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9 23:06: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 题 《山行》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
教材内容 分 析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同时对枫叶不畏严寒傲霜独立的品性心生钦佩。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千古流传的佳作,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首七言绝句,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视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诵读,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读美品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品味词语,品析名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已在一年级时接触过古诗,对古诗的朗读、领悟有了初步的基础。对于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在教《山行》时,要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与感悟的能力,达到熟读成诵,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3、通过“山”“小路”“枫林”“霜叶”等词引领学生通过想象,在诗境中感受深秋山色的美丽。 4、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星期六,几个小朋友一起到田野里玩,小明看见树上的橘子绿绿的,橙子黄黄的,挂在枝头,就高兴地说:“秋天真美呀!我要吟诵古诗。”可小明“嗯”了半天也没背出来,谁来帮帮他?(出示图片) 生回答。 师:对呀,“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课件出示山行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古代诗人杜牧也非常喜欢秋天的美景,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古诗――《山行》。(板书:《山行》) 2、齐读课题,读准“行”字。 ①师板书,生书空。 ②齐读课题。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 生:(在山上行走;走在山路上等) 3、介绍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吗?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设计意图 采用图片提示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感悟秋天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现在我想请我们小朋友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注意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再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那我们就再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
设计意图 该环节设计合理,通过PPT课件辅助生字教学,让学生对生字音形意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后面感悟古诗奠定了基础。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教师点拨: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一)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 1、(出示图片)师:是呀,秋天的景色多美呀!看在这幅图片中,你知道诗人在那儿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山、小路、白云、人家。师:是呀。相机板书:(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师:这样的景色美吗? 师:这么美的景色,那我们就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反复读诗句。(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理解“寒山”。 ①师:小朋友们,在第一句里有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呢? 生:寒山。 师:为什么是寒山呢?请看张图片,春天的山和秋天的山。 (出示图片) ②了解“寒山”就是指深秋时候的山。 3、(出示图片)认识生字“径”、“斜”。 师:小朋友,在这句诗里面,有两个生字朋友,他们很想和我们交朋友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图片)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字宝宝的好朋友了,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谁能用诗句来说一说呢? 多几个学生回答 (二)诗画结合,品读三、四句。 1、回忆《秋叶飘飘》。 (出示图片)师:说得太好了,你们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给小朋友们背一首诗:“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诶,这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呢? 生:枫叶。(板书:枫林) 师:这里的枫林美吗?(出示枫林图) 2、学生反复读诗句。 师:确实很美,诗人杜牧也留恋这傍晚时分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出示图片)谁来读一读?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小组赛读。 ④齐读。 3、(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带来满山的枫叶来奖励大家!你们觉得这个枫叶的颜色怎么样呢? 生:很红。(板书:红) 师:对呀,因为了有这些红红的枫叶,让我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更美了。(出示多张枫林图) 4、理解“坐”、“于”。(出示图片) ①齐读。 ②填空。 诗人停下车是 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 经过霜打的枫树叶, 早春二月花还红。 ③了解“坐”是“因为”;“于”是“比”。 5、认读“枫”、“于”,并书写。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有两个字宝宝想请大家把它的名字写一写。(出示图片) ①讨论交流识记方法。 ②师范写,生书空。 ③生书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字时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一次比一次写的漂亮。 ④评议。 师小结:“枫”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复习巩固第二句: ⑴做:因为,古今异议字。 ⑵爱:留恋,眷恋。 ⑶晚:傍晚。 ⑷红于:比更红。 ⑸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⑹句意: 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美丽的景色而停下车来,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山花还要红艳。 6、读一读第二句古诗。
设计意图 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诗句深情并茂,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感悟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同时将随文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改变“满堂说”的课堂,让学生不仅掌握生字的写法,还养成书写的好习惯。这正好体现了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读中悟情,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1、读中悟情。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理解了诗意,但是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韵味。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找一找读古诗的方法吧!(出示图片) ①师范读。 师:古诗有很多种读法,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自由读一读。 ②学生自由体会读。 ③指名读。 ④齐读。 2、欣赏“古诗新唱”。 师:古诗不仅仅是吟诵,还能编成一首动听的歌曲呢!现在我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①学生欣赏歌曲《山行》。 ②生小声跟唱。 ③复习歌曲《赠刘景文》。 3、背诵古诗。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诗人杜牧一起欣赏了这深秋时节美丽的景色,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一背呢? ①填空式背诵。(出示图片) ②指名背诵。 ③小组比赛背诵。 ④齐背。 4、理解并领悟古诗: ⑴这首诗主要讲什么? ⑵再次欣赏美丽的图片──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⑶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感情的读一读。
设计意图 熟读成诵引出古诗新唱,将视频与教学融合。落实个性朗读,老师不要限制学生一定要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五、拓展运用 1、师:描写秋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如:在王勃的《腾王阁序》中有一句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示课件)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也来说一说写一写吧。 2、说说写写。(出示课件) 我喜欢春天 , 因为 春天到处一片绿色 。 我喜欢夏天 , 因为 。 我喜欢秋天 , 因为 。 我喜欢冬天 , 因为 。 ①自己写一写,师巡视。 ②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 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歌,并让学生有选择说一说,写一写。展示图片让学生领略秋景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有关于秋天的诗句的印象,而在说说写写环节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六) 师生活动 六、全文总结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诗送给你的同学和在座的老师们。(齐背)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背诵古诗。
教学环节 (七) 师生活动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收集更多有关秋天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3、向学生推荐两本书 《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70首古诗》。
设计意图 收集与秋天相关的古诗,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山 行 杜 牧
教学反思 首先,上课是一门艺术,当我们设计某个教学环节时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什么?有效吗?这个环节能达到本节课的目标吗?如果热衷于表面的热闹而变成低效的课堂,受害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们。 其次,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清楚明了,因为语文本身是个包罗万象的科目,教师不要以主观的臆想或感觉来告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多读课文,课前做做必要的`习题,先考虑教什么,再考虑怎么教,这才是扎实真实有效的课堂。 最后,教学时应该有贯穿全课的主问题,这首诗应该紧紧抓住“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来教学,找出景物,理解关键词,初步感知诗意,配合图片创设情境悟出诗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