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写在本卷上无效。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既然历史记录难以拒斥文学叙事,那么作为虚构性产物的文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的因素呢?一般认为,小说是最具有虚构性的。通常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大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属于文学叙事的范畴。但是,如果随便考察一部小说,会发现哪怕是最荒诞的小说也能找到大量历史叙事的影子,也有历史事实作为基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固然,《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对各种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当时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说,吴承恩虚构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史记录。从中我们能窥探到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模式,这其中其实已经隐藏了思想史叙事的影子。另外,小说中的唐僧在三个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经,这也是文学虚构中的事实。唐僧经过女儿国无疑是杜撰的,但小说中讲述的穿越国界要获得通关文牒无疑是历史事实。这些都是这部文学作品中历史叙事的踪影。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问题。他指出《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不是事实,但元朝以及明朝时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门逃脱朝廷追捕却是事实。《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实,但明清间乡曲人一旦金榜题名便成特殊阶层却是事实。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被杀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窦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窦娥、窦天章等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情节都是文学虚构的产物,但,根据研究,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则是事实,它们也都属于历史叙事的范畴。
由此可见,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原因同样是多样的。有些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些是作品中无意透露出来的,有些则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
(摘编自李桦《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关系》)
材料二:
“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对此,可以看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的时间: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为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
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诗经》中的叙事诗之外,我们仍强调更广泛的“诗具史笔”,而学界更倾向于将诗学纳入文学范畴,历史叙事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些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其后为文学所借鉴,乃至于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都与“历史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即使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也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因为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
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断然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此外,历史小说的接受等也会影响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判断。包括历史事件被文学化表达,包括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演绎,也包括相类似事件带来的通感联想。
(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同历史记录难以全然排斥文学叙事,文学作品尽管属于虚构性产物,也或多或少具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因素。
B. 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根本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因而历史学家只好发挥个人的想象以填补史料的空白。
C. 虚构的文学叙事中存在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原因包括增强作品真实感、便于情节设计或人物塑造等方面。
D.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的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窦娥冤》为例,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
B. 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认为“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
C. 对于历史叙事中的文学意味做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的判断,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的中心论点不同,两者的侧重点也不同,对历史叙事中的真实性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罗贯中《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情节框架基本符合史实与故事内容大量虚构辩证统一,善于浓墨重彩地渲染战场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B. 在中国,历史叙事先于文学叙事,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
C. 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榜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钱锺书评价《左传》中的“鉏麑之叹”)
D. 《史记》中,张良是本身存在的人物,但是他遇到黄石老人这件事是司马迁虚构的,这是因为司马迁对张良这个人有他的思想倾向,他赞赏张良善于忍耐的性格。
4.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请简要说明。
5. 史学家吕思勉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今所传者,亦一则想象编造的故事也,断不容轻信为事实。”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陷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的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颠来倒去估量着的时候,也会想到远远的过去,茫茫的将来。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光亮,使他对于人、我、此世界、此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
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本是农家子的他,素来没有什么野心:父亲辛苦一世,还不够供应官家的征发;庄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够了,这才投拜了张教头学武,想在边庭上一刀一枪,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场。
他从没到过所谓“边庭”。乡村父老传说,那是一片无边无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声动,“胡儿”扫过,只剩下烧残的茅屋。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他便朦胧地觉得学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
“边庭”呐!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
但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上的第二年,他看见了许多把戏;他断定那些权贵暗地里是怎样地献媚“胡儿”!一伙吮咂老百姓血液的恶魔!
