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30 10:32:36

文档简介

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控
地理试题卷(2024.06)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4幅地貌景观照片。完成1、2题。
1.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乙地貌扇顶到扇缘
①海拔高度逐渐降低 ②堆积物由细变粗
③堆积物间孔隙变小 ④地表水流速变快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短视频与电商融合成为商品营销的数字化载体。“短视频+直播电商”带来了生产营销方式由“先生产再销售”到“先销售再生产”的快速转变。下表为某短视频生产主体的城市空间分布统计数据。完成3、4题。
城市群 集聚比例(%) 城市群 集聚比例(%)
长三角 12.9 珠三角 8.71
京津冀 5.69 成渝 4.91
3.短视频生产主体高度集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①电子商务发达②制造业基础良好③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高④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短视频带来的生产营销方式转变,可以
A.提高生产能力 B.节约仓储成本
C.减少交易次数 D.扩大生产规模
下图为2024年4月某日8时亚州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5、6题。
5.与控制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系统相符合的示意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此时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A.①地烈日炎炎 B.②地天气晴朗
C.③地风向为偏东风 D.④地狂风暴雨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在2019年雨季的降雨量仅为59.2毫米,缺水率超过70%。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完成7、8题。
7.圣地亚哥2019年雨季降雨量少的原因是
A.东南信风势力变强 B.副热带高气压增强
C.盛行西风势力减弱 D.副极地低气压减弱
8.圣地亚哥雨季时,浙江
A.桃花怒放 B.荷花盛开
C.桂花飘香 D.腊梅绽放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来源比重数据(%)。完成9、10题。
迁出地 迁入地 河北 安徽 湖南 四川
甲 14.38 2.48 1.03 1.71
乙 0.83 14.94 1.75 2.97
丙 0.26 1.16 11.51 5.25
丁 0.32 0.28 0.49 9.41
9.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广东、北京、上海、重庆 B.北京、上海、广东、重庆
C.上海、重庆、北京、广东 D.重庆、上海、广东、北京
10.丁地迁入人口来源地中,四川省占比最高的原因是
A.冬季气温高 B.工资收入高 C.土地价格低 D.文化差异小
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盐度(‰)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甲海域盐度值及原因是
A.大于35‰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B.小于35‰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大于35‰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D.小于35‰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12.P、Q附近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
A.P沿岸降水增多 B.P沿岸温度升高 C.Q沿岸降水增多 D.Q沿岸温度降低
下图为某城市圈不同时期内部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圈内部空间联系格局演化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A.a-b-c B.a-c-b C.c-a-b D.c-b-a
14.该城市圈空间联系格局演化促使区域内
A.要素流动成本提高 B.要素流动效率降低
C.网络结构更加致密 D.关键节点枢纽地位下降
下图为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在2024年4月发布的6~8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值分布图(根据2024年1~3月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预测)。完成15、16题。
15.如果预测准确,则2024年下半年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B.南太平洋东岸气温升高
C.秘鲁沿岸地区干旱减轻 D.秘鲁沿海地区渔业减产
16.为监测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及影响,可用
A.RS获取海水温度信息 B.GIS监测海水温度变化
C.GNSS模拟海水温度变化趋势 D.BDS测量海水温度变化范围
下图为甘肃省华池县樊庄小流域1999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与1999年相比,2006年樊庄小流域
①梯田面积减少 ②林地面积增加 ③坡耕地面积减少 ④草地大幅度减少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樊庄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给流域内带来的影响是
A.河流含沙量增加 B.气候更加干燥
C.土壤含水量增加 D.旱涝灾害加剧
下表为我国北方地区不同生产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统计。完成19、20题。
勉强适宜(万km2) 中度适宜(万km2) 高度适宜(万km2)
雨养农业 2.9 1.0 0.6
灌溉农业 5.4 7.6 6.5
19.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0.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对我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提高粮食产量 ③增加粮食出口 ④保障粮食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为2000~2020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变化趋势图。完成21、22题。
21.新疆2000~202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
A.总量持续增加 B.总量持续下降 C.强度波动上升 D.强度波动下降
22.与2000年相比,202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变小,说明新疆
A.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加 B.GDP总量持续下降
C.GDP增速小于碳排放量增速 D.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某地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转化强度变化统计图。完成23题。
