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9 22: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教案
教学目标:
会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中化归和程序化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各种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
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课本第95--98页上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课本第96页中,解方程中,方程两边同乘10,目的是什么?能两边同乘其他数吗?
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中,如何去分母?依据是什么?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 解方程: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共同回答,教师多媒体出示答案,并板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利用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回忆知识.
问题2 观察这个方程,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这个方程你会解吗?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引出课题(教师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引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讨论用去分母解这类方程.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问题3 解方程: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通过以下问题明确去分母的方法和依据及注意事项:
怎么去分母呢?(生: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最小公倍数)
如何确定最小公倍数?(生:短除法)
方程两边可以同乘其他数吗?(师生:可以,但乘最小公倍数使解方程更简便)
去分母得依据是什么?(生:等式的性质2)
师生共同分析解法:(学生为主导,教师板书:方法;依据;注意事项)
方程两边同乘10:
(注意:这里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去分母时不能漏乘,运用乘法分配律,每一项都要乘,)
去分母,得
(注意:这里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约分去分母时,对分数线上的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添加括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去分母时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
后面的过程又回到一开始的解去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了所以不做太多分析谈论,多媒体展示流程.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归纳一般步骤及去分母的注意事项,依据.
小试牛刀
完成检测练习一

( )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点学生板演并解析做法,师生分析,找出易错根源,归纳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加深对去分母解法的认识.特别是1-4小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在以下几种解题方法:①同分母时,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本身;②分母互质时,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③分母是互为倍数时,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分母;④多个分母时,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基础训练,应用拓展
完成检测练习二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师注意收集错例进行展示,由学生分析错误那个.
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否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方程不同的特点,选取适当,简便的方法,灵活运用,不生搬硬套,机械模仿)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至此,前后呼应,体现了本章问题解决的主线,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不同形式灵活改变解题顺序的.
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中,如何去分母?去分母依据是什么?应该要注意什么?
(思维导图呈现)
还有其他疑问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提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当堂作业
必做题
3、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后得到( )


设计意图:考察对去分母的理解
设计意图: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链接中考.
选做题:

思考题: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