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睁得更大了:
“咄! 边庭上一刀一枪! ——哈! ”
那个杨志不是还在做这样的梦么 “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从前是不明不白掉了官职,现在又想到高俅那厮手里弄回个官儿来!林冲现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话了,他倒觉得杨志有点可怜。虽然他杨志只不过想封妻荫子,但这一片孤忠终要被辜负吧!那献媚妥协的行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侯,他简捷地也要他们的命!自从那天冤屈地被做成发配沧州的罪案后,他除了报仇,什么幻想都没有。
流血,他不怕。但无缘无故杀人他亦不肯。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为个人的利害去杀一个无仇无怨的人不是豹子头的性情!可是形势所逼,他只好应承。
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的过路人,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
暴躁在林冲胸头炸开,他皱眉向墙上的朴刀一望,翻身离床,拿了朴刀,便开门出来。
宿雪还没消融,白皑皑的,照得聚义厅前如同白昼;朔风又把残雪吹冻,踏上去只是簌簌作响。林冲低头倒提朴刀,只顾往前走。大柏树上一群鸟忽然惊飞起来,林冲猛可曳住了脚步,抬头看,半轮冷月在冻云中浮动,像是泼皮涎着半边脸笑人。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也在对林冲眨眼。
林冲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个“转念”——“到底要结果哪一个?”
这青面兽原也是无仇无怨,但不是无抵抗的善良百姓,林冲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下原是问心无愧的。可现在呢?这汉子虽已剥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胧就一刀了事,也不是豹子头做的,须吃江湖好汉们耻笑呐!
遥望聚义厅前两排戈矛剑戟,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是那王伦!顶了江湖上好汉的招牌却在这里把持地盘,妒贤嫉能!
林冲睁圆怒目四下眺望。好一个雄伟的去处呀!港汊环抱,四面高山,进可攻退可守!争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
重下决心,林冲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聚义厅前,便转向右首耳房。
“来者是谁?”
听到这声吆喝,林冲摆开步式,朴刀在怀,定睛前瞅。
“呀,林教头,是你!”
巡夜的小喽啰做出一副吃惊的脸相。林冲眼瞅着不说话。不是没了主意,却是在踌躇;他不忍多杀不相干的人。
“林教头,半夜三更到这里做什么?”
一句平常询问蓦地勾起误入“白虎堂”那回事,抬头一望,明明是“聚义厅”,不是“白虎堂”!
“林教头领好武艺,这早晚也还打熬力气!”
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天说谎。
看着喽啰走远的背影,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
“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
这时清脆的画角声已经在寒冽的晨气中呜咽发响。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他处于是否递交“投名状”的矛盾中,这是造成林冲与王伦矛盾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小说要表现的主要矛盾。
B. 林冲早年的“边庭”理想是美好的,“无边无垠、水草肥沃”“胡声动,胡儿扫过”,边塞激昂的画面却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C. 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勾起了豹子头林冲无限遐想,他想起了幼年生活、父亲劳苦、拜师学武等画面,此刻他跟杨志一样,他也顾念着家人,也期待能做个官封妻荫子。
D. 文末是典型的环境描写,从“清脆的画角声”体现梁山泊有士卒的现实,从“寒冽的晨气”表现季节的特征,从“呜咽发响”表现林冲沉重的心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林冲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根据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心理活动展开叙述,属于有限视角叙事,使读者更亲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想法。
B. 文中林冲遇到梁山泊两喽啰起到舒缓情节的作用,喽啰的问话引发林冲的回忆和对王伦的看法。最终林冲因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
C. 作品景物描写凝练传神,文中画线部分语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隐约透露出林冲内心的犹豫,为下文的“转念”埋下伏笔。
D. 小说描写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林冲内心被压抑的农民阶级的觉醒意识,同时也使其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有了深刻的思考。
8. 本文以林冲心理活动为线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重写经典,这样的写法有何艺术价值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有何不同 请结合相关文本从身份、性格、处事方式等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 (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晏①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经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冷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粟,资之粜运,散入村闾,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②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晏:刘晏,唐朝明相。②桑、孔:汉代政治家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政财。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经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先王之政”与“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 “苟且”,文中指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打算,与成语“苟且偷生”中的“苟且”含义相同。
C. “活”,文中指“使……活”,与“李牧连却之”(《六国论》)的“却”用法相同。
D. “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因”词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用一“受”、一“议”、一“授”,从决策、制定到推行全过程将新法置于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境地之中。
B. 王安石无畏人言,他并非不知众多的埋怨讥谤,而是早有预料,但他依然坚定改革,这表现了他坚定的决心。
C. 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D. 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但是超过在理财、养民方面表现不佳的王安石。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①
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②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到任广西静江(今桂林)府不久。次年,词人因谗言被罢官,北归途中作《念奴娇·过洞庭》。②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词人曾在此地与南宋主战重臣张浚有交游。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抚今追昔,回忆过去自己在赏心亭的经历,同时写出了眼前桂林百姓笙歌不断、庆祝中秋的美好画面。
B.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两句是对月夜景象的着意描摹,与“玉鉴琼田三万顷”这句都具有景中含情的意味。
C. 词下阕写自己游兴不减,月下登楼赏景,既有夜晚难眠的“搔首思悠悠”,又表达了不会长期滞留于此的豪情。
D. 本词和《念奴娇·过洞庭》都用了虚实结合、比喻等手法,语言风格上也一以贯之,体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
15. 这首词起句“今夕复何夕”,《念奴娇·过洞庭》结尾句“不知今夕何夕”,都有感于中秋而赋“今夕何夕”,两者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作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9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常可以和“乐”组合在一起,表达外出的欢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____________”旨在谏游乐, “____________”这句以春秋出游写垂拱而治的理想。
