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主题: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本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草虫的村落》《花之歌》课文组成。
《草原》描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丁香结》一文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告诉我们: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
《宿建德江》一诗写诗人于途中夜泊建德江时,在船上见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孤寂伤感的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花之歌》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实质是写人,诗人借花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中的丰富内涵,都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在学习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阅读知识点补充:描写技巧
描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1.按照描写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按照描写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①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③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口质。
⑤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2)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①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②自然环境描写:指自然界的景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即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3.描写景物的角度(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等
①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动态猫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下的描写,能够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这两种描写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二者穿插使用,能够使形象由单调变得丰富,收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类文阅读-(一)
草原八月末(节选)
梁 衡
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选自《意林》)
1.“发号施令”的意思是 ,在文中指的是
。
2.第二自然段用了( )。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
3.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二)美丽的大草原(节选)
苑 凡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méng měng)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一个天然牧场。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女孩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bēn bèn)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草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
秋天,青草枯萎,百花凋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sǎn sàn)发出淡淡香味。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选自《小学生最新分类作文阳光宝典》)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动词。
( )雪人 ( )雪球 ( )雪仗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B.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
C.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摇动枝叶。
D.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
4.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野花
高安侠
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又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又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
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
2.初到草原时,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
3.文中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 )
A.“我”来到草原旅游。
B.“我”折了一枝花,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C.“我”爱美,折花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D.“我”不听同事劝告折花。
4.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5.你对文中“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四)夏 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咕咕咕咕”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1.栀子花有 、 、 的特点。
2.“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葵 的特征和作者的 。
3.“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句话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
4.对文章理解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感觉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的唯一原因是空气很凉爽。
B.文中说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巴根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C.作者家乡的蝈蝈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一种叫“秋叫蚰子”。
D.标志“夏天就快过去了”的景象,在作者的家乡有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
5.文章在写栀子花和巴根草时分别引用了山歌和童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五)榕 树
泰戈尔
喂,站立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忘了那个小孩么——他像那些鸟儿,曾经把巢筑在你枝头,又离开了你?
你是否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前,不解地看着你那虬结在一起、深入地下的树根,惊奇不已?
女人们常到池塘边来给水罐汲满水,你那巨大的黑色的身影在水面上扭动,仿佛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阳光在涟漪上跳舞,像不停息的小不点梭子,在编织金色的绣帷。
两只鸭子从遮蔽它们倒影的水草边缘游过,那孩子静静地坐在那儿思索。
他渴望变成风,吹过你飒飒的树桠;变成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着日斜而拉长;变成小鸟,栖息在你最高的枝头;像那两只鸭子一样,浮游在水草和倒影中间。
(选自《泰戈尔诗选》,有改动)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意思转折 B. 表示插说 C. 表示举例 D. 表示解释说明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阳光 。
3.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 , ,
,这些生活画面能勾起“ ”对孩子的回忆。
4.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六)雨 之 歌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选自“百度百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 ) 解除——( ) 清润——( )
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诗人笔下的雨有什么特点?诗人借雨歌颂了什么?.
.
4.这首诗诗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参考答案】
(一)1.发命令,下指示 让翠绿的草一下子都变黄了
2.A
3.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
4.示例:这段话写出了八月末草原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是震撼人的心灵的,是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并沉醉其中的。
(二)1.méng bēn sàn
2.堆 滚 打
3.B
4.这篇文章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由衷地赞美了大草原。
(三)
眺望 端详 打量
初到草原时,作者目光所及是一片辽阔,所以感到有些茫然。
B
拟人 这样描写,能将小野花彰显着蓬勃的生命之美描写得更加形象生动。
对待真爱,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尊重,学会珍惜。
(四)
花六瓣 粗粗大大 极香
拟人 纤弱 怜爱之情
听觉 触觉
C
引用山歌“栀子花开六瓣头”佐证栀子花是六瓣,引用童谣“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写巴根草的顽固,都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意思对即可)
((五)1. D
2.拟人 比喻 跳舞的样子
3.妇人汲水 阳光跳舞 鸭子浮游 榕树
4.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了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六)1.装饰 消除 温润
2.下雨了,雨水滋润了山河大地。
3.雨是奉献者。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