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 下发学案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课为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一课,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本课在编排上依照阶段顺序,依次设为三目: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和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在内容上,本课概述了中国古代三个阶段的选官制度和考核、监察制度,其中以选官制度为学习的核心,教学中应以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为教学的重点;考核和监察制度以学生自行阅读梳理教材并总结特点的方式进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科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设计理念 本课重视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创建与变化关键内容叙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模拟场景、文献记录等展示方式,营造出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进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并且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从时空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主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学生对中华制度文化的自信。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在高一年级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整体的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已学习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对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秦汉、宋元和明清的选官制度还不是很熟悉,而且本课在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上时间跨度大,新历史名词较多,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联系紧密,因此教学时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创设合适的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建构大时空、大历史,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时代环境中,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演变,培养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和管理的制度及发展演变过程。 2.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补充的情境材料,结合历史时空,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历史作用,总结其发展演变的特征。 3.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官员选拔与管理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增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秀经验,传承发扬优秀政治智慧,提升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选官制度的更迭过程,科举制的影响。 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历史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时期:西周至春秋 (2)标准:贵族血缘 (3)特点: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4)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5)弊端:①重血缘、轻才能,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②赏罚不分明,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 (6)职官制取代世官制: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②私学的产生;③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尚贤思想);④郡县制和俸禄制的推行;⑤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制经济基础的形成。 ☆点拨关键:世官制是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的,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者,都是各级贵族,拥有宗法关系,他们不仅世代掌握着政权,也拥有所封土地上的人口和财物。世官制下,普通庶人是不可能当上高级官员的。世官制的推行与西周国家治理方式有关,在当时有其历史进步意义。 2.春秋战国——荐举制、军功爵制 (1)背景:①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②各诸侯为争霸图强,重视人才,养士礼贤;③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④尚贤思想兴起;⑤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2)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初 (3)标准:才能及军功大小 (4)方式:①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荐举制/客卿制);②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 (5)特点:爵位官制与军功紧密联系(官爵合一) (6)局限:迎合战争状态或临时状态的官员选拔,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7)影响:①打击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②有利于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适应了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 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法官”“法吏”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军功爵、文法吏。 (2)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5)结果:①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③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社会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4.汉朝——察举制 (1)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乡里清议)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以儒家思想作为官员选拔的指导思想,开我国历史上儒学取士的先河。 (2)背景:①汉初原有选官制度已经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②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③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标准:孝廉(品行)到门第(东汉)。 (4)特点:地方推举(自下而上);形式多样;突出儒学地位;依靠乡里舆论评价和考核并重;察举的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察举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舆论评价和为官(品德、才能)能力并重。 (5)分类:察举制分为常科和特科。 A.汉武帝推行察举制:①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讲求孝行、廉洁)、茂才(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等;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贤良文学(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明经(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等。 B.积功劳为官、征辟制: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①概念:征辟制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主要由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②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是“德举”。 ③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 (6)评价:察举制度是一种比较健全完善的选官制度。 积极→①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促进了阶层流动;②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成为两汉选官的主体;③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适应汉武帝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④推动儒家思想成为选官标准,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⑤开创中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先例。 局限→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②东汉中后期选官被世家大族操纵,导致累世公卿形成,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③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大多沽名钓誉;④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点拨关键: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已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赀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深化拓展】东汉时期察举制度的变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 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阀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变化(弊端):从“以德取人”到“以文取人”再到“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原因: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②以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③豪强地主的发展和世家大族(士族)的崛起;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3)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①东汉末年人口流动加剧,察举制度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③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应选拔需求。 (2)产生: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①设置中正: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②品评人物: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③按品授官: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门第。 (5)实质/特点: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6)衰落: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南朝时期,寒族崛起,冲击门阀氏族;隋唐实行科举制,冲击门阀士族;安史之乱,门阀士族实力深受打击;宋代科举制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7)评价: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②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局限→①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危害了中央集权;②注重家世,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起社会矛盾。 ☆点拨关键:九品中正制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既解决了汉末察举制的危机,也满足了汉末兴起的豪强大族在政治上的要求,是中央政府与汉末以来的世家大族妥协的结果。因此,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官员选拔制度,也是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也称考绩、考课,是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察、核实并评定优劣等级的一项人事管理制度。 1.秦汉——上计制 (1)含义: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2)方式:计簿,考核法规普遍制定。 (3)流程: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4)意义:①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②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巩固封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③加强了封建专制制度。 2.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多流于形式。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御史大夫 (1)中央监察:御史制度 ①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这标着这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②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 (2)地方监察:监郡御史+刺史制度 A.秦朝在地方郡设监郡御史,监察地方的郡守、县令。B.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地方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员。 ☆汉代刺史制度 ①目的:监察地方官吏与豪强,加强中央集权。 ②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视监察郡国及地方豪强。 ③特点: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司法;没有固定的治所(以巡视方式监察);位卑权重、以小制大。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④影响:前期澄清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后期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点拨关键: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东汉末年地方长官州牧趁机拥兵自重,已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东方政权名存实亡。 2.