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2024.6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本卷采用网上阅卷,请注意书写的端正和规范。
3.务必在答题纸正面粘贴条码,填涂等级或合格标识,并填写选修班级。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经久不衰的中华民族(28分,全体考生做)
小鑫在阅读历史杂志时看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小鑫试图进行进一步探究“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1. 针对“统一”,小鑫知道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是( )(单选)
A. 周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2. 中国文化中很多成语往往都涉及到历史典故。小鑫在探究“走马观花”、 “金榜题名”这些成语时,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单选)
A. 察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3. 小鑫认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也来自于源远流长的学术文化。小鑫制作了一条时间轴,请帮助他完成相应时空的配对 (相应序号填写字母)
A.程朱理学 B.心学 C.孔子
D.《黄帝内经》 E.韩非 F.《农书》
4. 如果从“多源”角度来看,小鑫认为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民族交流、融合而形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过一次较为深入的民族融合进程,按照小鑫的格式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事件名称(全称):①____
措施:1.自平城迁都至②____;2.鼓励胡汉通婚;3.改汉姓、说汉语……
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③____。
举一反三——列举一件我国古代促进民族交流交往的史事:1.汉朝昭君出塞;2.④____;3……
5. 根据探究,小鑫认为“多源和一统的格局,此二者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从“多源”和“一统”的角度出发,谈谈你对小鑫所得结论的理解。
二、英国工业革命的多面相(20分,全体考生做)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6. 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 (填写字母)
7. 以上三则史料分别呈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三个面相,请予以一一指出。
8. 如下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漫画作者意在( )(单选)
A 弘扬科学精神 B. 推崇田园生活
C. 反思工业文明 D. 抨击等级制度
9. 图B 为英国著名讽刺漫画杂志《PUNCH》1858 年 7 月 10 日刊登的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 MONEY or Your LIFE!”。该漫画反映了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三、以日期铭记的历史(共32分,全体考生做)
以日期命名时事,是历史概念的重要来源,镌刻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以下是小黄同学在搜集“历史上的今天”相关资料时,找到一些以日期命名的史事:
①“八·一三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10. 请按照发生时的时序先后,对上述史事排序( )(单选)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④②
11. 请将下列历史评说与史事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A. “八·一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1)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 )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 )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 )
(4)国民政府奋起反抗,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
12. 请依据以上史事提炼一个主题
自邮票问世以来,举凡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军事的重大事件等,几乎在邮票上都有反映,故人们称邮票是“连续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以下是小黄同学收集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发行的三枚邮票。
13. 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中的“双十节”、“八一五”和“双十二”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
14. 请依据邮票上的日期或主题,判断上述三枚邮票发行的具体年份。
①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②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③ A.1945年 B. 1946年 C. 1948年 D. 1949年
15. 请提炼三枚邮票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16. 完成时间轴的填写:_____(本题等级考考生不做)
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0分,合格考学生做)
高二的小明在学习强国APP上浏览文章时,看到习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他摘录了一段金句:“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的交往。”
17. 小明打开笔记本整理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人物及事迹,帮他一起完成配对。(涂字母)
(1)哥伦布 A.推行改革开放
(2)张骞 B.启航工业革命
(3)瓦特 C.领导古巴革命
(4)邓小平 D.发现美洲大陆
(5)卡斯特罗 E沟通西域各国
18. 小明整理完笔记后拿给同桌看,同桌认为张骞不应出现在这个专题里。小明却坚持张骞可以放在这个专题内。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小明在和同桌讨论后,又找到老师询问如何完善这份专题。老师建议他加入一些具体史料以增加专题的科学性与严谨度。小明借来高三学长的历史选必教材,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等部门的生产效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9. 根据材料,帮助小明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20. 小明将整理好史料拿给老师看。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小明所选史料是否妥当 谈谈你的看法。
五、近代中国政治转轨(26分,等级考学生做)
课后,等级班学生对“近代中国政治转轨”专题颇感兴趣,并尝试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环节一:借助时间轴简单梳理近代中国大事记
材料一:
A.八国联军侵华 B.洋务运动开启 C.戊戌变法改制 D.辛亥革命爆发
21. 将上述字母所示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对应的横线处。(填涂字母)
①____; ②____; ④_____; ③_____
环节二:补充19世纪50至60年代的史料
材料二:自广西用兵以来,奏报军饷及各省截流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两,各省地丁、盐课以及关税、捐输,无不日形支绌。
——(清)《文宗实录》卷97
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潜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
—— (清)曾国藩《江西牙厘请照旧经收折》(1864 年)
注:《文宗实录》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 正月,止于咸丰十一年(1861) 七月
22.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出现怎样现象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B 2. D
3. ①C;②E;③D;④A;⑤F;⑥B。
4.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洛阳;③推动了民族的交融;④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5. 结论:多源和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理解:多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不仅影响了经济的繁荣,也拓宽了文化的视野,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铸就了生命力。
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思想的最大影响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6. A、B是原始史料,C是非原始史料。
7. A: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B:生态环境污染严重;C:英国现代化进程与工业化程度正相关。 8. C
9. 看法:漫画作者关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泰晤士河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不仅造成了动物的死亡,更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反映了作者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的忧虑和批判。
10. C 11. (1)B;(2)C;(3)D;(4)A。
12. 主题: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革命历程。
13. 辛亥革命;抗战胜利;西安事变。
14. ①B;②D;③B。
15. 时代主题: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
16.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雅尔塔体系。
17. (1)与D.;(2)与E;(3)与B;(4)与A;(5)与C。
18. 赞同小明的观点。理由:西汉时期,中国作为农业国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创建了沟通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的桥梁——丝绸之路,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随后数个世纪,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全世界输出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科技发明,促进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小明将张骞这位丝绸之路的代表人物写入经济全球化相关人物及事迹的观点是可取的。
赞同同桌的观点。理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随后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社会从农业走向工业,商品、资本流动、科技和物种交流进入频繁快速的阶段,科技和生产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世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概念得到了真正具体的展现。因此,张骞被写入经济全球化相关人物及事迹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19. 特点: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科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频率和波及范围都有所增加
20. 不妥当。理由:全球经济的发展,既要包括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应该广大亚非拉欠发达地区的国家。小明所选史料仅仅包括西方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政策,没有包括二战后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殖民走向民族民主发展的过程。因此,小明的史料选择不够全面。
21. ①. B ②. C ③. A ④. D
22. 现象:清朝中央的财权和军权逐渐下移。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湘淮系官僚集团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