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9 22: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下2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3)明白诗歌是从儿童视角想象祖先在人类历史开始之初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在这片土地生活。
(4)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环节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1、理解“摇篮”
(1)揭示课题,板书“摇篮”
(2)看图回忆,感受“摇篮”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曾经在摇篮里睡,接受妈妈的保护;我们在摇篮里接受爸爸妈妈的养育;我们在摇篮里慢慢生长。
(关键词:养育、生长。)
2、了解“祖先”
(关注“祖先”,不是父母、祖宗。)
师:什么是我们的祖先啊?
生交流。
师:祖先就是我们整个部落里的长辈,是一个家族好几代之前的长辈。
师: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生:祖先。
师:我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
(建议:执教一二年级,多给孩子们一些手势、肢体语言。)
(梳理:摇篮入手,关注“祖先”,始进入课文。)
环节二:走进课文,看一看“祖先的摇篮”
1、朗读第1节,提问:祖先的摇篮在哪里?
生:祖先的摇篮在原始森林里。
师:什么是原始森林呢?
(关注:关注教学的序列,顺应儿童思维。而不是一下进入修辞小境界。不要迷恋对孩子进行定性分析,这个是比喻句、拟人句,一定带孩子多感受。克制、谨慎讲比喻之类干概念,一定要感受,形象化思维。)
2、感受原始森林
(1)出示视频:
师:看,这就是原始森林,生长着很多书木,没有人的足迹,保留着最早的样子。
生:好神秘
(2)出示图片:(仰拍原始森林)
看图,理解“树荫”。
师:原始森林保护所有的小树,自然生长。
(设计:看图、视频,认识原始森林。)
(转化:转化为课件,以此上课,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图、视频。怎么转化?听课笔记转化。)
(设计:认识原始森林,全部形象化,不讲概念。)
师:这就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
(2)回扣课题,“祖先的摇篮”
师:一代一代往下都生活在这里,这就是“代代相传”。
师:这个森林保护了我们,因此我们才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学情分析:学生听不懂,很多小关键老师讲不清,孩子听不懂,距离孩子生活太多遥远。)
3、探秘祖先的森林
(1)读诗找
师:原始森林里有些什么呢?请大家读诗寻找。
生:有大树,有野果,有鹊蛋,有草地,有野兔,有蘑菇。
生:有小松鼠,有蜻蜓,有蝈蝈,有蔷薇。
生发言,师板书。
(学情:二段启蒙,很多事物对于孩子很陌生,一定要细化,形象化理解。召唤出孩子的好奇。)
(2)自由谈
(写作对象,自由谈,森林里有什么无限量。今天看到了物种并不是原始森林一定有。动植物、自然景观基本都可以。)
师:你觉得森林里还是有什么?
(思路:动物、植物、自然风光。)
生交流。
师:我们祖先在森林里每天都可以看到日出,欣赏夕阳,迎来明月,伴着星光……
(日出、夕阳、明月、星光)
(思路:增加儿童诗意。自然界的风光。为未来仿写,诗意拓展做铺垫。为孩子做知识预备。)
(3)读词(课后题,去动词)
师:祖先森林都有什么?
生读词:
野果 松鼠 夕阳 蘑菇 蜻蜓 明月 野菜 蝈蝈 星星
(意图:复习,即使反馈,巩固练习。字词教学不是只有写生字一种。)
(收尾:读词收尾,课堂节奏不是一直让孩子喊着读。)
环节二:学习第2-3小节,想象说话
1、引导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在森林里都做些什么呢?(总问题,只问不答。)
师:我们来读一读2、3两节诗。
(提问方式:①思维型提问②回应式提问③组织型提问。从提问角度来评课。从老师课堂问题角度独立形式来评课,归属类型,来评价课堂。思维型问题,搭建支架,支架整个问题的思考,总问题化为子问题,子问题有没有为总问题提供支撑。思维型问题提得好,避免碎碎念,回应型提问,拉近师生距离。此问题属于组织教学,不需要学生回答。)
生朗读23节。
2、祖先的生活
(1)交流
生:祖先在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
(设计:第二次读课后题,动词还原读课后题。还原动词,儿童才能达到“注意”。读词,感受诗意,二次读,感受注意。)
(2)读懂问句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祖先是我们爷爷的爷爷……他们的生活,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诗人怎么知道?