(2)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杜牧《阿房宫赋》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觉、触觉互通,增强了艺术效果。
(3)《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________”表达不满,对赵国“_________”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 一句描写词人的胸怀,表现其人格高洁,与洞庭月下“表里俱澄澈”的气象相交融。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泰然处之,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油然而生。(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不言而明。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7. 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B. 公共场所不让吸烟。
C. 事情发生太突然了,让他不知所措。
D. 他让自行车给撞了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为什么没有大满? A 。一种从农业生产角度加以解释,认为大寒小寒、大暑小暑 B ,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还有一种是从中国文化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事情太过圆满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不称大满体现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而农史学家唐志强另辟蹊径 ,从谷物成熟程度解释小满和芒种。他引用明人顾元庆《檐暴偶谈》谈到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皆指麦言”,都是针对麦子的成熟和收获情况来说的。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谷物成熟程度、寒暑程度和下雪数量的变化。即小满、小暑、小雪、小寒,对应的是芒种、大暑、大雪、大寒。这三种观点都有理有据,逻辑自洽。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 文中划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发现了这样的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写在本卷上无效。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既然历史记录难以拒斥文学叙事,那么作为虚构性产物的文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的因素呢?一般认为,小说是最具有虚构性的。通常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大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属于文学叙事的范畴。但是,如果随便考察一部小说,会发现哪怕是最荒诞的小说也能找到大量历史叙事的影子,也有历史事实作为基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固然,《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对各种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当时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说,吴承恩虚构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史记录。从中我们能窥探到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模式,这其中其实已经隐藏了思想史叙事的影子。另外,小说中的唐僧在三个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经,这也是文学虚构中的事实。唐僧经过女儿国无疑是杜撰的,但小说中讲述的穿越国界要获得通关文牒无疑是历史事实。这些都是这部文学作品中历史叙事的踪影。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问题。他指出《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不是事实,但元朝以及明朝时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门逃脱朝廷追捕却是事实。《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实,但明清间乡曲人一旦金榜题名便成特殊阶层却是事实。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被杀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窦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窦娥、窦天章等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情节都是文学虚构的产物,但,根据研究,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则是事实,它们也都属于历史叙事的范畴。
由此可见,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原因同样是多样的。有些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些是作品中无意透露出来的,有些则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
(摘编自李桦《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关系》)
材料二:
“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对此,可以看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的时间: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为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
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诗经》中的叙事诗之外,我们仍强调更广泛的“诗具史笔”,而学界更倾向于将诗学纳入文学范畴,历史叙事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些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其后为文学所借鉴,乃至于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都与“历史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即使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也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因为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
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断然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此外,历史小说的接受等也会影响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判断。包括历史事件被文学化表达,包括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演绎,也包括相类似事件带来的通感联想。
(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同历史记录难以全然排斥文学叙事,文学作品尽管属于虚构性产物,也或多或少具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因素。
B. 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根本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因而历史学家只好发挥个人的想象以填补史料的空白。
C. 虚构的文学叙事中存在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原因包括增强作品真实感、便于情节设计或人物塑造等方面。
D.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的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窦娥冤》为例,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
B. 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认为“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
C. 对于历史叙事中的文学意味做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的判断,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阐述的中心论点不同,两者的侧重点也不同,对历史叙事中的真实性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罗贯中《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情节框架基本符合史实与故事内容大量虚构辩证统一,善于浓墨重彩地渲染战场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B. 在中国,历史叙事先于文学叙事,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
