角形三边长的大小,再判断两条较小边长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
知识点2 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例2 在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1,1, B.1.5,2,2.5
C.4,5,6 D.5,12,13
D
训练 2.下列各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1,2,3;
② 9,12,15;
③ 0.3,0.4,0.5;
④ 8,15,17.
②④
知识点3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1.互逆命题: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2.互逆定理:一般地,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逆命题成立吗?
(1)如果x=y,那么x2=y2;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注:一般地,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解:(1)逆命题:如果x2=y2,那么x=y .不成立.
(2)逆命题: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成立.
训练 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逆命题成立吗?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若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全等.
解:(1)逆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成立.
(2)逆命题:若两个图形全等,则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不成立.
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C
2.如图4,在△ABC中,BC=6,AC=8,AB=10,则点B到AC的距离是( )
图4
A.6 B.7
C.8 D.10
A
3.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__(填“真”或“假”)命题.
4.若8,a,17是一组勾股数,则a的值为________.
5.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比为3∶4∶5,它的周长是24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cm2.
如果两个角的余角
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真
15
24
6.如图5,在△ABC中,点D在边AB上,连接CD.已知AD=4,CD=2,BD=1,BC= .
(1)求证:CD⊥AB;
图5
(2)求AC的长.
图5
随 堂 测
返回目录
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0.9,1.2,1.5 B.3,4,
C.8,15,17 D.5,7,12
C
2.如图1,△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勾股定理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条件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图1
∠C=90°
∠C=90°
a2+b2=c2
a2+b2=c2
3.如图2,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________,BC=________,AC=________;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AC边上的高为________.
图2
解:△ABC为直角三角形.
理由:∵AB2=13,BC2=52,AC2=65,
∴AB2+BC2=AC2.∴△ABC为直角三角形.(共23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5课时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1 方位问题
例1 如图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港口O出发,甲轮船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南偏西45°方向航行,乙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两小时后,两艘轮船分别到达A,B处,且相距50海里,求乙轮船航行的方向.
图1
解:由题意,得OA=15×2=30,OB=20×2=40,AB=50.
图1
∵甲轮船向南偏西45°方向航行,
∴乙轮船向南偏东45°方向航行.
答:乙轮船航行的方向为南偏东45°.
∵302+402=2 500,502=2 500,∴OA2+OB2=AB2.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
训练 1.如图2,小李和小王从一座雕像O处同时出发,计划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行走一段距离后对雕像进行拍照.已知小李向北偏东40°方向走了150 m到达A处,小王向另一个方向走了80 m到达B处,此时,小李和小王相距170 m,求小王行走的方向.
图2
解:由题意,得OA=150,OB=80,AB=170.
图2
∵1502+802=28 900=1702,∴OA2+OB2=AB2.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
∵小李向北偏东40°方向行走,
∴小王向南偏东50°方向行走.
答:小王行走的方向为南偏东50°.
知识点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2 在海洋上有一近似于四边形的岛屿,其平面图如图3①所示,小明将其抽象成如图3②所示的四边形ABCD,其中∠B=90°,AB=BC= km,CD=1 km,AD=3 k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图3
答图1
又CD=1,AD=3,∴CD2+AD2=12+32=10.
∴AC2=CD2+AD2. ∴∠D=90°.
训练 2.如图4,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为了绿化环境,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D=90°,CD= 6 m,AD=8 m,AB=26 m,BC=24 m.
图4
图4
(1)求空地ABCD的面积;
答图2
(2)若每种植1 m2草皮需要200元,则学校总共需花费________元.
19 200
1.木工师傅要做一张长方形的桌面.完成后,测得桌面的长为80 cm,宽为60 cm,对角线长为110 cm,则做出的这个桌面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不合格
2.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5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长度为5个结间距的边所对的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依据是( )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勾股定理
D.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图5
D
3.如图6,学校在校园围墙边开垦出一块四边形菜地ABCD,测得AB=9 m,BC=12 m,CD=8 m,AD=17 m,且∠ABC=90°,则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
A.48 m2 B.114 m2
C.122 m2 D.158 m2
图6
B
4.如图7,C地与A,B两地之间分别有笔直的道路CA,CB相连,A地与B地之间有一条笔直的河流通过,A,B,C三地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
(1)如果A地在C地的正东方向,那么B地在C地的什么方向?
图7
解:由题图,得AC=8,BC=6,AB=10.
∵62+82=102,即BC2+A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
∵A地在C地的正东方向,
∴B地在C地的正北方向.
图7
(2)现计划从河道AB段的某一点出发修建一条新河道把河水引到C地,求新河道的最短长度.
答图3
5.如图8,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B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B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D(A,D,B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D,测得AC=750米,CD=600米,AD=450米.
图8
(1)判断CD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最近的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解:CD是从村庄C到河边最近的路.理由如下:
在△ACD中,AD2+CD2=4502+6002=7502=AC2,
∴△ACD是直角三角形,∠ADC=90°.
∴CD⊥AB.∴CD是从村庄C到河边最近的路.
图8
(2)求原来的路BC的长.
