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30 13: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器物被誉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它体现了“精湛的陶艺与原始艺术的完美结合”。该器物所属的原始文化类型是( )
A.龙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仰韶文化 D.大汶口文化
2.秦代在大城市设置有官办的“作务市”,即官营作坊直接在“市”上开设的出售自己产品的商店;还开设有“官府市”,即官府在“市”上开设的综合商场,其商品主要由“作务”提供。这表明秦朝( )
A.官府全面垄断了工商业 B.对商业交易场所有严格限制
C.强化“工商食官”制度 D.经济政策具有与民争利色彩
3.某一时期,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郡,还拥有监视王国、管理侯国、代管中央驻郡机关、督察属县行政、执行大赦等方面的权力。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秦二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东汉晚期 D.晋武帝时期
4.西魏时期,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府兵世袭为兵,另立军籍,不归属地方管理。南朝世袭的匠户有治工、车工、纸工、锁工、军器工。这说明当时的户籍制度( )
A.阻碍了职业流动 B.依托于世官制度
C.维系了士族特权 D.减轻了政府负担
5.会要是以收辑历代掌故为内容的一种史书。元文宗“爱命文臣,体(唐宋)‘会要’之遗意,遍敕宫寺,发掌故之旧章,仿《周礼》之六官,作皇之大典”,修成了《经世大典》。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 )
A.传承了中华优秀史学文化 B.用理学思想治国理政
C.将蒙古文化融入中原制度 D.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
6.清代总督作为封疆大吏坐镇地方,同时它与一般地方官又有区别,其使用关防作为权力凭证,带有钦差性质,还加有中央部院大臣之衔。这说明清代总督( )
A.代表皇帝监察所有官员 B.具有承上制下的功能
C.兼任了军机处大臣职位 D.呈现位卑权重的特征
7.19世纪50年代前期,江南一些地区逃亡地主的土地纷纷被佃农占据,他们不再向这些地主交粮;一些并未逃亡的地主收租时,佃农明确表示拒绝,他们认为“吾交长毛粮,不复交田主粮矣”。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8.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次大会讨论《土地使用暂行条例》达十余天之久,“这是各阶层人士最注意的一件大事。每一条、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经长时考虑,都要经过热烈讨论,最后获得一致意见,才作决议”。这体现出( )
A.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 B.边区基层政权实行自治制度
C.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成就 D.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9.我国的《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管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等相关细则;这些细则又推动了《公务员法》的修订,从而形成“有效且无漏洞”的公务员管理体系。这可用以说明我国( )
A.党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高法律 B.全面依法治国以党规为公民根本准则
C.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的一体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稳定性
10.在波斯帝国极盛时期,除西亚部分地区居民对帝国国教琐罗亚斯德教有所接受外,大多数被征服地居民,如亚述、阿拉伯、埃及、叙利亚、希腊等地都未接受该宗教。相反,不少征服地区的居民仍坚守原有的宗教信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波斯帝国( )
A.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薄弱 B.对不同地区实行分而治之
C.各族群的政治地位平等 D.对征服地区的统治较宽松
11.159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胡椒每袋进价为3里亚尔,在荷兰则可以售100里亚尔。到了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购买的胡椒价格为每磅2.25-2.5卢比,在荷兰的售价是每磅20卢比。造成胡椒购销价格比值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欧亚贸易的发展 B.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C.洲际物种的交换 D.欧洲价格革命的深化
12.“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其中的版画与素描室,藏有三万多件欧洲版画与素描,包括大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古典大师的作品。”“它”最有可能是( )
A.亚历山大博物馆 B.阿什莫林博物馆 C.大英博物馆 D.卢浮宫
13.1701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迫近时,英王威廉曾打算解散托利党辅政“小集团”,重新召回拥护战争政策的辉格党“小集团”,但因托利党仍保持着议会多数地位,威廉为了避免与议会摩擦,因而不得不放弃了改组计划。这表明英国( )
A.责任内阁制日益成熟 B.王权受到议会限制
C.政党政治遭到了破坏 D.国王丧失了行政权
14.左图照片名为“普林西普被捕”,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右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5.美国使用MRI(核磁共振)、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的次数为主要发达国家的1.9-2.1倍,同时这些检查和手术治疗的费用要比其他国家高50%-200%。美国很多专科医学服务以仪器检查和手术为主,而检查和手术本身是否真正让病人受益并不是唯一的考虑重点。这表明美国( )
A.医疗服务滥用严重 B.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狭窄
C.福利保障的水平高 D.医疗保障的不均衡性突出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6.稷下学宫是受到齐国官方支持的学校。阅读下表:“齐国稷下学宫与先秦文化摘编”。这集中反映出( )
源自稷下学宫的文献与人物 传播概况
《考工记》 齐国手工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记载了青铜冶金业各金属的比例 秦陵出土的铜马车的冶金比例与《考工记》记载吻合
《管子》 齐国稷下学宫的教科书,其中的《心术》《白心》等篇记载了精气说 楚国屈原的《离骚》《远游》等文渗透了精气说
稷下诸先生 如农家、阴阳家等 秦国编撰的《吕氏春秋》等书中关于农学、天文学、阴阳五行等知识,摘自稷下先生的著述
A.齐国是诸子思想的发源地 B.学校教育推动区域文化交流
C.局势安定有助于文化发展 D.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实现汇流
