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孤独之旅 课件 (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孤独之旅 课件 (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9 14:5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17课 孤独之旅
曹文轩
课时目标
01
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心理描写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梳理人物内心变化的过程。(重点)
02
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重点)
03
理解小说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悟“成长”的含义。(难点)
导 入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快乐有烦恼,有喜悦有忧愁。当然,我们还能体会到一种凄凉、酸苦的滋味——那就是寂寞与孤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如果说成长需要体验各种滋味,那么“孤独”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孤独,让生命在孤独中更加灿烂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先生的《孤独之旅》,看看少年杜小康在孤独中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知人论世识体
【一】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
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
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
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
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2017年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走近作者
曹文轩
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一心想发大财,靠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的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更多的钱。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艘大拖驳船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办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春天,他又筹借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并且要求自己的独生子杜小康一起去遥远的芦荡放鸭子。本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
探寻背景
作品介绍
《草房子》是一本儿童读物。小说通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
杜小康家原来是全村首富,一直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们的羡慕,优异的学习成绩,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能够骑着罕见的自行车穿梭于游乐场。
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们的“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于是他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了放鸭生活……

成长小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童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熟,认识到自己在世间的位置和作用”(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成长小说不管是铺叙环境、叙述事件还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最终都聚焦于主人公心灵的成长、成熟,而外部世界的复杂性、人物经历的丰富性,都构成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内容,是他心灵成长的“养料”。因此,“漫游”常常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等小说,是我国当代成长小说的典型文本。
认识文体
基础梳理
【二】
(1)嬉闹( )    
(2)纯粹( )
(3)觅食( )
(4)眺望( )
(5)旧茬( )
(6)驱除( )
(7)肥硕( )
(8)兴致( )
(9)空旷( )

(10)掺杂( )
(11)胆怯( )
(12)逃窜( )
(13)戳破( )
(14)磨难( )
(15)回应( )
(16)chóu( )密
(17)lián( )刀
(18)ɡuāi( )巧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uì

tiào
chá

shuò
xìnɡ
kuànɡ
chān
qiè
cuàn
chuō
nàn
yìnɡ



读一读
撩起( )
撩逗( )
撩挑子( )
liāo
liáo
liào
(19)撩
扎针( )
挣扎( )
扎裤脚( )
zhā
zhá

(20)扎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家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觅食:____________________
(3)嬉闹:___________
(4)空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撩逗:____________
(6)乖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驱除:____________
(8)厚实:____________
(9)疲软:__________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笑打闹。
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挑逗,招惹。
(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
赶走,除掉。
丰富,富裕。
疲乏无力。
记一记
(10)日甚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歇斯底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步不离:______________
一天比一天厉害,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日渐加深或严重。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一步都不离开。
3.辨析词语。
词语 驱除 祛除
同 都有“除掉、除去”的意思。
异 指赶走、除掉人或动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多指不好的)。 使用的范围非常窄,一般用于和疾病、疑惧、邪祟等有关的东西。
例 ①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百战百胜, 了倭寇。 ②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 疾病。
驱除
祛除
初读感知
【三】
朗读课文
名家朗读欣赏
1.阅读课文,写出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杜小康(主人公)、杜雍和。
远离家乡,偏僻的芦苇荡。
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辍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经受磨难,
逐渐成熟、坚强。
初读思考
2.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开端: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杜小康跟随父亲到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在暴风雨之夜,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
回顾课文情节,梳理文章结构,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理清结构
陷入孤独之境 杜小康失学去放鸭
初离油麻地
① 远离油麻地

梦中思母哭
承受孤独之艰 ③

孤独之旅
孤独中长大
不堪孤独之旅
走进芦苇荡
激战暴风雨
鸭子长大了
分析人物形象
【四】
1.请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的语句进行分析,完成下面的表格。
茫然、恐惧
(1)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跟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害怕、胆怯
(2)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孤独、单调
(3)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不再恐慌
(4)
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长大、坚强
(5)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时间 心理
刚刚出发时 ①
到达芦荡时 害怕、胆怯
芦荡安顿后 ②
住段时间后 不再恐慌
雨后天晴时 ③
茫然、恐惧
孤独、单调
长大、坚强
杜小康心理变化过程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2)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的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3)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的孩子。
赏析景物描写
【五】
本文中有大量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请对下面的环境描写作简要赏析。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以“扇面形”刻画鸭群前行时在水面划出的波浪,形象生动,同时突出划船赶鸭的速度很快,也象征着父亲前行的决心。
(1)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
以鸭子的“无家”“漂游”以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赖,表现出父子俩此时的孤独、恐惧和无依的心理。
(2)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渲染了压抑、孤寂的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之感。
(3)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来势汹涌的暴风雨营造出一种紧张恐怖、情势危急的氛围,这场暴风雨一方面使主人公陷入恐慌,另一方面又为主人公提供了直接体验成长的机会。
(4)
鸭群的心理其实也是杜小康的心理写照,因此可以说鸭群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芦苇荡由感觉压抑到变得开阔,见证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暴风雨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舞台,衬托了杜小康的勇敢与坚强。
本文大量运用环境描写的手法,不仅营造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还通过环境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历程。
感悟“成长”含义
【六】
1.这篇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表层含义: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层含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到坚强自信的人生之旅。
2.杜小康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1)失去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脱离了熟悉的社会环境和群体,父子间缺少交流,他和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这种空虚、贫乏而不正常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2)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感到“孤独”。
(3)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表明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这种内心的挣扎、心灵的成长让他“孤独”。
3.作者选用“孤独之旅”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何用意?
“孤独之旅”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孤独”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以此为题,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表明了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4.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小说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2)我知道了: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胜利时你会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3)我从课文中学到了: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催人奋进。
(4)我明白了:懂得如何面对孤独,享受孤独,你才能真正地成长。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炊烟   仓惶   震耳欲聋   天昏地暗
B.摩难   乖巧   孤苦无依   浩浩荡荡
C.篷松   纯粹   寸步不离   朦朦胧胧
D.寂寞   眺望   一落千丈   夜幕降临
当堂检测

A项“仓惶”应为“仓皇”;B项“摩难”应为“磨难”;C项“篷松”应为“蓬松”。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______。______,______。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①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②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③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首先②句中的“也”与前面连接,确定为第一句,后面根据时间顺序,先打雷再下雨。故选D。
小 结
本文通过写少年杜小康成长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年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历练,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成长。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