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学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学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02 15: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2.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 并且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培养自救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难点: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阅读课本,识记知识:
气象灾害 干旱(北方居多) 洪涝(东部季风区) 台风(东南沿海) 寒潮(北方居多,发生在初春或冬季)
地质灾害 地震(板块交界带) 滑坡(西南山多、雨多) 泥石流(西南山多、雨多) ——
1.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每3年就要发生一次。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
A.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件保护头部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的课桌下,抓紧桌脚恐就海超
C.在商场等地方,尽快乘电梯离开
D.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答案:C
【详解】当发生地震时,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件保护头部;在教室,应躲在坚固的课桌下,抓紧桌脚恐就海超和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可能乘坐电梯离开,排除ABD,故选C。
2.为了减少地震的危害和损失,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禁止各类聚集活动②学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③开展避震应急演习④设计建造高大的建筑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为了减少地震的危害和损失,应学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开展避震应急演习,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②③正确;禁止各类聚集活动过于绝对,且不现实,①错误;高大的建筑物会增加地震的危害和带来的损失,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选择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北京雾霾 B.某县天然气泄漏
C.日本发生地震 D.某地石化管道泄漏导致自来水苯含量超标
2.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B.洪涝
C.滑坡 D.干旱
3.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冰雹 B.滑坡 C.台风 D.寒潮
4.下面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B.地震、滑坡、洪涝属于地质灾害
C.干旱、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D.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5.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四川省主要自然灾害的有( )
①干旱②台风③地震④沙尘暴⑤滑坡⑥泥石流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6.图甲处发生洪涝灾害, 最有可能的是(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7.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沙尘暴 C.台风 D.洪涝
8.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9.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 B.沙尘暴 C.大风 D.火山
10.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B.急剧降温
C.日照时间短 D.相对湿度大
1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为( )
A. B. C. D.
12.成渝地区城市群密集,需警防的地质灾害有( )
A.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B.地震、寒潮、霜冻、梅雨
C.崩塌、台风、海啸、泥石流 D.海啸、台风、寒潮、梅雨
13.“梅雨季”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一个热点话题,其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季风,那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受此影响最严重的季节应该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A.大范围寒潮天气 B.引发洪涝灾害
C.导致台风肆虐 D.引起地震或滑坡
15.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鄂州市某校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下列关于防灾减灾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发生火灾时,人在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D.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二、解答题
16.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
图中序号 日期 地点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位置
A 4月13日 缅甸 7.2级 130千米 23.14°N,94.87”E
B 4月16日 日本 7.3级 10千米 32.75°N,130.80°E
C 4月17日 厄瓜多尔 7.5级 19.2千米 0.37°N,79.94°w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
(1)图中的B位于 地震带,该板块几乎全都是 (填“海洋”或“陆地”)。
(2)从震源深度看,地震B比地震A (填“深”或“浅”),因此破坏力大。地震C处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
(3)地震A发生的原因是 板块和 板块的挤压碰撞运动。
(4)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填字母)。
A.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B.在教室,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逃离滚石流
D.在躲避时,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5)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中国北京与美国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请解释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初,非洲东部遭受严重蝗灾,沙漠蝗虫还经阿拉伯半岛入侵至南亚地区,对当地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灾难性威胁。下图为“沙漠蝗虫活动及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蝗灾受灾国一般都采取化学药剂法应对蝗灾。历史上,我国蝗灾治理非常成功,主要是改治结合:通过生态环境改造,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利用生物防治法控制种群数量,如招引粉红椋鸟(迁徙性候鸟)法、牧鸡法、牧鸭法等。
(1)图中,A是 半岛,B是 (大洋)。
(2)沙漠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蝗灾对 (农业或工业)的影响最显著。
(3)治理蝗灾的有效措施有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地震,并在短短10小时内发生两次7.8级强震,属于“双主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震中相距约96千米。本次地震最终造成多处建筑被夷为平地,土耳其和叙利亚5万多人口遇难。
材料二:读部分地区板块、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地震位置示意图和安卡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土耳其是地跨亚 两洲的国家,土耳其海峡是从 海通向地中海的咽喉。
(2)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冬季比夏季降水 ,冬季气温在 ℃以下,比较寒冷。
(3)分析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4)说出本次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的影响因素。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附: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C
【详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C正确。北京雾霾、某县天然气泄漏、某地石化管道泄漏导致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
2.C