17.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成立,设立盟长、副盟长等职位;此后,呼伦贝尔盟建立了旗人民政府,旗长、副旗长由各盟政府任命,管理旗事务,受上级领导。这反映出( )
A.清代盟旗制度的恢复 B.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探索
C.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D.解放区军政委员会的建立
18.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粮食(加工粮)年人均消费量为130.70千克,农村居民粮食(粗粮)年人均消费量为262.08千克,到了2012年城镇居民粮食(加工粮)消费量下降到了78.76千克,2016年农村居民粮食(粗粮)消费量下降到了157.20千克。上述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我国( )
A.城乡生活水平差异的扩大 B.居民饮食结构的明显变化
C.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19.下图是中世纪英国日耳曼法中的“宣誓助讼”程序的规定,所有宣誓都必须流畅,没有遗漏和结巴,否则无效。这反映出日耳曼法( )
A.保护臣民私有财产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依赖道德进行审判 D.蕴含公正平等理念
20.19世纪以来,英国一些原来的手工业小集镇与别的城市有较早较好的供求关系,原有的部门派生出新的部门,以致商业、金融、科技、信息、交通等方面都颇为发达,它们呈扇形状向四周扩展,逐渐发展成为地域性中心城市。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拓展了一些城市的经济功能 B.使城市管理自主权增强
C.导致英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变 D.推动了地域分工的强化
21.中国古代儒家史学主张“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顾颉刚等依据西方近代学术理念,极力倡导“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反对传统儒者的史学“经世致用”观。而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学术界的主流意见又渐多倾向注重史学的经世功能,纷纷书写中华民族英雄的爱国事迹。材料主要说明( )
A.历史学的学术观点应因时而变 B.史学随儒学的演变而发展变化
C.时代环境影响学者的历史观念 D.中国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第22题14分,第23题6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张居正入阁后,认为“当今之事,其可虑者莫重于边防。”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他调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主持蓟镇防务,增筑居庸关至山海关的空心敌台,任用李成梁防守辽东。另外,他清查军士缺额,撤消监军太监,给将帅以实权,改变了“卒惰而玩,将令不行”的局面。他又利用俺答上层的矛盾,进行分化争取,出现了“隆庆和议”。隆庆四年俺答求降,明政府封其为顺义王,通贡互市,发展民间贸易。从此北边数千里“岁省费什七”,边境晏然。
—杨欣《再论张居正改革》
材料二:鉴于新疆、西藏两地“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康有为提出:“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其亦不可已乎?”他又说“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今分国为二服,凡东、西、南、北、中五部曰甸服,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在中央民部也可作相应调整,“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
—改编自康有为《官制议》(1903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巩固北方边防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效。(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边疆治理思想,并分析上述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7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朱熹说:“所谓节财用以固邦本者,臣闻先圣之言,治国而有节用爱人之说。盖国家财用皆出于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者,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是以将爱人者必先节用,此不易之理也。”他又说,“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
—摘编自朱熹《朱子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熹的消费观。(6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1802年的《棉纺厂儿童健康和道德调整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厂法。其主要内容有:学徒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吃饭时间不计在内。1842年的《矿山法》禁止煤矿雇佣妇女、未成年女孩以及10岁以下的男孩。1844年议会通过的《儿童半时工作日法》,规定所有纺织厂中的妇女和13至18岁的青少年一天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13岁以下的儿童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个半小时,不得雇佣8岁以下的儿童。到1847年,议会最终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日法》,它规定妇女和青少年1天不得工作超过10个小时。—金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节》
材料二:苏俄故意提出让美国租让勘察加,合同还没签,日本就怒不可遏了,对美国的仇恨和憎恶急剧增加。法国资产阶级很早就声明它在俄国有取得租让的优先权,希望使苏俄与自己建立经贸关系,而不想让英国捷足先登。辽阔的俄罗斯土地上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列宁清楚地知道,以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几年以内也无法开采这些矿藏的1%”,因此,列宁主张尽快把矿业租给资本家经营。在顿河的国营农场里,有大约80万俄亩的耕地,因缺乏大批的耕畜和拖拉机而无法耕种。
—郁志龙《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政府财政收入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单位:%)
年份 法国 德国 日本 瑞典 英国 美国
1890 15 10 11 6 10 8
1929 19 31 19 8 24 10
1960 35 32 18 31 32 28
1985 52 47 33 65 48 37
—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法立法内容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性。(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租让制能够实施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实行租让制的意图。(7分)
