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数据,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
2.学会阅读各类地图,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认识家乡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正确的土地观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利用图表和地图,概括土地资源构成和空间分布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你认为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生答:“美!”
老师:“那你有没有从空中俯瞰过九江? ”
生答:“没有!”
老师:“那老师带你们去看看!”
播放利用Google和录屏软件制作的关于作者本人经历的视频导入,视频无声音,老师边看视频边讲述(从老家门前的农场边的大片田地到工作地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区9年间的楼宇变化,再到闲暇时间的庐山之旅,展示三种身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导入语:不论是天然氧吧——庐山,还是我们脚踩的八里湖校区,抑或是老师的老家边的田地,实际上就是我们土地资源的三种类型,那土地资源还有什么类型?九江的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我国的资源又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请翻开课本67页!
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三条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数据,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
2.学会阅读各类地图,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认识家乡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正确的土地观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老师:首先进入第一部分内容学习:
土地资源的类型
【我会自主学】环节
时间为2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67-68页。
完成任务卡: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如下所示。
老师利用学生学习时间,板书:一、土地资源的分类
请学生分享自学结果,三个大类是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用显示三种土地类型及小类图片文字。
老师问:那老师带大家看的三块土地是什么类型呢?
学生回答:老家那块地——耕地(水田),工作地八里湖校区——城市建设用地,天然氧吧庐山——林地。
老师问:“那我国土地还有哪些类型?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引入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第二部分内容学习: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我来学方法】环节
引导学生学习柱状图和饼状图的阅读方法。
利用阅读方法,老师分析课本图3.7,得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足”的特点,请学生读图3.8和图3.9,总结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其他特征。
请学生根据刚刚的特征进行填空,以总结这个部分的学习。
从导入视频中耕地、林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在九江的团块分布,老师提问土地资源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与什么自然环境有关呢?
学生:气候,地形等
引入下个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的学习。
【我会合作学】环节
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时间为4-5分钟在我国土地利用的分布图中标注12个位置点,安排3个任务:
识别图中1-12号位置点中属于水田、旱地、林地、草地以及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序号;
对照课本23页中国地形图,说出各个位置点所在的地形区;
对照课本36页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图,说出各个位置点所在干湿区域。
老师利用学生学习时间,板书第一部分三个大类和若干小类及第二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
时间到,请学生分组对找到的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进行分享和总结分布规律,完成课本表3.1的填写。
呈现表格答案,并简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降水和地形的关系,总结在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影响下,我国土地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
老师问:“那我们美丽的家乡九江的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九江的土地构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下来,进入学以致用环节。
学以致用第一部分:
利用刚刚学习的柱状图、饼状图和分布图的判读方法,我们来解读分析九江的土地资源的特征。
依次找学生对比我国的数据图(课本图3.7、图3.8和图3.9)分析“九江市土地利用的人均面积”柱状图,“九江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饼状图,“九江市农业用地构成”饼状图,总结出九江市土地构成的特征。
过程中,对九江农业用地面积广,特别是林地比重达到70%以上,以及水域和自然保护地面积也较大,而城市建设用地较小的特点,引导学生推测我们的家乡目前的开发程度不高,本身的自然环境保护得相对比较好,既有绿水又有青山,以此呼应“美丽九江”的情感导入。
学以致用第二部分:
利用九江市土地利用分布图,九江市行政区划图和九江市地形图分析九江耕地和林地的主要分布区以及和地形的关系。
通过分析地形和土地分布的关系,让学生大致了解九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河流和湖泊沿岸平原地区。西部分布较少,主要在修河附近。林地则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区。东部主要分布在庐山及彭泽的东部地区。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和黑板贴进行本课小结,请学生将黑板贴贴在老师的板书空白处,一方面可作为练习考察学生掌握情况,也能帮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利用板画,随机考察学生对分布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美丽九江我的家,青山绿水我爱她。若想青山依旧在,持续发展靠大家!九江的土地利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没有合理利用?请听下回分解!(用打油诗呼应最开始的家乡美否的问题,用绿水青山概括探究的九江土地的特点,用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下节课“合理利用土地”作铺垫。)
下课!感谢!
【板书设计】
板书一:
板书二:(中国版图轮廓图,标出12个位置点序号,此板画可提前画好,遮挡在板书一下方,用时展示)
本课小结中可做练习考察学生对分布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