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预习】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学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授预习】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学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02 15: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定义以及农业的分类。
2、掌握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分布。
3、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容。
4、了 解科技兴农的内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农业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分布。
阅读课本,识记知识:
1、 农业概况: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种植业区和西部非种植业区(畜牧业区)。(★见图P93)
2、农业的四大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3、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
(1)分布:南方:耕地类型:水田。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
(2)北方:耕地类型:旱地。粮食作物:小麦(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甜菜。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三大棉区: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5、林业的分布:三大林区:东北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
6、畜牧业的分布:天然草场广布,分布有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著名畜种分别是: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新疆细毛羊。
7、渔业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四大海洋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我国最大渔场是是东海的舟山渔场。
8、南北方差异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的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
北方地区 东北地区 旱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 大豆 甜菜 ---------------------
华北地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 花生 -------------------- 棉花
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棉花
9、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差异
西部地区
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棉花产区:新疆南部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部地区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三大林区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天然林区 人工林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国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除地形、
气候等自然条件外,农业生产还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产习惯、国家政策、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
11、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12、五大商品棉基地: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淮北、江汉平原、新疆南部。
13、走现代农业之路: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同时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
1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2)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3)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高原且降水量小)
(4)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15、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2)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3)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
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
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1.央视以“推行生态夹道,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②走科技兴农的道路③成功经验可在各地照搬推广
④应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详解】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①推广生态农业②走科技兴农的道路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B正确;农业因应因地制宜,照搬推广不符合实际,③错误;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地污染,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2.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A.大量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B.加大农产品的进口量
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
答案:C
【详解】大量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加大农产品的进口量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B错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是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C正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事农业的人口不会增加,D错误。故选C。
选择题
1.人类社会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是(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部门是( )
A.收割水稻 B.种植水果 C.水产养殖 D.冶炼钢铁
3.下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副业 C.畜牧业 D.渔业
4.直接利用土地资源从事生产活动,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 )
A.旅游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5.“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
C.农业为轻工业提供全部原料
D.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6.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D.气候复杂多样
7.下列对东部主要地形区农业生产的描述,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的是( )
A.东北平原种植油菜、甘蔗 B.华北平原种植小麦、棉花
C.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水田农业主 D.东南丘陵山区发展林业
8.小明通过网络从产地购买了一件苹果,便宜了不少钱。三天后快递送货员驾驶一辆牌照(湘H5CM22)小货车将苹果送达小明手中。该苹果产地、小货车上牌地分别是( )
A.辽宁、湖北 B.河北、海南 C.山东、湖南 D.浙江、湖南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两侧农业生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南种植业,以北畜牧业
B.以南一年两熟至三熟,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以南水田为主,以北旱地为主
D.以南油料作物是油菜,以北是大豆和花生
10.下面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B.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为我国四大牧区
C.我国三大林区为西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D.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
11.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 )
A.依靠科技力量,发展高效、优质农业 B.开发耕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
C.发展滴灌技术,大面积发展种植业 D.根据生活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
12.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13.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横断山区修筑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经济林、水果林种植
C.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D.青藏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产量
14.下列有关河流、湖泊的开发利用,较适宜的是( )
A.在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B.在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
C.在湖泊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河流的下游开发水能资源
15.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内蒙古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B.生活在湖区的居民围湖造田
C.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 D.毁林开荒以扩大耕地面积
二、解答题
16.土豆学名马铃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原产于① (大洲)的安第斯山区,是当地人的日常主食。
(2)16世纪,马铃薯传入以 种人为主的②地区,并逐渐衍生出炸薯条等食物。
(3)炸薯条流行英国和法国后,又经③ (国家)推广到全球。
(4)马铃薯能够适应④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 气候,为该地区成功引种马铃薯提供条件,缓解了当地粮食短缺问题。
(5)我国西藏自治区马铃薯皮薄个大,淀粉含量高,品质好,这与当地光照强,昼夜温差 等自然条件有关。
(6)我国在无土栽培、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为世界的马铃薯生产做出了贡献,这得益于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和该区内某云雾茶园景观图(图2)