【详解】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中,A台风、B洪涝和D干旱属于气象灾害,C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排除ABD,故选C。
3.B
【详解】冰雹、台风、 寒潮等都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属于地质灾害,故选B。
4.B
【详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A不符合题意;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但洪涝属于气象灾害,B符合题意;干旱、寒潮属于气象灾害,C不符合题意;中国国土面积较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D
【详解】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干旱不是四川省的主要自然灾害,①错误,排除AB;台风多发于沿海地区,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内陆地区,故台风不是四川省的主要自然灾害,②错误,排除C,故选D。
6.A
【详解】读图可得,图中的纬度向北增加,图中所示的是北半球,图中的甲位于30°-40°地区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已知甲处发生洪涝灾害,根据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可知,此题反映的是北半球的冬季即1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我国季风气候比较显著,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洪涝灾害成为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干旱则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8.A
【详解】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题干可知,引起山体滑坡最有可能是暴雨,A正确;沙尘暴、大风、火山与山体滑坡无关,BCD错误。故选A。
9.A
【详解】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题干可知,引起山体滑坡最有可能是暴雨,A正确;沙尘暴、大风、火山与山体滑坡无关,BCD错误。故选A。
10.B
【详解】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急剧降温是寒潮带来的影响,故选B。
11.D
【详解】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但是台风带来的暴雨也会缓解旱情。读图可知,A是沙尘暴,B是大雪,C是霜冻,D是台风。故选D。
12.A
【详解】成渝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低,又处于板块交界边缘,容易遭受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海啸在沿海地带,此区不沿海,梅雨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故选 A。
13.B
【详解】梅雨季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冷暖气流势均力敌,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梅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生在6、7月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A
【详解】冬季风寒冷干燥,对我国北方地区容易造成大范围寒潮天气,A对;夏季风降水丰富,南方山区容易引发洪涝灾害,B错;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C错;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滑坡主要发生在南方山区,D错;故选A。
15.C
【详解】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最快,最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ABD叙述正确、C叙述错误。故选C。
16.(1) 环太平洋 海洋
(2) 浅 低
(3) 亚欧 印度洋
(4)C
(5)中美两国正好处于太平洋的东西两侧,与太平洋东西两侧相邻的板块与其的相对运动都是碰撞挤压,因此太平洋的宽度越来越窄,也就是说中美两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分析】本题以板块运动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板块运动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分布、避震方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B位于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有陆地也有海洋。
(2)读图可知,A地的震级为7.2级,震源深度130千米,B地的震级为7.3级,震源深度10千米,两地震级相近,但从震源深度看,地震B比地震A浅,震源深度越浅危害越大,因此破坏力大。地震C处于0.37°N,79.94°w,地处0°到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
(3)读图可知,A地位于缅甸,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地震发生时,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在教室,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角;在躲避时,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ABD不符合题意;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的山坡上跑,向山下方向跑容易被受到泥石流灾害的影响,C符合题意。故选C。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在不断运动之中,中美两国正好处于太平洋的东西两侧,与太平洋东西两侧相邻的板块与其的相对运动都是碰撞挤压,因此太平洋的宽度越来越窄,也就是说中美两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17.(1) 阿拉伯 印度
(2) 炎热干燥 农业
(3)可根据其趋光性进行灭杀;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消灭蝗虫等。
【分析】本大题以蝗虫迁移线路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主要的半岛和海洋,非洲北部的气候特点,治理蝗灾的有效措施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A是阿拉伯半岛,B是印度洋。属于简单的记忆知识点。
(2)蝗虫正常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两地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导致粮食绝收,所以蝗灾对农业影响最大。
(3)依据题干信息和生物学知识,治理蝗灾的有效措施有:昆虫一般具有趋光性,可根据其趋光性进行灭杀;改善生态环境,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利用天敌灭虫是生物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18.(1) 欧 黑
(2) 多 0
(3)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带;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向南运动的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地壳极其不稳定,易产生地震。
(4)震级大,双主震,震级均为7.8级;震源浅,双主震震源均为2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双主震,两次破坏相叠加;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房屋建筑质量差等。
【分析】本大题以部分地区板块、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地震位置示意图和安卡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土耳其的位置、气候地震多发的原因及本次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是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也是从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咽喉。
(2)据图可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冬季比夏季降水多,冬季气温在0℃以下,比较寒冷。
(3)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土耳其位于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带;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向南运动的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极其不稳定,易产生地震。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可知,本次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的影响因素是本次地震的震级大,双主震,震级均为7.8级;震源浅,双主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双主震,两次地震的震中相距约96千米,破坏相叠加;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房屋建筑质量差等,救援难度极大。
目标解读
基础梳理
典例探究
达标测试
自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