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2022年3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031.99万人。表是部分省市来沪人口构成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比例(%)
安徽 23.2
江苏 17.2
河南 12.8
浙江 4.9
江西 4.8
1. 上海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B.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 河海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D.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2. 与江西相比,河南来沪人口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邻近 B. 人口基数较大 C. 教育水平相当 D. 经济结构互补
3. 近年来,外省市来沪人口增长趋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上海( )
A.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B. 逆城市化显著 C. 义务教育学位紧张 D. 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和养老服务产业规模扩张。如图为2022年东莞市老年人口和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图。我国养老机构可分公办和民办,公办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承担着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民办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具有盈利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东莞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区老龄化程度②居家养老传统观念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④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据材料,有关东莞市部分地区养老机构说法可信的是( )
A. 塘厦入住率最高 B. 企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C. 麻涌配置均衡 D. 万江配置相对较充足
6. 提升常平地区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进一步扩大养老机构数量、规模 B. 增加养老机构配套床位、职工数
C 政府鼓励外区老年人口迁入常平 D. 推动现有机构养老服务智慧升级
县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单元,也是吸纳人口回流、缓解大中城市压力的重要载体。四川安岳县2023年常住人口为92.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3.35%,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59.49%的平均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衡量安岳县城镇化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B. 城市用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
C. 城镇经济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D. 城市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比重
8. 针对安岳县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抓牢“以人为核心”的着力点,大量吸引外县人口迁入
B. 抓准“产业兴城”的着力点,以房地产业为主导
C. 抓实“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点,完善社会保障
D. 抓紧“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发展“高精尖新”产业
梯田是特殊自然条件下的产物,与人类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图是云南哈尼梯田与太行山区王金庄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梯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两地梯田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总结有误的是( )
A. 敬畏感恩,尊崇万物的思想意识 B. 和谐共处,包容忍让的胸怀境界
C. 征服自然,人定胜天豪情勇气 D. 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苦干精神
10. 造成两地村落与梯田空间位置关系差异的原因是( )
A. 修建时间差异 B. 耕地类型差异 C. 降水季节差异 D. 地形地貌差异
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数”即数据,“算”即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四川正推进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东数西算”工程中“数”“算”分离有利于( )
①降低东部省区数据算力成本
②减缓东部省区运输压力
③发挥西部省区劳动力优势
④东西部省区分工协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 与上海相比,四川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主要优势是( )
A. 技术力量雄厚 B. 水电资源丰富 C. 基础设施完善 D. 数据产业基础好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数量大增,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如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模式示意图”,从汽车要素到产业链出海再到技术出海,体现创新驱动,是新质生产力的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中国新能源车企选择先“产品出海”而非直接海外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前期培育市场 B. 市场竞争激烈 C. 前期资本短缺 D. 技术水平待提高
14. 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出海首选东南亚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力价格 B. 地缘因素 C. 技术水平 D. 产业基础
古代扬州作为交通枢纽,地方富庶,文人荟萃,留下了大量吟赋扬州及其古渡瓜洲的诗篇,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两分无赖是扬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河和泗河为当时淮河的支流)。如图为唐代瓜洲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天下明月三分,扬州独揽两分。扬州当时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我国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D. 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富有特色
16. 有关瓜洲衰落的主要自然原因推测正确的是( )