(1)图中M、N两山峰中,海拔较高的是 ,M山峰在N山峰的 方向;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水流速度较快的是 。
(2)图中①、②两地适合种植云雾茶的是 ,理由是 。
(3)请你为该茶园云雾茶走进国际市场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18.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海南渔业企业多按照传统方式从事生产。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该省濒临我国的 (临海)海。
(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 大岛,其北侧的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据图可知岛上河流的流向为 。
(3)评价海南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条件。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积极意义。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附: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B
【详解】人类生产首先是自身的人口生产,自身的繁衍必须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物质资料。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 .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地产业。
2.D
【详解】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种植水稻、种植水果和水产养殖都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BC不符合题意;冶炼钢铁属于工业,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D符合题意。故选D。
3.D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描绘的是渔民打渔的情景,属于农业生产部门中的渔业,D正确;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A错误;副业又叫做农副产业,是指生产单位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以外的生产事业,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中,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大田生产以外的其它附带经营的生产事业,如养猪、养鸡、编席、采集药材等,B错误;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C错误。故选D。
4.D
【详解】农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因此,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农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C
【详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故A正确;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故B正确;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发展动力,但不能提供全部原料,故C错误;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6.D
【详解】由题目可知,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北方的苹果和梨,南方的柑橘、芒果、香蕉等,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故选D。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油菜、甘蔗,油菜和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A符合题意;华北平原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等,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发展水田农业主,东南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业,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C
【详解】苹果适宜种植在暖温带地区,浙江属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苹果,D错误。辽宁、河北、山东可能是该苹果的产地。“湘”为湖南的简称,小货车上牌地位于湖南;湖北简称鄂,海南简称琼。C正确,AB错误。故选C。
9.A
【详解】秦岭--淮河线南北都为种植业,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故A叙述错误,C叙述正确。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一年两熟至三熟,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故B叙述正确。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油料作物是油菜,以北是大豆和花生,故D叙述正确。故选A。
10.D
【详解】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盛产亚热带水果,如柑橘等,A错误;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为我国四大牧区,B错误;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区,是我国三大林区,C错误;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D正确。故选D。
11.A
【详解】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粮食产量;发展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根据生活需要,适当发展畜牧业。故选:A。
12.B
【详解】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因为南部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B正确;海陆位置、降水和地形都不是植物花期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13.B
【详解】横断山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A错;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经济林、水果林种植,有利于保持水土,符合农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B对;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C错;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D错。故选B。
14.AC
【详解】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人们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发展了灌溉农业,使这里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A正确;在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长江下游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增大,B错误;在湖泊发展水产养殖业 ,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正确;在河流的下游开发水能资源不可取,河流下游一般地势平坦,没有落差,不能开发水能资源,D错误;故选AC。
15.C
【详解】在内蒙古草原上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资源;在湖区围湖造田,容易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带来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种植水稻,是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毁林开荒容易导致土地的荒漠化,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 故选C。
16.(1)南美洲
(2)白
(3)美国
(4)草原
(5)大
(6)科学技术/科技
【分析】本题以世界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世界上七大洲分布、人种分布、国家分布、气候分布及特点、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图中①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主要位于南半球为南美洲。
(2)图中②地区位于欧洲,主要为白种人。
(3)图中③国位于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为美国。
(4)图中④地位于非洲,该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也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7.(1) M 东北 乙
(2) ① 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
(3)进行茶叶深加工,丰富茶产品;发展茶园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品质等
【分析】本大题以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区内某云雾茶园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海拔、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M山峰海拔为1200—1400米,N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M;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M山峰在N山峰的东北方向;图中河流甲、乙两处,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2)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
(3)该茶园云雾茶走进国际市场,可以进行茶叶深加工,丰富茶产品;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品质;发展茶园观光等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
18.(1) 海口 南海
(2) 二 琼州 放射状
(3)四面环海,海岸线长,养殖面积广大等。
(4)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分析】本题以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为背景,涉及行政区划、海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海南省简称琼,行政中心是海口市,该省濒临我国的南海,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仅次于台湾岛,其北侧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我国第二大内水,海南岛中间高,四周地,河流呈现放射状流入海洋。
(3)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面积大,利于发展碳汇渔业海洋资源广阔;海洋面积广大,场地充足,且原料丰富,成产成本较小,具有很好的自然优势条件。
(4)在碳汇渔业中,藻类植物作为鱼类、贝类的饵料被大量消耗,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碳汇渔业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目标解读
基础梳理
典例探究
达标测试
自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