C. 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榜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钱锺书评价《左传》中的“鉏麑之叹”)
D. 《史记》中,张良是本身存在的人物,但是他遇到黄石老人这件事是司马迁虚构的,这是因为司马迁对张良这个人有他的思想倾向,他赞赏张良善于忍耐的性格。
4.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请简要说明。
5. 史学家吕思勉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今所传者,亦一则想象编造的故事也,断不容轻信为事实。”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B 2. D 3. B
4. 都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一指出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着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中也有历史叙事的痕迹。材料二则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作为叙事方法,二者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5. ①历史著作中常有大量的文学叙事的影子,不好简单断定为真确的事实。②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过程中经常会穿插自己的想象、虚构,在表达时常会用到多种文学手法。③历史叙事掺杂文学叙事,或出于弥补史料不足、力求叙事完整的考量,或受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的局限,或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局限而有意为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根本原因是史料的缺乏”这一理解不当,属于歪曲原文信息,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表述是“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原文并非说“史料缺乏”是根本原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错,应是印证文学叙事中含有历史叙事的道理。
B.材料二第一段是“‘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原文的意思是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产生了“文学方法”的概念。选项将这一影响延伸到前文中的“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显然有误。
C.“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原因概括有误,材料二最后一段是“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可见其原因应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阐述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时间的先后关系,强调历史叙事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因为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影响而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
A.文学叙事中历史的真实痕迹。
C.钱锺书先生认为《左传》中的“鉏麑”是虚构的。这个观点与材料二的中心论点不一致。
D.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着文学叙事。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看材料一,最后一段的总结是“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可见材料一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一还指出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着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中也有历史叙事的痕迹。
再看材料二,“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可见材料二也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二还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作为叙事方法,二者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早期的历史内容……断不容轻信为事实”。
材料一有“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正如吕思勉所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由此可知,历史著作中常有大量的文学叙事的影子,不好简单断定为真确的事实。
材料一有“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由此可知,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过程中经常会穿插自己的想象、虚构,在表达时常会用到多种文学手法。
材料一中有“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由此可知,历史叙事掺杂文学叙事,或出于弥补史料不足、力求叙事完整的考量,或受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的局限,或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局限而有意为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陷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的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颠来倒去估量着的时候,也会想到远远的过去,茫茫的将来。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光亮,使他对于人、我、此世界、此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
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本是农家子的他,素来没有什么野心:父亲辛苦一世,还不够供应官家的征发;庄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够了,这才投拜了张教头学武,想在边庭上一刀一枪,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场。
他从没到过所谓“边庭”。乡村父老传说,那是一片无边无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声动,“胡儿”扫过,只剩下烧残的茅屋。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他便朦胧地觉得学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
“边庭”呐!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
但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上的第二年,他看见了许多把戏;他断定那些权贵暗地里是怎样地献媚“胡儿”!一伙吮咂老百姓血液的恶魔!
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睁得更大了:
“咄! 边庭上一刀一枪! ——哈! ”
那个杨志不是还在做这样的梦么 “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从前是不明不白掉了官职,现在又想到高俅那厮手里弄回个官儿来!林冲现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话了,他倒觉得杨志有点可怜。虽然他杨志只不过想封妻荫子,但这一片孤忠终要被辜负吧!那献媚妥协的行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侯,他简捷地也要他们的命!自从那天冤屈地被做成发配沧州的罪案后,他除了报仇,什么幻想都没有。
流血,他不怕。但无缘无故杀人他亦不肯。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为个人的利害去杀一个无仇无怨的人不是豹子头的性情!可是形势所逼,他只好应承。
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的过路人,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
暴躁在林冲胸头炸开,他皱眉向墙上的朴刀一望,翻身离床,拿了朴刀,便开门出来。
宿雪还没消融,白皑皑的,照得聚义厅前如同白昼;朔风又把残雪吹冻,踏上去只是簌簌作响。林冲低头倒提朴刀,只顾往前走。大柏树上一群鸟忽然惊飞起来,林冲猛可曳住了脚步,抬头看,半轮冷月在冻云中浮动,像是泼皮涎着半边脸笑人。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也在对林冲眨眼。
林冲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个“转念”——“到底要结果哪一个?”
