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新长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新长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9 22:14:28

文档简介

高二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D D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B C D
【答案】C【解析】
2.【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为墨家学派的“尚贤”思想,“选贤任能,任人唯贤” 与墨家的主张高度吻合,都强调了根据人的贤能来选拔和任用,排斥不贤能的人,故选D项;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儒家思想,强调的是通过道德和礼仪来 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与墨家的政治主张不符,排除A项; “不言而化,无为而治” 是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过多干预,与墨家的主张也不相符,排除B项; “绳不挠曲,法不阿贵” 与法家思想有关,强调法律的公正和不可动摇,虽然涉及到公平和正义,但并未直接提及选拔贤能的人,与墨家的主张不完全一致,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即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项;代王刘恒是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无法反映出他是嫡长子,且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排除A项;刘恒被选为皇帝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后世选帝的主要标准仍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C项;材料中立刘恒为帝是丞相、太尉与宗室大臣共同讨论商定的,不能说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解决……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流民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项;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私人掌握大量土地,据材料“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可知是军屯,结合所学军屯属于国家所有制,排除A项;材料“解决军粮供应”说明粮食不是用来销售,排除B项;材料“解决……流民问题。”说明屯田制有利于减少南迁,排除 C项。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
6.【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都是中央派出前往地方进行管理,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体现出中央和地方配合行政,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故选D项;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前期是中央特派员,后期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因时而变的结果,非随意的,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唐代的藩镇割据是地方割据的表现,故“杜绝”一词不妥,排除B项;监察并不是每一位官员都具备,排除C项。
7.【答案】D【解析】材料“胸无墨、眼无丁者”也热衷于出版个人著作,不能体现出学术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反映出士人的喜好,与士人的地位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没有反映出个人著作的内容与社会的关系,无法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说明当时人们对文化知识的崇尚,社会上的文化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
8.【答案】A【解析】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题目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官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题目的主旨,且题目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南书房在军机处设置之后地位就不如军机大臣了,但是题目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范围扩大了,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材料各类问题中西方“应用科学、各种技术”占据多数,说明西学传播适应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兴办实业的需求,故选C项;材料当时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说明西用思想的传播没有受到抑制,排除A项;材料互答问题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维新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国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关注,但没有体现出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
11.【答案】D【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古埃及的太阳历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这一划分与农业息息相关,说明该历法是为农业服务的,故选C项;太阳历是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涨落情况制定,说明其是经历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并不是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的认知,排除A项;历法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率,但生产力提高主要标志为生产工具的进步,排除B项;古代埃及对水利工程作用的认识无法从材料中判断,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图片中的扩张起点位于南欧地区的巴尔干半岛,经小亚细亚、埃及、西亚进入了波斯、中亚和北印度地区,最终返回巴比伦,整个路线图与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相吻合,由此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故选C项;阿拉伯帝国时期的阿拉伯商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区,排除A项;罗马帝国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但是图片并未将意大利地区包含其中,排除B项;印刷术在13、14世纪经蒙古西征传入了西方,亚历山大东征时尚未出现印刷术,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恶化的”可知,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选B项;材料强调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是国家的意愿,而非个人意愿,排除A项;私法主要是指调整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而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排除C项;官员从政行为与“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发布令状”不符,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由沉船打捞地点是在印度洋附近,其中发现的货品来自中国、中东、南亚、中亚和东南亚这些信息可以得出,当时印度洋的贸易往来比较活跃,故选C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沉船时间10世纪中后期不符,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武帝之后,与沉船时间10世纪中后期不符,排除B项;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涉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明资本自由流动的起点为工业化,故A项错误;材料陈述的是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现象,与基本准则无关,故B项错误;“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均体现了工业化在推进全球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可以综合材料信息从巩固统治、控制中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角度进行概述。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根据材料“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知为迁都做准备;根据材料“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可知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等。第二小问举措,可以综合材料信息从城市设计者、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布局和具体规划等角度进行概述,比如,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扩大城市规模,统一规划里坊等。
(2)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可以综合材料信息从对古城洛阳的意义、对后世中国都城建设的意义、对日韩等亚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对民族融合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18.【答案】
(1)西汉,察举制。(1?分)
魏晋:九品中正制。(1分)
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2分)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分)
(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2分)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分)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任答—点2分)
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廉”可得西汉察举制;据材料二“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可得魏晋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相同点,选拔依据结合材料一“孝”和材料二中“德”可得都注重品德;据材料一“由朝廷加以考核”和材料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得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
(2)积极:据材料三“无官职记录”等可得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据所学科举制的意义可得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
消极:据材料四“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可得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19.【答案】(14分)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张;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
(2)依据:地图绘制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采用中国传统的上北下南方位;有关明朝的信息最为丰富;以中国南海为中心;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
意义:有利于了解当时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凸显了时人海洋意识的觉醒;为研究当时亚洲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资料;为当时西方航海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1)由材料“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由材料“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得出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由材料“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得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张;由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得出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由材料“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得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材料“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得出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由材料“下议院议员”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由材料“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得出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
(2)第一小问依据,由材料“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得出地图绘制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由材料“使用汉字标注”得出使用汉字标注;由材料“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得出采用中国传统的上北下南方位;由材料“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得出有关明朝的信息最为丰富;由材料“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得出以中国南海为中心;由材料“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得出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得出有利于了解当时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由材料“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得出凸显了时人海洋意识的觉醒;由材料“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得出为研究当时亚洲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资料;由材料“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得出为当时西方航海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材料“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得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0.【答案】
示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变”,首先体现在历史地位上。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出现“三教并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其次从内容上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思想文化。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宋代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理学,儒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不变”,儒学的基本内涵和道德素养始终不变。孔子创立儒学所提倡的思想核心“仁”和政治上的“民本”思想贯穿始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如“舍生取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变。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变化,但其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根本改变。(12分)
【解析】
据材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可从专制主义制度、选官制度、儒学思想等角度分析“变与不变”。
如确定论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
阐述:首先,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变”可从历史地位、内容两个角度入手,结合所学可知,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政权更迭的频繁使得儒家的“纲常礼教”深受冲击,再加上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思想文化,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增加了神话色彩,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儒学与佛教和道教三教合流,宋代形成理学,儒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明清时期,李贽、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儒学批判继承。李贽反对“三纲五常”,提倡“男女平等”,黄宗羲等人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由此可见,无论是儒学的历史地位还是其思想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都发生着变化。其次,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不变”,结合所学可从基本内涵和道德素养两个角度入手,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创立儒学所提倡的思想核心“仁”和政治上的“民本”思想贯穿始终;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如“舍生取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变。最后,总结升华,儒家思想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变化,但其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新长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战国时期,为了顺应诸侯争霸的需求,墨家提出了“贤者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的政治主张。下列思想中,与墨家这一政治主张相同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不言而化,无为而治
C.绳不挠曲,法不阿贵 D.选贤任能,任人唯贤
3.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4.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5.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6.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8.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9.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10.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1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12.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
A.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 B.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
C.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
13.图1所示历史事件(  )
图1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14.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15.下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16.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
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表3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 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