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5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隙、叠”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跟随着古代的观察高手,细致的观察自然,领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感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理,领略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妙趣图景。
大自然处处留心皆学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继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
关于叶圣陶先生,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出示简介)
叶圣陶先生观察的对象是爬山虎,你对爬山虎又有哪些了解呢?我们虽然对爬山虎有一定的了解,但从未细致的观察过,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老一起来认真地观察吧,相信同学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学,我们就来玩一个预学大闯关的游戏。
出示: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第一关:词语我会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词语:
占有 嫩绿 舒服 均匀 空隙 一根茎
叶柄 枯萎 弯曲 牢固 蜗牛 一顺儿
师:在词语里藏有多音字,谁发现了?
生:曲、空
师强调:“曲”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qū和qǔ。3.第二关:除了会认,我们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一根茎”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图片理解)
4.第三关:词语我会写。本课有几个字形较为复杂的字,我们有请唐老师为我们指导——(打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播放北京唐老师《爬山虎的脚》课堂视频),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书写,每字写三个,书写时做到三个一。(两人上台书写),生评价书写情况。
师总结:恭喜同学们“预学闯关第一关”顺利通关。看来,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的很扎实。接着,我们将走进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先生眼中爬山虎的特点。
(二)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学生自学,填写观察表)
1.第一自然段:师领学,引导学生概括出本段的观察对象为爬山虎的生长位置(抓住关键词,寻找观察对象)
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学校北边墙上和我家小院的房顶都有爬山虎。
师:那么由此我们可以概括本段的观察对象是什么?
生:本段的观察对象为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2.第二自然段:生自学,概括出本段的观察对象为爬山虎的叶子。(抓住关键句,寻找观察对象)
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不仅写了刚长出来的叶子,还写了长大了的叶子。
第三、四、五自然段:生自学,概括出本段的观察对象为爬山虎的脚。(抓住关键句,寻找观察对象)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呢?
生:第3~5自然段。
4.第三、四、五自然段写的都是爬山虎的脚,但侧重点却各不相同,引导学生逐段分析,寻找观察侧重点。
(1)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出本段观察侧重点为爬山虎脚的样子及生长位置;
师: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写爬山虎的脚的相关句子。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根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总结: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第四自然段:抓住关键字,概括出本段观察侧重点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师:读第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师: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请读一读有关句子。
生: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第五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出本段观察侧重点为爬山虎脚的变化。
师: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生:第5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时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很牢固。
师总结:这段话主要讲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5.出示完整观察表,梳理文章整体结构。
(三)学习任务三:聚焦发现,学习前两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除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你还读出了什么?(指名回答:多,茂盛),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满是、一大片)——请同学们读出茂盛来——齐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1)前半段:师范读,同学们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颜色会变化)——指名读:读出变化,读出新鲜美——齐读。(2)后半段:指名读,同学们思考:爬山虎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指名读:读出静态美、动态美——齐读。)在写作中要学会运用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个自然段,通过爬山虎生长的位置以及爬山虎的叶子,领略了叶圣陶先生准确而生动的表达,连续而细致的观察,下节课,我们再学习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五、板书设计
qū
爬山虎的脚 曲 叠 隙
q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