魏晋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汉的监察制度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督制度,理解这一时期是官僚制度的形成时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内容,但是为隋唐的官僚制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一)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发展 科举制的创立是九品中正制没落的结果,也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阶层兴起在政治上的必然要求。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 (1)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隋朝创立、唐朝发展、宋朝完善、明清衰落。 (2)原因:①经济: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②阶级: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③政治:隋唐统一后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④外部: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唐时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 (3)目的:适应社会阶级的变化,巩固封建统治。 (4)标准:考试成绩。 (5)特点:①“投牒自进”,士人可自由报考,以考试结果决定去留;②公开考试,有具体科目和具体程式;③以考试结果为准绳,择优录取,公平公正。 (6)组成:隋唐科举制分为制举和常举。①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②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③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吏部铨选)。 ☆点拨关键:吏部选官的四条标准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书(书法遒美)、判(问题处理)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7)历程: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③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8)评价: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积极影响:a.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官员来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e.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f.促进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g.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②局限性:a.重才轻品;b.官本位思想;c.思想禁锢;d.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点拨关键: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科场舞弊,录取比例小;重门第、重出身、兼采名望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2.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1)表现:①“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世家子弟的考试,录取人数大大增加;②严格考试制度,实行“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废除公荐、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2)评价:两宋时期,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加完善的选官制度?(教材P31)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比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科举制下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不需要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科举制把官员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 ☆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1)考核机构:尚书省吏部(设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中央到地方官员的考核) (2)考核方式:地方报告中央+皇帝遣使巡查。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 (3)考核标准:品德才能,四善二十七最。 (4)考核作用:评定分三等九级,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迁与奖惩。 ☆唐代的考课制度特点:①覆盖广泛(所有官吏);②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③制度严密(设专门机构,定考课时限等);考核机构健全;考核内容广泛;分工明确;流程严密;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2.宋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1)概况: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三最”。 (2)评价: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减少贪污腐败现象。 (三)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1.隋唐——御史台+御史大夫 (1)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负责中央到地方的监察。 (2)地方: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3)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宋朝——监察制度的强化阶段 (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宋初的中央监察机构延续了隋唐时期御史台的设置,而到了后期,御史台三院开始合为一体,这种新的组织结构一直沿用至明清。 (2)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3)变化: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谏官”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学思之窗】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教材P32) (1)变化: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 (2)影响: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封建官僚制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属于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选用,一般为当地人。魏晋南北朝以降,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属吏不归中央管理,由此也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或结成朋党。隋朝改变这个制度,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吏的管理更加严格,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到隋唐、两宋时期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督制度,理解这一时期是官僚制度的完善时期。设立科举制度,公开、公正选拔官员,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底层人的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不仅是对前朝的总结与完善,更对后世的监察体系乃至世界各国监察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更趋严密。 (一)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元朝——恢复科举制度 (1)概况:元朝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推举)。 (2)时间:元朝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内容: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3)影响: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比例不高。 2.明清——科举考试强化 (1)考试人员: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2)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实行八股取士。 (3)考试级别: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4)地域平衡:明朝南北卷制度。 (5)特点:①科举制与学校制度相结合;②形成三级考试制度;③考试采用八股文。 (6)衰落原因: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专制。 (7)退出舞台: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 【历史纵横】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教材P36)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一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1)原因:①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②为了保证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维护政治稳定。 (2)影响:①缓解了南北方科举考生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②保证了北方举子占进士名额的比例,有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③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深化拓展】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原因及其影响 (1)概况: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原因:①借鉴唐宋经验;②适应农耕社会人才选拔的需求;③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④有客观的标准,操作性强(便于执行)。 (3)影响:积极方面:①八股取士有客观的标准,体现公平公正;②有利于人才选拔。 消极方面:①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②阻碍了学术文化发展;③不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④使中国科举走向标准化和僵化。 (二)元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 1.明朝——考满和考察 (1)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2)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 (1)概况: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特点: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1.元朝——监察机构严密 (1)中央:设御史台,监察中书省和临近的几个行中书省官员。 (2)地方:①行御史台:监察其他行中书省;②肃政廉访司:监察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3)特点:是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开端。 (4)评价: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2.明朝——科道监察制 (1)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是最高监察机构。①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②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都察院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共同行使监察权,合称“科道”。 (2)地方: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3)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位低权重)。 (4)演变: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3.清朝——都察院模式 (1)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 (2)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实行奏折制),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3)特点:御史台模式→督察院模式。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御史台模式变为都察院模式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知识补充:中国古代谏议制度 (1)含义: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 (2)演变:①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②宋元时期,出现了谏议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与皇权的高度加强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 (3)评价: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问题探究】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教材P34)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察举制和科举制中的孝廉、贤良方正、明经等科目,都包含着对官员德的重视,而秀才、茂才、明法、进士等科目,又包含着对官员才的重视。科举制形成后,儒家经典成为士人考试的必读书,实际已将德才的关系在考试中具体体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放在才前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学习拓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看法(教材P34)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①中国古代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提升官员的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促使社会秩序良性发展。②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③中国古代考核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到元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督制度,理解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一方面,官僚制度继续沿着宋元以来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满族以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也给新的制度以深刻影响,君主专制到达顶峰,官僚机构为皇权服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为繁杂,运用信息技术来梳理和概括,展示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年代尺、表格总括等,则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