解:设AB=BC=x米,则BD=(x-450)米.
由(1)知,CD⊥AB.∴∠BDC=90°.
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2=BD2+CD2,
即x2=(x-450)2+6002.解得x=625.
答:原来的路BC的长为625米.
图8
随 堂 测
返回目录
1.如图1,电工师傅想要检测自己铺设的两条笔直的电线AB和电线AC是否互相垂直,利用他随身携带的有刻度的卷尺,测得AC=4 dm,AB=6 dm,BC=7 dm,则AB与AC________.(填“垂直”或“不垂直”)
图1
不垂直
2.如图2,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上,老师让甲、乙两名同学同时从操场上的同一地点O出发,分别沿一固定方向行走.甲的速度是每分钟16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2米,步行5分钟后,甲、乙两人分别到达A,B两点,此时测得AB=100米.如果甲同学沿西北方向前行,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同学行走的方向吗?请说明理由.
图2
解:乙同学行走的方向是东北方向.理由如下:
图2
由题意可知,OA=16×5=80,OB=12×5=60.
又AB=100,∴OA2+OB2=802+602=10 000,AB2=1002=10 000.
∴OA2+OB2=AB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
∵甲同学沿西北方向前行,∴∠1=45°.
∴∠2=45°,即乙同学行走的方向是东北方向.(共20张PPT)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实际问题
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1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1 如图1,从电线杆上离地面5 m的C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 7 m的钢缆,则地面钢缆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为________m.
图1
训练 1.如图2,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则他们少走的路长为( )
图2
A.5 m B.4 m
C.3 m D.2 m
B
例2 如图3,一架梯子AB斜靠在竖直墙面上,且AB的长为2.5米,梯子底端离墙面的距离OB为1.5米.
(1)求梯子的顶端A到地面的距离OA;
图3
(2)若梯子的顶端A沿墙面下滑0.5米到点A′,则梯子的底端B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距离BB′为多少米?
图3
训练 2.如图4,教学楼走廊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根长杆AB斜靠在左墙时,长杆底端到左墙面的距离BC为0.7米,顶端与地面的距离AC为2.4米,如果保持长杆底端位置不动,将长杆斜靠在右墙时,顶端与地面的距离A′D为2米.
(1)求长杆AB的长度;
图4
(2)求教学楼走廊的宽度CD.
图4
知识点2 勾股定理结合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例3 如图5,在一次强风中,一棵高为25米的大树(树干与地面垂直)折断倒下,大树顶部落在离树干底
部15米处,则大树折断处离地面多少米?
图5
解:设大树折断处离地面x米,即AB=x米.
由题意,得△ABC为直角三角形,∠ABC=90°.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BC2=AC2,即x2+152=(25-x)2.
解得x=8.
答:大树折断处离地面8米.
训练 3.如图6,小明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上升旗用的绳子(一端在旗杆顶部)的长度比旗杆的高度多2米,当把绳子的下端拉开8米后,下端C刚好接触地面,且绳子处于绷直状态,求旗杆AB的高度.
图6
解:设旗杆AB的高度为x米,则绳长为(x+2)米.
由题意,得∠ABC=90°,
BC=8,AB=x米,AC=(x+2)米.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BC2=AC2,
即x2+82=(x+2)2.解得x=15.
答:旗杆AB的高度为15米.
1.如图7,一支笔放在圆柱形笔筒中,已知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9 cm,内壁高是12 cm,则这支笔的长度可能是( )
图7
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
D
2.如图8,为了求出湖两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测者在湖边找到一点C,并测得∠ABC=90°,AC=160 m,BC=128 m, 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图8
96
3.图9是一个外轮廓为长方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可得两圆孔中心A和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m.
图9
5
4.图10是一架秋千的侧面示意图,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到地面的距离OB为0.6 m,当秋千荡到AC的位置时,下端C到地面的距离CD为1.4 m,与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CH为2.4 m,求秋千AB的长.
图10
解:由题意,得OH=CD=1.4.
∴BH=OH-OB=1.4-0.6=0.8.
设AB=x,则AC=x,AH=x-0.8.
在Rt△AC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H2+CH2=AC2,
即(x-0.8)2+2.42=x2.解得x=4.
答:秋千AB的长为4 m.
5.如图11,在一条绳子AC下端系着一艘小船A,CD为靠水一侧垂直于水面的河岸,小明在河岸上拉着绳子上端从C处水平移动到E处,同时小船从A处水平移动到B处,AB平行于水面,延长AB交CD于点F(绳子始终绷紧,且绳长保持不变).若CF=5米,AF=12米,小船移动的距离AB=8.25米,求小明向后移动的距离.
图11
图11
随 堂 测
返回目录
图1
不能
2.如图2,一根垂直于地面的竹子在离地面6 m处断裂,此时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部8 m远的地方,则此竹子原来的长度为________.
图2
16 m
3.图3是一块四边形菜地ABCD,AD∥BC,连接BD,∠CBD=90°,经测量,AB=13 m,AD=5 m,CD=20 m,求该菜地的面积.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