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9 22: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下21《青蛙卖泥塘》教案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 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不再买泥塘了。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环境要通过劳动创造的道理。
本单元四篇课文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旨在发展学生精神世界,实现品格涵养。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此项口语表达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有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本课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较弱,教学时可以通过搭建阅读支架,降低难度,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整体感知。具体操作第一步,读完课文后,思考:青蛙卖泥塘的过程中,来了哪些小动物?第二步,再读课文,烂泥塘变成好地方,除了青蛙的努力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教学中,搭建两个问题支架,通过了解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学生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几件事,引导学生学习提取完整信息。
学生通过单元与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任务群的学习,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学会借助不同方式的提示进行讲故事,但如何把故事讲、演得有趣,本课通过角色朗读、拓展想象、角色扮演的梯度训练,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充分表演,在童话中快乐畅游,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卖”字。
2.朗读课文,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思辨老牛语言表达的特点,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4.演一演老牛买泥塘的过程 。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题质疑,探究变化
1.读课题,识写“卖”字。
2.依题质疑、释疑。
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泥塘不怎么样。
3.读懂青蛙的准备工作——竖牌子,大声吆喝。
认读多音字“喝”
“喝”是多音字,之前学过它的读音hē,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hè,在吆喝一词中,“喝”读轻声。
4.为了卖掉泥塘,青蛙先后做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
(1)交流并梳理青蛙做的事:
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2)明白变化,知晓结果:烂泥塘变成好地方,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5.思辨原因:劳动带来改变,改变带来收获。
活动二:走进角色,体会表达
1. 想一想:烂泥塘变成好地方,除了青蛙的努力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1)圈一圈:哪些小动物来过?圈出他们的名字。
(2)画一画:用“﹏”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2.品读老牛的话,体会表达。
3.思辨原因:运用正确的说话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4.师生分角色合作朗读。
活动三:沉浸角色,演绎故事
演一演老牛买泥塘的过程。
作业设计: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发挥想象,演一演其它小动物来买泥塘的过程。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生活靠双手来创造。
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经验的资源,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了。这样的教学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实现了语文学习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在品词析句中,通过对老牛的话进行不同形式的对比朗读,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表演环节的层次性流于形式,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兴趣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