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9 18:32:56

文档简介

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B C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C C B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21.(1)举措:推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开凿郑国渠。(2分)
天下之势: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2分)
谋略:远交近攻;广纳贤才。(2分)
(2)原因:扩大关中范围,保障京师供给;加强对洛阳和关东地区的控制,削弱诸侯王国力量;依托地理优势加强关中地区防卫,应对匈奴的威胁。(任意两点给4分)
22.(1)礼法并施;隆礼重法。(4分)
(2)贾谊推崇儒学治国与汉文帝主张法家思想冲突;其他大臣反对贾谊的主张。(4分)
23.(1)功能:军事防御,提供乱世求生场所;组织生产,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荫附人口,躲避赋役之地;聚族而居,是取代乡里的基层自治组织;稳定秩序,分裂割据下延续文明的载体;豪族自保,易于政治割据的基地;各族杂居,促进民族交融的空间等。(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
(2)原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逐步剪除地方割据势力;北魏初推行的宗主督护制弊端日益显露;推广均田制,使荫附人口转变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租调制有利于减轻负担,增强受田农民对政府的认可;推行三长制,打击了地方豪强,也使社会趋于稳定;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为北方经济恢复提供了政权保障,也为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开拓了广阔的地理空间。在此基础上,坞堡逐渐走向衰落。(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24.观点:战国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经济形态的确立时期。(2分)
论证:战国时期,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地主阶级势力壮大,各诸侯国先后展开了变法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自主性。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逐渐形成并确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封建国家的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秦以后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8分)
综上所述,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以农立国的发展理念,农业技术、耕作方式以及小农经济形态的初步稳定,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分)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5000—4000年之间,有些地区的人群共同体变得更大,如陕西石峁古城、山西陶寺古城,能统治一两万甚至三五万人口,城内有数百平方米的大型宫殿,上层贵族开始使用精美器物,死后的墓葬里也堆满了豪华随葬品。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出现阶级分化现象 B.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D.专制王权逐渐形成
2.周王经常出行至下级贵族之家或远巡至边域,举行册命、祭祀等活动,并处理沿途所遇到的政治、经济、军事诸项事务。这种王巡
A.拓展了王权影响 B.挑战了分封制度
C.强化了血缘认同 D.控制了世家贵族
3.西周青铜器《留鼎》铭文记载:在荒年,奴隶主匡季带人抢了另一个奴隶主留的收成。留告到上司东宫处。匡季起初答应赔偿“五田四夫(奴隶)”,后又赖账。最后,东宫判决匡季加倍赔偿。匡季不得已,用“七田五夫”作了赔偿。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灾害加剧社会矛盾 B.政府注重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C.土地奴隶可以买卖转让 D.周王室致力于调解民事纠纷
4.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非必只有一族,居于某地的民族就被称为某地之人;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 B.宗法分封制崩溃带来的后果
C.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 D.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
5.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板)块”(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
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
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6.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A.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 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 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7.战国时期,人们广泛使用“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封地的大小往往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如秦王用十五城求购“和氏璧”,商鞅被封为商君并且得到商於之地十五城。这说明
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兼并战争更加激烈 D.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8.儒家思想认为,礼乐是对人类感情的彰显和节制,是合乎人的性情的。墨子则认为,礼乐制度会给老百姓带来物质上的不足。这本质上反映出两者
A.学术主张的对立 B.阶级立场的差异
C.人性观念的冲突 D.生活态度的差异
9.战国时期,慎到重视“势”,强调君主权势;申不害重视“术”,强调政治权术,健全法制;商鞅重视“法”,强调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结合;韩非宣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说明,四者
A.代表不同政治势力 B.希望建立有序社会
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 D.否定儒家德治思想
10.“先秦游士无宗国”,表1统计了史籍中明确记有出生宗国和活动国的著名人物(部分)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
表1
人物 孙武 伍子胥 吴起 商鞅 张仪 吕不韦 李斯
宗国 齐 楚 卫 卫 魏 卫 楚
主要活动国 吴 吴 魏、楚 秦 秦 秦 秦
A.贵族政治趋向衰败 B.秦国吸引力最强
C.户籍制度尚未确立 D.士阶层日益壮大
11.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了博士官职。这些博士缺乏传世文献记载,今尚知名的只有17人,他们大多是儒生,其职责是“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但不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影响甚微。究其原因是
A.百家争鸣的延续 B.治国理念的影响
C.太学教育的发展 D.制约皇权的需要
12.秦末,反秦领袖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入秦无暴掠”。在楚汉之争中,刘邦集团始终强调怀王之约,并将“负怀王之约”列为项羽首罪。刘邦此举意在