(3)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成因。(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是世界最凶恶的敌人,是一切反动势力的首领。全世界人民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主要矛头是指向美帝国主义。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主要是指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龚国忠等《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
材料二:1971年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活动,并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历期会议,积极参与了对海洋法各实质事项的审议,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海洋权益。
—何田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
材料三:2022年是名副其实的金砖“中国年”。在各方积极支持下,中国作为今年金砖国家主席国已经成功举办70多场会议和活动,涵盖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推动金砖合作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新闻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新秩序”,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B【解析】依据材料“陶艺与原始艺术”联系必修2插图,可知这是河姆渡文化的猪纹陶钵,选B项。
2.D【解析】依据材料“官营作坊直接在‘市’上开设”“官府在‘市’上开设的综合商场”等,可得出这是国家控制的商业,出售官营手工业的商品,这样可以赚取手工业和商业两重利润,体现出国家实施与民争利的政策,选D项。有官办的商业不一定就是垄断经营,秦朝也有私营商业,只是其被抑制,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对市的限制,排除B项。“工商食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趋于瓦解了,排除C项。
3.B【解析】汉景帝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同时也存在“王国、侯国”,故选B项。秦朝并不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东汉晚期最高地方机构变成州,排除C项。晋武帝时期是魏晋时期,结合选必1知识,魏晋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仍旧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排除D项。
4.A【解析】府兵世袭为兵,另立军籍,匠户子弟也世袭为匠,这使得这种专门化的户籍使得职业固化,阻碍了职业流动,选A项。世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瓦解了,排除B项。军户和匠户不是士族,排除C项。当兵和做工匠,就需要政府养活,这样就增加了财政负担,排除D项。
5.A【解析】会要是典章制度类的史书,元文宗让人编撰元朝的典章制度,修成了《经世大典》,继承了从《周礼》、唐宋会要以来的典章修史传统,故选A项。材料不涉及理学,排除B项。这是对中原史学文化的学习,看不出将蒙古文化融入中原制度,排除C项。会要本来就有的,《经世大典》看不出是新的史书体例,排除D项。
6.B【解析】依据材料“清代总督是作为封疆大吏坐镇于地方的。同时它与一般地方官又有区别”,“坐镇”可体现其制下的特征,“其使用关防作为权力凭证,带有钦差性质;加有部院大臣之衔”,体现出其承上,听命于皇帝,由此可见,清代总督具有承上制下的政治功能,选B项。“所有”说法错误,对地方官员可以监察,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军机处,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位卑”,排除D项。
7.C【解析】19世纪50年代前期,江南一些地区被纳入太平天国统治区,太平天国运动冲击封建秩序,导致地主逃亡,佃农反抗地主,故选C项。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前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而且对江南地区的冲击并不大,排除B项。洋务运动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学习西方,并没有造成地主逃亡,排除D项。
8.C【解析】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属于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制度,依据材料“每一条、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经长时考虑,都要经过热烈讨论,最后获得一致意见,才作决议”,可得出当时参议员非常重视民主程序,体现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成就,选C项。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排除A项。这不是基层政权,而是整个边区参议会制度的运作,排除B项。当时中共工作重心还在农村,并没有转移,排除D项。
9.C【解析】公务员制度用《公务员法》来规范,体现了依法治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等相关细则体现了制度治党。材料表明党规与国家互相促进,体现了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的一体建设,选C项。最高法律是宪法,排除A项。党规是对党员的,排除B项。这是修正,不是稳定,排除D项。
10.D【解析】在极盛时期,也能允许不同地区保留原有信仰,这从宗教层面,体现了波斯帝国实行文化宽容政策,这些地区都属于征服地区,这从文化层面,体现了对征服地区的统治较宽松,选D项。让他们信仰原有宗教,是有信心控制这些地区,不等于控制力薄弱,排除A项。分而治之是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政策,信仰不同宗教,不等于分而治之,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族群政治地位,排除C项。
11.A【解析】“椒每袋进价为3里亚尔,在荷兰则可以售100里亚尔”“椒每袋进价为3里亚尔,在荷兰则可以售100里亚尔”,可得出利润减少,联系所学由于欧亚贸易的发展,贸易量的增加,导致输入荷兰的胡椒量增加,从而价格下跌,故选A项。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出现了,另外这与胡椒购销价格比值变动关系不大,排除B项。洲际物种的交换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同时存在的历史现象,排除C项。价格革命主要是美洲金银大量输入欧洲,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2.B【解析】依据材料“大学博物馆”,联系所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牛津大学建立的,故选B项。
其他各项不符合题意。