A. 汴水、泗水等地势高,带来的泥沙沉积多
B. 海水倒灌,带来的泥沙淤塞河道
C. 台风等导致的风暴潮使渡口崩塌
D. 因江心洲的发展,河流分汉增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49276万人。实践表明人口流动受自身的收入水平、职业类型、文化程度、流动经历等因素影响,流动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流动后,流动者要么继续居留,要么继续流动(主要包括返乡和再流动)。如图为不同等级城市居留意愿与居留比例统计图。
(1)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比例差异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中小城市为提高居留意愿可采取的措施。
(3)为实现乡村振兴,列举返乡人口可从事的产业部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川南S镇平地仅占幅员面积1.78%,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一直以来,该镇农民单种水稻,勤劳但致富难,为实现乡村振兴,该镇某集体经济产业园已发展稻虾共作田220多亩。
材料二稻虾共作模式(如图)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水稻田里放养小龙虾,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收益。表为稻虾共作和水稻单种两种种植系统数据统计(部分)。
农药投入(kg/公顷) 化肥投入(kg/公顷) 水稻产量(kg/亩) 虾产量(kg/亩)
稻虾共作 2.6 810 487.12 262.2
水稻单种 3.1 1191 435.26 0
(1)说明以前S镇农民从事水稻单种但难致富的原因。
(2)稻虾共作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试分析其原因。
(3)稻虾共作种养系统易被推广,说明其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某特大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有科教文化、轻工业、重工业、行政四个副中心和卫星城。
(1)该城市总体布局合理,甲、乙、丙、丁中,重工业副中心最可能是____。试说明理由____。
(2)与地铁及公交相比,该卫星城与城市主城区联系采用高速公路。试说明原因。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2022年3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031.99万人。表是部分省市来沪人口构成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比例(%)
安徽 23.2
江苏 17.2
河南 12.8
浙江 4.9
江西 4.8
1. 上海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B.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 河海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D.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2. 与江西相比,河南来沪人口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邻近 B. 人口基数较大 C. 教育水平相当 D. 经济结构互补
3. 近年来,外省市来沪人口增长趋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上海( )
A.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B. 逆城市化显著 C. 义务教育学位紧张 D. 产业结构升级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上海对外开放程度高,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多,其区域环境承载力大,A正确。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条件并非较优,例如常规能源等较缺乏,B错误;河海交汇处,重点在于水运交通通达度影响,而不是渔业发展,C错误;上海自然条件优越,但常规能源与矿产资源匮乏,且上海的农业等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小,以第二、三产业为主,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与江西省相比,河南省距离上海更远,A错误;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较江西省更多,B正确;江西省与河南省相比,江西省经济更发达,高等院校更多,教育水平高,劳动力素质更高,C错误;江西省和河南省相对于上海市经济结构差异均显著,上海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收入较高,经济更发达,对经济较落后的河南和江西均有较大吸引力,无法体现差异,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增加,但在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背景下,城市环境污染不会更严重,A错误;目前上海逆城镇化现象不显著,总体仍处在城市化扩张阶段,B错误;近年来上海的确面临义务教育学位紧张现状,但主要迁入上海人口构成为劳动力人口,非学龄儿童,C错误;近年来上海市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出去,导致净流入人口的规模缩小,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和养老服务产业规模扩张。如图为2022年东莞市老年人口和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图。我国养老机构可分公办和民办,公办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承担着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民办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具有盈利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东莞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区老龄化程度②居家养老传统观念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④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据材料,有关东莞市部分地区养老机构说法可信的是( )
A. 塘厦入住率最高 B. 企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C. 麻涌配置均衡 D. 万江配置相对较充足
6. 提升常平地区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进一步扩大养老机构数量、规模 B. 增加养老机构配套床位、职工数
C. 政府鼓励外区老年人口迁入常平 D. 推动现有机构养老服务智慧升级
