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玲玲的画 执 教 者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奖”、“候”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己的画作来理解课文人物心情。 2、通过绘画人物表情,积累人物心情的词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幅画
教 学 过 程 课前三分钟:孩子们,坐坐好,咱们的课前故事就要开始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聪明人的故事,一起来看看。(看《鲁班造锯》动画视频) 问:这个聪明人叫什么?他和徒弟去山上砍木材,发生了什么事?……(会观察、会思考)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五课,一起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在第5课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玲玲和玲玲的爸爸)咱们还和词语交上了朋友,老师请这组同学读读。一起来跟老朋友打打招呼。 一幅画 端详 评奖 弄脏 懒洋洋 得意 伤心 满意 3.读得真不错,那,孩子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借助老师的提示说说吗? 玲玲画了 ,要参加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不小心把画 ,玲玲 。后来在爸爸的指点下,她在 画了 ,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4、玲玲说,咱们二(1)班的小朋友词语读得好,课文内容说得更棒,她想邀请你们去她家做客。 二、走进人物,感情朗读。 1、出示图片,玲玲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玲玲在端详一幅画。什么是端详?演一演。(端详就是仔细地看) 玲玲喜欢她的这幅画吗?你从哪个词能看出?(板书:得意) 现在你就是玲玲小朋友,请你来“得意地端详”自己的画。(采访:你这么认真这么开心地在欣赏这幅画,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生:我的画这么好看,肯定能得一等奖……) 2、孩子们,你们也有过玲玲这样的感受吗?生活中做过什么特别好的事,让自己觉得很得意? 3、看着玲玲还在端详着自己的画,爸爸又在催她了。“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听了爸爸的话,玲玲说?(指名读) 4.就在玲玲收拾画笔的时候,谁也没料到的事情发生了,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幅画被弄脏了。贴图,板书。) 5.听到玲玲的哭声,爸爸放下报纸问“怎么了,玲玲?” 玲玲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读?指导读出伤心、着急。
师生分角色读。 6.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伤心,这么着急,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玲玲听了爸爸的话,怎么做的?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 7、老师有个疑问,玲玲为什么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而不是一只小猫或者一只泰迪熊什么的呢?仔细看看黑板上的两幅图,你就会有发现。 看来玲玲在这弄脏的地方到底画什么的问题上,可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请同学再读这句话。(小花狗懒洋洋地……)坏事变成了好事(板书“好事”) 8、看到玲玲笑了,爸爸也高兴了……齐读爸爸的话。 孩子们,爸爸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板书:动脑筋) 9、孩子们,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也遇见了一件坏事,昨天我穿的一条漂亮的新裙子不小心划破了一个洞,扔了太可惜了,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请同学们在脏裙子上画一画,解决老师的麻烦。 生活中,你遇到过或者读到过“动脑筋让坏事变成好事”的例子吗?(司马光砸缸等) 10、爸爸说的话多有道理呀,让我们再次读读!老师希望你们把它记在心里。 三、复述故事,回归整体。 1、看着板书,用上“得意、伤心、满意”在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指名说。 2.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四、观察字形,写好生字。 1、出示:奖 候 正确说出笔顺。 2.关注起笔位置,观察字的结构,找相似、找不同。 奖,上下结构里的“大”要写得扁一些。 候,左右结构里的“大”要写得瘦长些。 3.师范写,生描一写二。 4.展台评价。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课后阅读《三只小猪》。 六、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贴图 得意 动脑筋 贴图 伤心 坏事 贴图 满意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