23.该地①时段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关系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经纬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后,绘制了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该地甲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3.5 B.45° C.36° D.30.5°
25.与甲日相比,乙日该地
①日落地方时更大 ②正午日影更短 ③昼夜长短差值更大 ④晨线与经线夹角更大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据统计2023年巴西人口达2.16亿,15~64岁人口占比70%。巴西北部的亚马逊雨林因火灾、非法开发和农业扩张等原因面积迅速减少。下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23年7月4日,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与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在离该州首府萨尔瓦多50公里的卡马萨里市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该综合体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预计为当地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作为回报,巴伊亚州政府保证为该中国企业接下来十年提供优惠政策。
(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亚马逊雨林面积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5分)
(3)分析比亚迪选择在巴西巴伊亚州建厂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哈拉哈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部,三潭峡到金江沟林场河段被称为“不冻河”,即使-40℃以下的气温,也不结冰,反而弥漫着雾气,两岸树枝上挂满雾凇(俗称树挂,是饱和水汽遇冷凝华形成)。
材料二 图1为哈拉哈河流域局部图;图2为哈拉哈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地质构造简图;图3为金江沟林场气候资料图。
(1)从地质角度说明哈拉哈河三潭峡到金江沟林场段冬季不封冻的原因。(3分)
(2)说明哈拉哈河不冻河段雾凇形成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哈拉哈河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南非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其中96%埋藏深度不到200m,图1中A-B-C沿线是其主要的含煤区域。目前南非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为加快向现代能源转变,南非政府提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30%。因此,南非将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调整国家能源消费结构。
材料二 南非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2023年8月,中南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中国国家电网、国能集团分别与南非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响应南非电力领域多项改革举措,积极参与南非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利用自身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技术优势助力南非电网发展和能源转型,实现互利共赢。
材料三 图1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2为A-B-C沿线地质剖面图。
(1)简述图2地区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4分)
(2)从埋藏条件说明南非煤炭开采的有利条件。(5分)
(3)说明南非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的原因。(5分)
(4)从能源角度说明中南两国能源合作对南非的意义。(6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5 ADABC 6~10 CCBBD 11~15 ACCCA 16~20 ABCDC
21~25 DDA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题(15分)
(1)分布不均(1分);东部和东南部沿海人口多(1分);北部和西部人口稀少(1分);
东部和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1分);地形平坦(1分);北部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1分)。
(2)植被减少,气候恶化(或降水减少,温差变大)(1分);土壤侵蚀加剧,肥力降低(1分);河流含沙量变大(1分),水位变化变大(1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
(3)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廉价(1分);市场需求量大(1分);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交通便利(1分);优惠政策支持,生产成本降低(1分)。
27题(15分)
(1)地热能丰富(1分);加热地下水,岩石多断裂发育(1分);地下热水沿裂隙上涌(1分)形成不冻河。
(2)冬季河流水温高,水汽充足(2分);纬度高,气温低(2分);两岸树木多,水汽接触枝条,遇冷凝华形成雾凇(2分);风速小,水汽不易扩散(2分)。任选3点。
(3)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有春汛及夏汛(1分);低温时间长,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春季流量较大(2分);夏季降雨量大,夏季流量大(1分);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
28题(20分)
(1)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地层(1分);水平方向受力挤压,形成褶皱(1分);岩层断裂产生位移,形成断层(1分);外力风化侵蚀,部分岩层缺失(1分)。
(2)地质构造单一,开采环境稳定安全(1分);岩层近乎水平(1分);埋藏浅(1分),开采成本低(1分),开采难度低(1分)。
(3)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1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1分)。
高原地形平坦,摩擦力小(1分);三面环海,海陆风较大(1分);受信风和西风影响,风力强劲(1分)。
(4)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2分);借助中国能源生产技术优势,发展能源产业,完善能源基础设施(补齐新能源行业短板/完善产业链/升级改造技术)(2分);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