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标:1.了解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的主要内容
2.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初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成就与重大意义
难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分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2
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年文革
两年徘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过渡时期
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共十八大
背景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时间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报告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积累的根本成就。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五位一体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体目标:两个百年:近期:共产党成立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远景: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现代化国家。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
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2020年10月26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2.十二届人大
2013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国梦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圆“梦”途径 ①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
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
女的梦。
1.“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已成为公众普遍热议的焦点。你所了解的中国梦的内涵是( )
①社会主义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2012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内
D.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
A
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10月 北京中共十九大会场
学习聚焦
中共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1.中共十九大
时间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内容 新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
新的目标: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①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2035——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
回答问题 ①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
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正式确立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写入宪法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载入宪法,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2023.海南)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D
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学习聚焦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022年10月 北京中共二十大会场
1.中共二十大
时间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
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团结奋斗。
内容 中共十八大召开十年来____________: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_______________: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大事件
党的中心任务
学思之窗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
历史纵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构想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2年中共十八大总布局:五位一体及两个百年目标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阐明中国梦
2022年中共二十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社会主要矛盾论断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堂小结
2014年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4.“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立场,是对“民惟邦本”理念的传承和创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享理念”等论述则是继承并创造性发展了“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传统理念。这都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展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体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D
5.中共二十大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证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一认识可用来说明 ( )
A.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根本突破
B.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C.中国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D.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B
6.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B.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C.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7.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下列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是( )
A.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B.同周边国家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
A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
9.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
①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③“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
④“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10.与冷战结束初期相比,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元素,能理直气壮地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梦”“新义利观”“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理念,为世界贡献符合多国国情的“升级版”发展道路选择。这表明新时代中国
A.成为世界发展的示范者
B.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
C.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国际话语权意识显著增强
D
11.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以“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推动合作共赢
C.借助传统智慧,展示世界大国风采
D.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外交的基本立场
B
1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列伟大精神的形成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铁人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苏区精神 ④抗美援朝精神
⑤西柏坡精神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B
13.201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中国外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例如构建“中国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这些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区域合作方向,有利于共同发展。这主要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时代特征是
A.积极进取、互联互通 B.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C.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D.注重发展、和平共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