【答案】4. B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越大,养老机构整体分布越密集,故①正确;由材料可知,“公办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民办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具有盈利性质。”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会对养老机构数量、分布密度有影响,③正确;公办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养老机构也会越多,故④正确;居家养老传统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但不是决定养老机构布局的主要原因,更需考虑财政支出、市场消费力等因素,故②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塘厦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对较小(2.68~4.58),故不能直接判断出塘厦地区养老机构入住率最高的结论,A错误;企石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处于中间水平(4.59~6.92),但公办养老机构相对多(2个),证明企石财政支持力度较大,B错误;麻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对较高(6.93~13.42),但无养老机构,说明麻涌配置不均衡,故C错误;读图可知,万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相对较高(6.93~13.42),同时养老机构配置也较多,所以万江配置相对较充足。故选D。
【6题详解】
常平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处于中间水平(4.59~6.92),现有民办养老机构相对多,能够满足现有的养老需求,养老部门应在现有机构养老资源总量基础上,优化存量、提升质量,在老人实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调整资源配置,推动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所以推动现有机构养老服务智慧升级,是提升常平地区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最合理的措施,D正确;盲目扩大养老机构数量、规模,增加养老机构配套床位、职工数等,易引起养老机构床位、人力资源投入的浪费,资源的冗余风险也相应增加,A、B错误;盲目鼓励外区老年人口迁入常平,不综合考虑地区老龄化比重、经济发展背景等,会导致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不合理,C错误。故选D。
【点睛】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市场(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劳动力、交通运输、集聚、历史文化、政策等。
县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单元,也是吸纳人口回流、缓解大中城市压力的重要载体。四川安岳县2023年常住人口为92.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3.35%,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59.49%的平均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衡量安岳县城镇化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B. 城市用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
C. 城镇经济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D. 城市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比重
8. 针对安岳县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抓牢“以人为核心”的着力点,大量吸引外县人口迁入
B. 抓准“产业兴城”的着力点,以房地产业为主导
C. 抓实“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完善社会保障
D. 抓紧“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发展“高精尖新”产业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城镇化的标志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安岳县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抓牢“以人为核心”着力点,聚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A项“大量吸引外县人口迁入”说法错误;抓准“产业兴城”的着力点,着眼于县城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不能以房地产业为主导,B错误;抓实“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县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C正确;抓紧“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县城科技水平不高,没有发展“高精尖新”产业的条件,D错误。故选C。
【点睛】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梯田是特殊自然条件下的产物,与人类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图是云南哈尼梯田与太行山区王金庄梯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梯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两地梯田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总结有误的是( )
A. 敬畏感恩,尊崇万物的思想意识 B. 和谐共处,包容忍让的胸怀境界
C. 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豪情勇气 D. 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苦干精神
10. 造成两地村落与梯田空间位置关系差异的原因是( )
A. 修建时间差异 B. 耕地类型差异 C. 降水季节差异 D. 地形地貌差异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梯田反映出的精神内涵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敬畏感恩,尊崇万物的思想意识;二是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三是和谐共处,包容忍让的胸怀境界;四是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苦干精神;五是热情豪爽,乐于助人的道德风尚。梯田是人地和谐的表现,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表现,因此C选项说法不对。故选C。
【10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哈尼梯田主要是水田,而王金庄梯田主要是旱地,旱地对水的需求相对较小,可分布在离河流更远的山坡上,因此其村落能分布在梯田下方,B正确。修建时间材料没有提及;两地均为季风气候,降水均集中在夏季,两地均为山区,地形地貌差异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
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数”即数据,“算”即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四川正推进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东数西算”工程中“数”“算”分离有利于( )
①降低东部省区数据算力成本
②减缓东部省区运输压力
③发挥西部省区劳动力优势
④东西部省区分工协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 与上海相比,四川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主要优势是( )
