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
3.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示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4.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我国水资源分布及保护水资源
学习难点:树立节水意识
阅读课本,识记知识:
1、我国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特征:
空间上:南丰北缺;东南多,西北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
北方的缺水状况。(华北地区:地多水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的强弱)。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问题一: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跨流域调水(特别是南水北调);
问题二: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修建水库;
问题三:如何解决浪费和污染严重?解决方案: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1.建设节水型城市的主要途径有( )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废水回收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⑤对市民进行节水教育,使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详解】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①不符合题意;②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废水回收技术有利于建设节水型城市,②符合题意;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主要为了应对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以及防洪涝,③不符合题意;④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有助于培养人们节水观念,④符合题意;⑤对市民进行节水教育,使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有利于节约用水,⑤符合题意。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选C。
2.下列资源利用活动中,不正确的是( )
A.牧区确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划区轮牧
B.坚持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渔汛时增加捕捞船队,大鱼小鱼一齐捕捞
D.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地利用中的问题是过度放牧、草场超载等,可采取措施是牧区确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划区轮牧等,A正确;对于水资源应坚持一水多用,节约有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正确;渔汛时不能增加捕捞船队,大鱼小鱼一齐捕捞,应严格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行“休渔”制度,C错误;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应合理利用和保护。综上所述,ABD正确,C错误。故选C项。
选择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B.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南丰北缺
D.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水库
2.读“中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统计表”,关于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资源排名、占比 总世界排名 人均世界占比 北占比 南方占比
耕地资源 4 40% 60% 40%
水资源 6 25% 20% 80%
A.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B.人均占有量较少
C.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水资源南多北少
3.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衡量的标准是( )
A.海洋面积的多少 B.河流和湖泊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地下径流的多少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但人均量大
B.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C.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
D.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简称是晋或陕 B.②省有三峡水利枢纽
C.③省灌溉水源充足 D.④是我国煤炭大省
6.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C.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大
7.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B.夏秋多、冬春少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小明同学查阅“中国自然资源网站”后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可大力开垦草地 B.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充足 D.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任意使用
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东多西少、南丰北缺”,这种关系对社会经济会有不利的影响。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地下水会严重超采,极易导致地质灾害 B.干旱的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
C.华北地区容易产生旱情 D.时间分布不均,利于跨流域调水
11.“南水北调”工程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季节分配不均衡 B.总量大,人均少
C.年际变化大 D.地区分布不均衡
12.漫画启示我们要( )
A.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B.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C.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家庭节水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B.淘米水用来浇花
C.常用水解冻或冷却食物 D.尽量少使用清洁剂
14.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
A.修建水库 B.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西电东送 D.西气东输
15.广州和北京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有( )
①强化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②增加自来水厂的收入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与其他发达国家水价持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
(2)图中我国丰水带和多水带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业。
(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具有 的特征。
(4)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要解决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我们学生需要怎么做?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23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的是 。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简述黄河在上游的“贡献”。
(3)黄河水少沙多,含沙量和输沙量均为世界大河之最,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的 河段。请解释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该河段的原因 。
(4)《黄河保护法》全方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就黄河流域如何节约水资源,谈谈你的看法。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急需要水的时期。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比例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 (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
(2)分析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 (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 多 少的特点。因此,我国北方地区耕地以 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 为主。
(3)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建水库 C.植树种草 D.修建梯田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附: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A错误;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B错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具有南丰北缺的特点,C正确;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D错误。故选C。
2.C
【详解】读表格内数据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资源南多北少。故错误的是C。
3.C
【详解】我们平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淡水资源,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河流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越大,水资源越多,径流量越小,水资源越少,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4.A
【详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不足,A选项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地区耕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水资源不足全国的20%,所以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B选项叙述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且降水集中在夏季,使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地区,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C选项叙述符合我国国情;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D选项叙述符合我国国情。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5.D
【详解】由图可知,①陕西省简称是陕或陕,A错误。②河南省有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B错误。③山东省工农业发达,灌溉水源不足,C错误。④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区,有“乌金之乡”称号,D正确。故选D。
6.B
【详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A错误。我国北方耕地多,由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正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不均衡,耕地比较少,C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量少,D错误。故选B。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C错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还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A错误;夏秋多、冬春少是时间分布特点,与题意不符,B错误。故选D。
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大力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破坏,A错误;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B正确;北方耕地多,但水资源较少,C错误;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D错误。故选B。
9.A
【详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不好,水土分布不协调,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A。
10.D
【详解】时间分布不均,应该修建水库来调节,跨流域调水应对的是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北方地区水少,但经济较为发达,需水量大,地下水会严重超采,极易导致地质灾害;缺水导致干旱的西北地区沙漠化严重;华北地区容易产生旱情,尤其是春旱严重。所以D说法不正确,A、B、C三项说法正确,选D。
11.D
【详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D。
12.C
【详解】读图可知,该漫画启示我们的是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C正确。跟土地资源、人口政策、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无关,ABD错误。故选C。
13.C
【详解】刷牙时关上水龙头、淘米水用来浇花、尽量少使用清洁剂符合水资源节约的做法,ABD不符合题意;常用水解冻或冷却食物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C符合题意;故选C。
14.B
【详解】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此,中国实施了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即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修建水库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A错误;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不能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CD错误。故选B。
15.C
【详解】阶梯水价是在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础上,对过量使用水资源,提高水价。通过价格调节居民用水量,可以促使家庭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①③正确。增加自来水厂的收入、与其他发达国家水价持平不是实行阶梯水价的目的,②④错误。故选C。
16.(1) 不平衡,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跨流域调水
(2) 水田 畜牧业
(3)总量多,人均少
(4)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等(答案合理,写出1条即可)
【分析】本题以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耕地类型的分布、水资源的特点、面对水资源紧张的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水资源充足,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且受山脉重重阻挡,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水资源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工程。
(2)我国丰水带,多水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适宜种植水稻,耕地类型为水田;我国少水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说明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说明人均不足。
(4)因为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所以要节约每一滴水.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以做到一水多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等等。
17.(1)渤海
(2)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灌溉水源;水能资源丰富。
(3) ② 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4)促进水资源节约,可实施节水工程,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和改善的力度,减少无效的放水和多余的用水量;提高用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黄河的概况、贡献、忧患与治理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的是渤海。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图可知,黄河上游为源头至内蒙古河口段,上游的贡献是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农业灌溉水源;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3)黄河含沙量大,由图可知,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的②中游河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该河段的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4)《黄河保护法》全方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节约,可实施节水工程,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和改善的力度,减少无效的放水和多余的用水量;提高用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8.(1)时间
(2) 空间 南 北 旱地 水田
(3)A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比例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材料分析,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才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2)读图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占比为80%,北方仅为2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北方地区降水少,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多,耕地以水田为主。
(3)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A正确;兴建水库解决的是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问题,B错误;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不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D错误;故选A。
目标解读
基础梳理
典例探究
达标测试
自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