13.B【解析】“但因托利党仍保持着议会多数地位,威廉为了避免与议会摩擦,因而不得不放弃了改组计划”,可得出当时国王迫于议会的压力,而放弃其改组计划,体现了王权受到议会限制,选B项。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A项。这正是政党政治的体现,排除C项。“丧失”说法错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
14.D【解析】“普林西普被捕”描述的是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巴尔干半岛,故选④。其他各项不符合题意。
15.A【解析】材料说的是美国检查和手术次数多,频率高,检查费用高,体现出医疗服务滥用严重,选A项。材料不涉及覆盖面和均衡性,排除B和D项。这不是福利保障,有可能是私人开支的,排除C项。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6.B【解析】从材料可知,秦国、楚国等地出现了一些源自稷下学宫的文化成果,而稷下学宫是一所学校,由此可见,当时学校教育推动了齐文化向秦国和楚国的传播,体现出学校教育推动区域文化交流,故选B项。儒家就诞生于鲁国,故排除A项。战国时期局势动荡,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实现汇流”,这也不符合史实,秦汉还有儒家、法家等,排除D项。
17.B【解析】依据材料“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政府成立”等,联系所学,可得出这是发展民族区域自治,选B项。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盟旗制度,不是清代盟旗制度的恢复,排除A项。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古代史上就形成了,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军政委员会,排除D项。
18.D【解析】由于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所以城镇加工量消费减少,食物多元化了,农村粗粮消费量减少,食物也多元化了,选D项。这不是生活水平的差异扩大,因为两者粮食消费量都是减少的,排除A项。居民饮食结构的明显变化是表现,并非原因,排除B项。这不代表种植结构变化,因为材料没有区分什么粮食,排除C项。
19.B【解析】依据材料“宣誓助讼”有一套流程和规定话语,而且要流畅,没有遗漏和结巴,这体现出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选B项。材料只是一种形式程序,看不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A项。这不是审判程序,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公正性,这其实对语言表达能力弱、文化水平低的人是不利的,排除D项。
20.A【解析】依据材料“原来的手工业小集镇”“原有的部门派生出新的部门,以致商业、金融、科技、信息、交通等方面都颇为发达”等,可得出这些小集镇发展成地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功能趋于多样化,故选A项。材料不涉及如何管理,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在区域内出现了中心城市,不能说明英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变,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地域分工,排除D项。
21.C【解析】材料说明古代史学关注国家兴衰,老百姓的生活,体现经世致用的传统,而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西方学术理论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又反孔教,所以反对儒家史学的“经世致用”观,而抗日战争时期,又渐多倾向注重史学的经世功能,致力于书写爱国史,体现出时代环境影响学者的历史观念,选C项。“应因时而变”说法错误,学术观点基于历史事实,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讨论儒学的演变,排除B项。中国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说法不全面,没有反映材料主体信息,排除D项。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其中第22题14分,第23题6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
22.【解析】
(1)第一举措,“调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主持蓟镇防务”“任用李成梁防守辽东”“清查军士缺额,撤消监军太监,给将帅以实权”,可得出整顿军备;“增筑居庸关至山海关的空心敌台”,可得出重修长城要塞;“又利用俺答上层的矛盾,进行分化争取”“隆庆四年俺答求降,明政府封其为顺义王”,可得出签订和议;“通贡互市,发展民间贸易”,可得出发展贸易。第二小问成效,“北边数千里‘岁省费什七’,边境晏然”,可得出节省了防御经费,维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改变了‘卒惰而玩,将令不行’”,可得出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联系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汉蒙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第一小问思想,依据材料“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可得出将四川、甘肃分别与西藏、新疆在行政上合并;“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可得出对边疆分设政府(赋予边疆一定自治权);依据材料“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可得出在中央专门设官管理。第二小问历史背景,依据材料“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等,可得出西藏、新疆治理人才的缺乏和交通不便;“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可得出中华传统边疆治理智慧的深远影响;“《官制议》(1903年)”联系所学,可知近代边疆危机出现,戊戌变法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进等。
【答案】
(1)举措:整顿军备;重修长城要塞;签订和议;发展贸易。(4分)
成效: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节省了防御经费;维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汉蒙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3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2)思想:将四川、甘肃分别与西藏、新疆在行政上合并;对边疆分设政府(赋予边疆一定自治权);在中央专门设官管理。(3分)
历史背景:西藏、新疆治理人才的缺乏和交通不便;近代边疆危机出现;完善对边疆管理的需要;中华传统边疆治理智慧的深远影响;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进。(4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
23.【解析】
