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4、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复习回顾: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答: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历史(部编版)
八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时代特征(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
思考
观看视频:《爱我中华》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台湾(府)省
西藏:宣政院
台湾:澎湖巡检司
文成公主入藏
张骞出使
西域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
帝改革
土尔扈特部东归
回族形成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历史特点: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一)背景
2.现实状况:
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民族都有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
机关的依据是什么?
4、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
前提
区域
依据
权限
(二)含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被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三)确立过程
思考: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些层次?
1.层次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2.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四)实施情况
(五)意义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有利于民族平等)
3、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民族团结)
(一)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二、共同繁荣发展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西藏·农奴制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阅读课本,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方面找出我国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方面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政策
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
1、政治上: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措施:
2、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成为我国重要牧区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援藏干部孔繁森
3、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傣族的泼水节
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
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4、政策: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青藏铁路
2000年2月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 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3)西电东送
全国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2100万的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兴边富民行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地位
意义
共同繁
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提出和确立
实施
课堂小结
民族大团结
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A
随堂练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B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4.从1984年到2013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C
5. 1949年以来,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