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9 11: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 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能够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想象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阅读方法,掌握古诗文的诵读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句的理解和诗意的感悟。
(二)教学难点
1. 对古诗文节奏鲜明和音韵和谐的体会。
2. 诗歌中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1)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的形态和江水的流动,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图片的第一印象。
(2)简短介绍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指出它位于安徽省当涂县,由东梁山与西梁山夹江而立,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通过提问的方式,如“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们能猜到诗中描述的是哪座山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2. 背景介绍,铺垫学习
(1)向学生介绍李白,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而闻名。
(2)讲解天门山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座山不仅是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通过讲述李白创作《望天门山》时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歌背景的认识,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呈现
1. 课文朗读与模仿
老师首先清晰而富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以示范正确的朗读方式。朗读结束后,邀请几名学生尝试模仿老师的朗读,通过模仿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2. 逐句解析与讨论
老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课文,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析:
(1)"tiān天mén门zhōng中duàn断chǔ楚jiāng江kāi开" —— 首先解释“天门”指的是天门山,位于长江两岸,形似门户。“中断”和“楚江开”形象地描述了江水冲断山门,展现出江水的浩荡和山的险峻。
(2)"liǎng两àn岸qīng青shān山xiāng相duì对chū出" —— 讨论“两岸青山”如何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自己正乘船顺流而下,青山似乎迎面而来。
(3)"gū孤fān帆yī一piàn片rì日biān边lái来" —— 引导学生思考“孤帆”和“日边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
在解析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文化背景与情感体验
老师简要介绍天门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意义。随后,通过创设情境,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江边,望着天门山和江水,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诗歌的意境。
(三)课文学习
1. 课文朗读与正音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每个字的发音,特别是生字和多音字。
(2)接着,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3)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2. 诗意理解与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望天门山》的诗意,从“tiān天mén门zhōng中duàn断chǔ楚jiāng江kāi开”开始,让学生描述自己对天门山景象的想象。
(2)接着,教师结合天门山的地理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象,让学生体会长江水的浩荡和天门山的险峻。
(3)然后,通过“liǎng两àn岸qīng青shān山xiāng相duì对chū出”的描述,让学生感受两岸青山的动态美。
(4)通过“gū孤fān帆yī一piàn片rì日biān边lái来”的描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行船时的感受和孤帆在太阳映照下的意境。
3. 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
(1)教师介绍古诗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2)结合《望天门山》中的诗句,让学生找出并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中断”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浩荡。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尝试用这些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句。
4. 情感体验与课堂互动
(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李白,乘坐小船顺流而下,感受两岸青山迎面而来的景象。
(2)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李白的情感,用现代语言表达对天门山的赞美。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4)通过互动游戏,如“古诗接龙”或“诗意绘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课堂互动
1. 想象旅行体验
(1)导入情境:老师首先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的形态和江水的流动。
(2)角色扮演:学生分小组每组扮演一位旅行者,想象自己正乘船经过天门山,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
(3)互动讨论: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旅行体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2. 诗歌意境再现
(1)意境描绘: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想象长江水冲击天门山的壮观场面。
(2)情感体验:学生尝试将个人情感融入诗句,体会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豪迈情感。
(3)创意绘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天门山景象,之后进行展示并解释创作思路。
3. 古诗文诵读技巧
(1)诵读示范:老师首先示范正确的古诗文诵读方法,强调节奏和韵律的重要性。
(2)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诵读,每组选择一名成员进行展示,老师给予即时反馈和指导。
(3)节奏竞赛:组织一个小型的诵读竞赛,评选出诵读最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小组。
4. 诗句意义探究
(1)关键词解析:老师点出“中断”、“碧水”、“青山”、“孤帆”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意义。
(2)意义挖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老师适时提供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感的补充说明。
(3)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对“孤帆一片日边来”所蕴含的深远意境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1. 课文内容回顾与情感体验
(1)回顾课文《望天门山》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例如,可以提问:“诗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这些景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例如:“诗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和‘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古诗文诵读技巧与学习方法
(1)强调古诗文诵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可以示范诵读,并让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注释和参考资料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分析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例如,解释“断”、“碧”、“青”等词在诗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如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通过想象诗中场景来理解诗意,以及通过小组讨论来交流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4)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如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句,或者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小诗,以此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望天门山》。
2. 收集关于天门山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四、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李白
课文关键词:天门山、楚江、青山、孤帆
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1. 学生是否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改进
1. 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