A. 技术力量雄厚 B. 水电资源丰富 C. 基础设施完善 D. 数据产业基础好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可知算力工程对电力需求大,这类工程引导到西部将大大降低东部地区的能耗,进一步减少成本,①正确。“东数西算”进一步加强东西部省区分工协作,发挥不同区域各自区位优势,④正确。“东数西算”,并非东部就不要“算”了,而是要分层、错位,东西部各有分工,将涉及金融证券、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业务放在东部,东数类相关产业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发挥东部省区集群优势,东部省区运输压力不会直接降低,②错误。“东数西算”工程并非依赖普通劳动力,所以西部省区劳动力优势并非主要影响因素,高素质劳动力是东部省区的优势,③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相对于四川,上海经济发展水平更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更加集中,所以上海技术力量更加雄厚,A错误。上海数据产业基础更好,数据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基础设施更完善,C、D错误。上海常规能源相对缺乏,将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在四川的主要原因是其可再生能源丰富,例如四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属于“绿电”,环境污染小,能源供给充足,数据存储运算的成本相对较低,B正确。故选B。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数量大增,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如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模式示意图”,从汽车要素到产业链出海再到技术出海,体现创新驱动,是新质生产力的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中国新能源车企选择先“产品出海”而非直接海外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前期培育市场 B. 市场竞争激烈 C. 前期资本短缺 D. 技术水平待提高
14. 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出海首选东南亚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力价格 B. 地缘因素 C. 技术水平 D. 产业基础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海外建厂决策是一个综合考量市场、成本、政策和风险等因素的结果,旨在实现全球化布局和长期发展。中国新能源车企最初通过产品出口来测试和开拓海外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基础,随后考虑在这些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利于市场拓展和品牌建立。中国车企逐渐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布局,构建更适应当地市场的全生命周期体系,A正确,B错误。海外建厂可以帮助车企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主因并非前期资本短缺或技术水平不足,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技术出海主要是产业升级后的高级阶段,劳动力价格影响较小,A错误;由于东南亚的文化、语言、地理位置、时差等原因,对于国内企业技术出海来说更加方便,加上东南亚国家政策在逐步开放,对国内企业出海也是利好,B正确;东南亚地区为技术出海的接收地,其技术水平不高,加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汽车产业基础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点睛】全产业链是指产业链出海,包括海外建厂,生产零部件,整车组装,提供汽车服务;技术出海,包括行业标准推广,专利技术输出等。在东南亚本土生产,避开贸易壁垒,扩大市场份额;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地价、劳动力成本更低,充分利用本土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品牌价值,获得规模效益。
古代扬州作为交通枢纽,地方富庶,文人荟萃,留下了大量吟赋扬州及其古渡瓜洲的诗篇,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两分无赖是扬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河和泗河为当时淮河的支流)。如图为唐代瓜洲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天下明月三分,扬州独揽两分。扬州当时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我国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D. 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富有特色
16. 有关瓜洲衰落的主要自然原因推测正确的是( )
A. 汴水、泗水等地势高,带来的泥沙沉积多
B. 海水倒灌,带来的泥沙淤塞河道
C. 台风等导致的风暴潮使渡口崩塌
D. 因江心洲的发展,河流分汉增多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从图可知,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带动了扬州的繁荣,B正确;古代扬州作为交通枢纽,因而地方富庶,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南迁、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富有特色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瓜洲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泥沙容易淤积,在下游形成江心洲等堆积物,导致河流分叉,影响航运,所以渡口位置发生变化,D正确;汴河和泗河为当时淮河的支流,而瓜州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流域而非淮河流域,A错误;该地距海较远,与海水和风暴潮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扬州不仅历史悠久,还是全国首批4痤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多年的建城史。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扬州因其繁荣的盐业贸易和商业活动,成为古代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49276万人。实践表明人口流动受自身的收入水平、职业类型、文化程度、流动经历等因素影响,流动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流动后,流动者要么继续居留,要么继续流动(主要包括返乡和再流动)。如图为不同等级城市居留意愿与居留比例统计图。
(1)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比例差异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中小城市为提高居留意愿可采取的措施。
(3)为实现乡村振兴,列举返乡人口可从事的产业部门。
【答案】(1)居留意愿高:超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城市就业吸引力大,发展前景占优势;公共服务水平高,生活质量更高。
居留比例低:超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租高);就业学历要求高;落户名额限制大;产业调整,普通就业者就业困难。
(2)增强中小城市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区域产业合理配置,增加就业;合法保障劳动权益;落实人才吸引等政策,留住人才。
