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喀斯特地貌
远古浅海形成的石灰岩
:地表与地下
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等形成
喀斯特(岩溶)地貌
(占地表12%)
地表喀斯特
抬升后,石灰岩地表侵蚀的变化
(平坦→崎岖→平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溶沟
石芽
贵州·赤水
云南昆明·路南石林
石林: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峰丛
: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
贵州·兴义万峰林
广西·桂林
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底部相连少,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
贵州黔南·大窝凼
“中国天眼”
FAST
2016.9.25
贵州施秉·一柱擎天
孤峰: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特点状若石笋
古巴·维纳莱斯山谷
残丘:准平原上残留的孤立石灰岩山丘
钙华
: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导致碳酸钙沉积。
四川·黄龙
地下喀斯特
地表向地下逐渐侵蚀的过程
溶斗
:即喀斯特漏斗,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
湖南益阳塌陷漏斗
广西大化·龙卷地
重庆·小寨天坑
:巨型溶斗,一般因塌陷而形成的
天坑
伯利兹·大蓝洞
“海上天坑”
溶洞
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
2020.12金华双龙洞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石幔
地表与地下喀斯特一般共同形成,但有时间差
我国的西南地区(滇、桂、黔)最为典型
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
石漠化
生态脆弱区耕作,加剧表层土壤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
海岸与冰川地貌
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气候因素(、流水作用)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海岸地貌
江苏盐城附近海岸线
浙江舟山附近海岸线
海岸类型
①海蚀地貌:地势隆起,
基岩质
②海积地貌:地势沉降,
淤泥质或沙质
基岩质海岸,坡陡水深,宜建港口
海蚀地貌
英国·多佛白崖
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广西·涠洲岛
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海蚀平台表面易堆积沙滩。
不规则海岸地貌的的侵蚀和变化速度较快
海蚀穴
海岬→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残丘
海蚀洞
蕈状岩:差异(海水)侵蚀及(盐)风化
中国台湾·野柳
女王头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河流
沿岸流
海积地貌:沙质海岸(宜建海水浴场)、淤泥质海岸
10月辽宁盘锦·红海滩
潮汐树
海滩上的海水侵蚀
意大利·威尼斯
离岸堤
也称泻湖
潟湖
冰川: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流动的天然冰体。
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
低纬高山地区
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
极地地区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冰川的类型
面积大,厚度大,可达几千米
受地形影响大
刃脊
角峰
冰川谷
冰川地貌
气温降、降水多,冰川扩张,侵蚀为主
气温升、降水少,冰川消融,沉积为主
冰斗: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冰斗:冰川的源头
冰川作用
U形谷:冰川流动时刨蚀作用所形成的谷地,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字。
瑞士·阿莱奇冰川
挪威·松恩峡湾
挪威西海岸
珠峰大北营
棱角分明
大小混杂
可能成堤
冰碛物
“千湖之国”芬兰
(主要以冰蚀湖为主)
“蓝色制造机”
青藏高原
(主要以冰蚀湖为主)
谢谢大家
(2022年6月)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
B
C
D
随堂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河谷剖面示意图。形成图中河谷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
A.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B.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冰川作用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蛇形丘”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与图中地貌形成相似的是( )
A.沙丘 B.U型谷
C.海蚀崖 D.长江三峡
2.形成蛇形丘堆积物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