A.塑造正统形象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强化怀王权威 D.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13.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A.吸取西周地方治理的经验 B.贯彻因地制宜的政策
C.构建中央优势的区域格局 D.健全中央的行政体系
14.有学指评价某制度:它是统治者及时了解全国各郡、国的土地、人口、钱谷出入及社会治安等的重要手段……另一重大作用,在于它能够提供各级地方官吏政绩好坏的依据,从而它也成了考核官吏和澄清吏治的重要手段。他评价的制度是
A.刺史制度 B.上计制度 C.文书制度 D.台谏制度
15.《月令》是古人对时令经验的总结,记载着天象、物候、气象等自然事物的变化;汉武帝时,《礼记·月令》被立为经学、涉及君主施政、祭祀等内容,原有的刻度时间意义已经渐次模糊。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政府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B.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C.强调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D.丰富人们的时间认知
16.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成都织锦“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在政府鼓励下蜀锦远销吴、魏,“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据此推知,该现象是
A.长途贩运发达的表现 B.南方经济开发的延伸
C.蜀汉军事斗争的需要 D.商业政策巨变的反映
17.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 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18.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
19.表2反映的是北周至隋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表2
时 间 州 郡 县
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 211 508 1124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 211 538 1011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190 — 903
A.“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B.“罢废诸郡,以州统县”
C.“存要去闲,省并州县” D.“户口滋多,析置州县”
20.唐朝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在唐朝前期以负面为主,但在唐中叶以后逐渐转向正面。这主要是由于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中央集权的弱化
C.经济格局的变化 D.长途贩运的兴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和“起事之地”。纵览天下,在地形和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根本之地”非关中莫属……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紧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推行“广关”政策。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图2),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函谷关东移,同时关中的东北界也由临晋关(即蒲津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至太行山一线。
图2 汉代关图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为经营“根本之地”推行的举措,并分析秦统一所利用的“天下之势”和采取的“人的谋略”。(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广关”政策的原因(4分)
2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时代,面对“礼崩乐坏”,各种治世思想激烈交锋碰撞。但无论是“仁政”还是“法治”都没有适应时代需求,挽救岌岌可危的周王朝。荀子批判地吸收儒、法两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治,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治理更为实用有效。荀子主张“义”是礼法的核心,强调用“义”节制人心,强化礼法对人们思想的约束,以达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的目标。
——摘编自管峰《荀子礼法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贾谊是汉文帝时才华横溢的儒生、荀子后学的重要代表。他力主“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但“好刑名之学”的文帝并没采纳。他没有放弃,认为文帝应“始治天下”,废除承秦而来“法治”政策,“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但由于朝廷大臣多数反对,文帝“谦让未遑”,这些主张大多被束之高阁。
——摘编自吕亚丽《浅析西汉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治国思想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贾谊的主张被束之高阁的原因。(4分)
23.(10分)【坞堡的兴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基层组织的破坏,导致一些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武装自卫集团的出现,强宗豪族率领宗族据险守隘,因而坞堡有了很大发展。西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史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诸如“于时豪杰所在屯聚”“关中堡壁三千余所”“冀州郡县,堡壁百余”这类记载,更是史不绝书。
——摘编自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材料二
图3
——据马玥《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
材料三
晋末乱离,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乃集诸群士而谋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于是,峻险院,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虽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
——《晋书·庾衮传》
材料四
(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概括归纳坞堡的主要功能。(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当时坞堡走向衰落的原因。(6分)
24.(12分)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奠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而没有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有过三次明显的扩张与发展过程,第一次主要发生在战国秦汉时期,主要特征是传统农业经济形态的确立;第二次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长江流域的扩张;第三次是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的深化。
——摘编自贺耀敏《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阶段,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