生:不知道。
指导朗读问句:可曾……
师:诗人将自己的思考,写成了自己的追问。通过追问,我们跨越时空跟祖先进行对话。如何对话?
生:可曾……
师:所有的问都是在跟祖先对话。
(下一环节:仿写对话,尝试跟祖先对对话。)
(3)补充板书:
师:当时我们的祖先在做什么?
(意图:强化祖先的动作;分类整理。)
师生互动:生说师板书
(4)分类整理:(梳理探究)
1)采集:采蘑菇、摘野果。
2)狩猎:掏鹊蛋、追野兔。
3)休闲:捉蜻蜓、逮蝈蝈、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解读:儿童的猜想,而不是祖先的生活。祖先解决的是温饱,我们解决的是文明。)
师:祖先为了生存而做的事,祖先也有休闲生活,
(梳理探究: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才带的走。读很重要,比读更重要的是想。祖先的生活有三类:采集、狩猎、休闲。《阿凡达》第一集山川部落,续集海洋部落。创意点相当好。每个种族生活的部落不同,据说全人类都是从森林走出来的,有的走到沙漠、海边等。三次:分类读,加动词,梳理分类。)
3、搭建支架,想象说话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试着和祖先对话吧!
(1)休闲版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看着太阳
在东方升起,
又看着太阳 ?(在西方落下)
可曾在夜里 ?
可曾在月光下 ?
(意图:对话祖先,复活祖先。)
(2)运动版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森林里奔跑,
追逐着 ?
可曾在草丛等待,

(意图:满满多写,一点引导多写,搭建支架,完成学习单。来自诗歌,来自伏笔。词,形成闭环,让学习成为系统。年轻老师爱打横线,但是这个时代没头脑只有手很不合理。1作业即活动;作业即复习;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评价。为孩子搭建支架。形成性作业,不是复习巩固型作业,搭建支架,形成对学习内容的获得。作业就说活动,作业是附庸用来巩固,作业就是学习形式,设计有辅助;作业即评价。新时代去除形式化。)
4、评说祖先的生活(评价)
师:刚才我们和祖先对话了。想想看祖先的生活多么美妙啊!很多事如今已经做不了。你觉得作为现代人,祖先的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关键词?
生:神奇,自由,休闲,快乐,艰苦,无拘无束,惊险……
(评估:实际课堂,已然成功,唤醒了小孩对祖先生活的无限热爱。此为多元解读,自在才能有创意。)
环节三:感受祖先的生活
1、朗读第4节,感受祖先生活的特点
师:祖先的摇篮有两个特点,一是美好,二是遥远。
(智慧:选择讲什么自己把握,今天非要学学不懂,抓住学生能学必须学的学习。“苍苍茫茫”不讲,以后学习。)
练习生活体会“遥远”
师:什么是“遥远”,你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
师:推荐大家阅读绘本《第一次提问》。
(拓展:二年级拓展式阅读,单元统整式阅读。)
朗读巩固。
(设计:诗一样的语言,读一读就好了,不需要解释。)
2、发愿
师:在城市中,你想做些什么?你想对祖先说些什么呢?
生:说祖先你的生活的多么令人向往
生:祖先,你的生活真实无忧无虑啊!
师:做些什么呢?
生:环境保护,探寻祖先的足迹,回到原始森林。
3、推荐电影《狸猫森林》
(推荐影片:宫崎骏的《狸猫森林》,带孩子看。几代人生活在森林,狸猫保护自己的森林。)
(形象化教学:视频、图片、绘本、电影……)
课堂总结:
这片原始森林是我们的祖先生存的家园,给了她们安全的庇护。那里的水果保证了食物的供应,那里的动物使他们身体更加的强壮,那里的木材使他们有了居住的地方,那里的水源能够让我们的祖先生生不息,代代繁衍,难怪称为祖先的摇篮呢。祖先在繁衍的过程中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神话故事,很多很多的创造发明,后续就让老师带领我们继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