“是以将爱人者必先节用”“治国而有节用爱人之说”,可得出主张统治者节用,“皆出于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者”联系所学,可得出体现了儒家民本观念,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维护国家稳定;“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可得出强调奢俭适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联系所学可得出使消费限制在礼制的范围内,防止过度消费而形成浪费,又维护了封建伦理等级;联系所学,也给商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定的空间;“是以将爱人者必先节用,此不易之理也”“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联系所学,可得出从天理的高度来审视日常消费问题,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
【答案】
主张统治者节用(1分),体现了儒家民本观念,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维护国家稳定;(1分)强调奢俭适中(1分),一方面,使消费限制在礼制的范围内,防止过度消费而形成浪费,又维护了封建伦理等级,另一方面,也给商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定的空间(适应了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2分)从天理的高度来审视日常消费问题,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1分)
24.【答案】
(1)演变:保护对象从儿童扩展到妇女、青少年;适用工厂类型从棉纺工厂扩大到矿山、所有纺织厂;劳动时间有所缩短。(3分)
进步性:有利于解决工厂制带来的负面效应,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发展;保护了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3分)
(2)历史条件:列强之间存在矛盾,希望发展与苏俄的经贸;苏俄大量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4分)
意图:引入外国资本,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3分)
(3)历史现象: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例均显著上升,但占比呈现不均衡状况,部分国家已占比超一半。(2分)
成因:(从显著上升的角度)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保持了总体和平与发展的局面,经济得到发展;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上答出2点即可得2分)福利国家建设的推进,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开拓各种渠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分)(从占比不均衡的角度)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及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有所不同。(1分,任意答出1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演变,“棉纺厂儿童健康”“《矿山法》”“规定所有纺织厂中”,可得出适用工厂类型从棉纺工厂扩大到矿山、所有纺织厂;“儿童健康和道德调整法案”“禁止煤矿雇佣妇女、未成年女孩以及10岁以下的男孩”“它规定妇女和青少年”,可得出保护对象从儿童扩展到妇女、青少年;“学徒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13岁以下的儿童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个半小时”“它规定妇女和青少年1天不得工作超过10个小时”,可得出劳动时间有所缩短。第二小问进步性,从工厂制的负面效应、保护权益,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考虑。
(2)第一小问历史条件,“苏俄故意提出让美国租让勘察加,合同还没签,日本就怒不可遏了,对美国的仇恨和憎恶急剧增加”“而不想让英国捷足先登”,可得出列强之间存在矛盾,希望发展与苏俄的经贸;“辽阔的俄罗斯土地上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在顿河的国营农场里,有大约80万俄亩的耕地,因缺乏大批的耕畜和拖拉机而无法耕种”,可得出苏俄大量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第二小问意图,“尽快把矿业租给资本家经营”“缺乏大批的耕畜和拖拉机而无法耕种”联系所学,可得出引入外国资本,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首先,概括历史现象,从材料中数据总体趋势来看,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收入占GP比例均显著上升;从最终的态势来看,占比呈现不均衡状况,部分国家已占比超一半。其次,从显著上升的角度分析成因,可从世界和平与发展、新科技革命、国际协调机制、福利国家建设倒逼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阐释。然后,从占比不均衡的角度分析,这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及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不同有关。
25.【解析】
依据材料“主要矛头是指向美帝国主义”“毛泽东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主要是指苏联社会帝国主义”“1971年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活动”“推动金砖合作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可知中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利用联合国这一舞台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21世纪以来,我国又参与新的国际治理机制,由此可拟定论题“中国为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
中国为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重视世界秩序的完善。20世纪50-70年代初,由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我国对他们主导的世界秩序及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行径表达了强烈不满。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逐步获得独立,我国对他们给予了支持和援助。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重返联合国,在联合国的舞台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如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认真履行有关职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1世纪以来,我国深度参与新的国际治理机制,在全球层面,参与二十国集团的国际治理,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有力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总之,世界新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的参与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