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1945年前的苏联(俄)经济政策
1918——192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1928 新经济政策
1936 斯大林模式
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引发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利用资本主义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农业)积累资金。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使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工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思想和学术问题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个人崇拜严重。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战后苏联—斯大林时代(1945—1953)
卫国战争中苏联直接经济损失占当时国民财富的1/3,战后几千万居民无家可归,粮食产量相当于战前的60%。
1946年,苏联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1950年,主要工业指标超过战前水平,1946年,爆炸原子弹,1953年,爆炸氢弹。1947年,取消食品配给制。到1950年,新建城市住房1亿多平米,新建农村住房270万套。
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得益于斯大林模式。
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依然存在并日益严重。
从“四五”计划执行结果看,工业投资额的88%用于机器制造业,只有12%投到了轻工业。轻工业生产非但没有达到计划目标,甚至还低于战前水平。此外,公路、铁路、水路和海路运输业等,也都因片面发展重工业而受到损害。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四五”计划预定农业生产增长27%,但由于战后对农业投资较少、自然灾害和行政命令等原因,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到1950 年时仅达到1940年水平的99%,还没有超过十月革命前的水平,谷物总收获量仅为战前水平的78%。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540公斤的水平。农业依然是苏联经济中最落后的产业。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实行干部轮换制和任期制;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农业: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实行小组包公奖励制;垦荒,种植玉米运动;
工业:将部门管理机制变为地区管理机制;支持价值规律、物质刺激等学术讨论;
冷战:提出和美国“和平共处”的策略。
⑴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⑵工业引入市场因素,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促进经济发展。
⑶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促进思想解放;但造成苏共及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思想混乱。
⑷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原有体制的局部调整。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①前期:
政治:注重集体领导。
工业: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农业: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制度;加大农业投资。
冷战: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②后期:
改革:注重科技进步,但整体改革停滞不前,日趋保守。
冷战:开展军备竞赛,入侵阿富汗。
(2)效果:
① 一定程度推动工农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③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原有体制的局部调整。
④后期改革放缓,经济下滑,矛盾丛生。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经济: 1985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失败)。
政治: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将联邦制改为邦联制。
思想: 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公开性(揭露历史黑暗面),民主化(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多元化(多党制、私有化、自由化)
否认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
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取消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搞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
1、历史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现实原因: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3、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4、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5、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6、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7、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特权、腐败、脱离群众等)
8、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
谁就没有良心;
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
谁就没有头脑。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异同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②都扩大工农业生产单位自主权,引入激励机制;③结果都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政治改革;
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后者导致苏联解体;
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一千年未必能建起一个国家,
而毁灭一个国家,
一小时足矣。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下降了22%。经济的停滞带来的是货币的贬值。曾经的“金卢布”迅速贬值,导致物价飞涨到6000多倍。
苏联1991年粮食产量3.2亿吨,2008年左右俄罗斯粮食产量8000万吨。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
1988年,苏联平均工资可以买1250公斤土豆,1992年只能买172公斤土豆。2008年俄国恢复到1989年的收入水平。1990年,苏联人均消耗肉类75公斤,到2000年只有45公斤。1990年,牛奶和奶制品消费,人均消耗387升,到2000年只有215升。
出生率从苏联时期的14~17‰锐减至8.3‰,死亡率由苏联时期的8~12‰增至14.7‰,最高时达15.7‰。在苏联解体后的头几年里,人均预期寿命较苏联时期相比突然急速下降,俄罗斯的人口预期寿命比经济发达国家短13——15岁,处于同蒙古、摩洛哥、危地马拉一样的水平。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②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1968年《行动纲领》,宣布将“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富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主义社会”。
——“布拉格之春”
①历史原因: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经济陷入困境。
③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动荡。
④外部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
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3)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4)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