(3)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业规模种养、手工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不同等级城市居留意愿与居留比例统计图为材料,涉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大,居留比例低。居留意愿是外来流动人口的心理预期,主要由特大城市与迁移者家乡巨大的经济、社会差异所造成,即超大城市经济发达,平均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城市就业吸引力大,发展前景占优势,公共服务水平高,生活质量更高,这些条件对外来流动人口吸引力大,让其愿意永久居留。但是由于特大城市相对较大的人口压力,造成现实中出现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超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租高),就业学历要求高,落户名额限制大,这些造成生活成本高,竞争大,从而导致居留比例没有大城市高。
【小问2详解】
中小城市为提高居留意愿可采取的措施:增强中小城市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区域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依据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积极落实人才吸引等政策,多举措留住人才。
小问3详解】
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的人口,在大城市从事不同类型的工种,具备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依据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业规模种养、手工业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川南S镇平地仅占幅员面积1.78%,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一直以来,该镇农民单种水稻,勤劳但致富难,为实现乡村振兴,该镇某集体经济产业园已发展稻虾共作田220多亩。
材料二稻虾共作模式(如图)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水稻田里放养小龙虾,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收益。表为稻虾共作和水稻单种两种种植系统数据统计(部分)。
农药投入(kg/公顷) 化肥投入(kg/公顷) 水稻产量(kg/亩) 虾产量(kg/亩)
稻虾共作 2.6 810 487.12 262.2
水稻单种 3.1 1191 435.26 0
(1)说明以前S镇农民从事水稻单种但难致富的原因。
(2)稻虾共作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试分析其原因。
(3)稻虾共作种养系统易被推广,说明其原因。
【答案】(1)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水旱灾害频繁;水稻产品单一,效益低;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不高;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弱。
(2)龙虾为水稻耘田松土,使土壤肥力增加;龙虾吞食害虫,减少水稻病虫害;稻虾共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绿色生产;龙虾使杂草减少,增加水稻的光照/光合作用增强;龙虾使杂草减少,减少与水稻争抢养分,利于产量提高。
(3)不单独占用土地,有助于缓解人地矛盾;充分利用水域环境,增加了稻田的总体收益;龙虾以稻田水生生物和水草为食,从而减少饲料投喂,降低了生产成本;水田面积广,可供养殖面积大;龙虾与水稻(和水草)共生,实现良性循环,污染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稻虾共作模式为材料,涉及稻虾共作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原因、S镇农民从事水稻单种但难致富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S镇平地仅占幅员面积1.78%,地形崎岖不平,交通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洪涝,春季多干旱,水旱灾害频繁;该镇农民单种水稻,水稻产品单一,生产效益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平地面积较小,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小农经营,生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水稻田里放养小龙虾,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收益;龙虾为水稻耘田松土,龙虾的粪便还田,使土壤肥力增加;龙虾吞食害虫,减少水稻病虫害;稻虾共生能够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有利于绿色生产;龙虾使杂草减少,增加水稻的光照,光合作用增强;龙虾使杂草减少,减少杂草与水稻争抢养分,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农业部门结合,不单独占用土地,有助于缓解人地矛盾;在稻田里水产养殖,充分利用水域环境,增加了稻田的总体收益;龙虾以稻田水生生物和水草为食,从而减少饲料投喂,降低了生产成本;当地的水田面积广,可供养殖面积大,养殖的规模较大;龙虾与水稻(和水草)共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实现良性循环,污染小。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某特大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有科教文化、轻工业、重工业、行政四个副中心和卫星城。
(1)该城市总体布局合理,甲、乙、丙、丁中,重工业副中心最可能是____。试说明理由____。
(2)与地铁及公交相比,该卫星城与城市主城区联系采用高速公路。试说明原因。
【答案】(1) ①. 甲 ②. 位于城市中心外围,地价较低;位于河流的下游,对城市水污染较小;最大风频的下风地带,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有铁路穿过,交通便利;临近河流,用水方便。
(2)卫星城距离较远,高速公路站点少,直达;高速公路封闭性强,时效性高;相较于副中心,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货物运输量较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为背景,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运输的选择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重工业区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要注重风向和河流流向的判断,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重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付租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对传统交通运输的依赖较强,应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围和交通便利的位置。据图可知:图中最大风频风为东北风,甲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污染较小;有铁路穿过,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工业用水方便;位于城市中心外围,地价较低,成本低。乙、丁两地据河和铁路较远,工业用水和交通不便。丙位于河流上游,不适宜布局重工业。
【小问2详解】
卫星城与城市主城区之间距离相对较远,且货物运输量较大,主要通过高速公路联系。相对于地铁及公交,高速公路更适合于货物的运输,具备封闭性;高速公路站点少,能直达运输,时效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