这青面兽原也是无仇无怨,但不是无抵抗的善良百姓,林冲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下原是问心无愧的。可现在呢?这汉子虽已剥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胧就一刀了事,也不是豹子头做的,须吃江湖好汉们耻笑呐!
遥望聚义厅前两排戈矛剑戟,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是那王伦!顶了江湖上好汉的招牌却在这里把持地盘,妒贤嫉能!
林冲睁圆怒目四下眺望。好一个雄伟的去处呀!港汊环抱,四面高山,进可攻退可守!争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
重下决心,林冲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聚义厅前,便转向右首耳房。
“来者是谁?”
听到这声吆喝,林冲摆开步式,朴刀在怀,定睛前瞅。
“呀,林教头,是你!”
巡夜的小喽啰做出一副吃惊的脸相。林冲眼瞅着不说话。不是没了主意,却是在踌躇;他不忍多杀不相干的人。
“林教头,半夜三更到这里做什么?”
一句平常询问蓦地勾起误入“白虎堂”那回事,抬头一望,明明是“聚义厅”,不是“白虎堂”!
“林教头领好武艺,这早晚也还打熬力气!”
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天说谎。
看着喽啰走远的背影,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
“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
这时清脆的画角声已经在寒冽的晨气中呜咽发响。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他处于是否递交“投名状”的矛盾中,这是造成林冲与王伦矛盾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小说要表现的主要矛盾。
B. 林冲早年“边庭”理想是美好的,“无边无垠、水草肥沃”“胡声动,胡儿扫过”,边塞激昂的画面却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C. 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勾起了豹子头林冲无限遐想,他想起了幼年生活、父亲劳苦、拜师学武等画面,此刻他跟杨志一样,他也顾念着家人,也期待能做个官封妻荫子。
D. 文末是典型的环境描写,从“清脆的画角声”体现梁山泊有士卒的现实,从“寒冽的晨气”表现季节的特征,从“呜咽发响”表现林冲沉重的心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林冲视角来讲述故事,根据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心理活动展开叙述,属于有限视角叙事,使读者更亲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想法。
B. 文中林冲遇到梁山泊两喽啰起到舒缓情节的作用,喽啰的问话引发林冲的回忆和对王伦的看法。最终林冲因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
C. 作品景物描写凝练传神,文中画线部分语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隐约透露出林冲内心的犹豫,为下文的“转念”埋下伏笔。
D. 小说描写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林冲内心被压抑的农民阶级的觉醒意识,同时也使其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有了深刻的思考。
8. 本文以林冲心理活动为线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重写经典,这样的写法有何艺术价值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有何不同 请结合相关文本从身份、性格、处事方式等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6. C 7. B
8. ①以林冲的心理活动为线索,有利于串联起林冲一生的遭遇,使人物形象更完整;
②以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角度灵活自由,使情节完整真实;
③重写经典将林冲内心的思想矛盾更尖锐地展示出来,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主题更突出。
9. ①身份:“林教头”是朝廷罪囚,“豹子头林冲”是梁山好汉;
②性格:“林教头”安分守己,忍辱负重;“豹子头林冲”情绪激烈、具有反抗意识;
③处事方式:“林教头”遇事随遇而安,一忍再忍,“豹子头林冲”则是开始冲动暴躁,后来冷静反思,忍而不发。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此刻他跟杨志一样,他也顾念着家人,也期待能做个官封荫妻子”错,根据原文“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可知,这种想法是一年多前的想法,而不是此刻的想法。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错误,小说中“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固然需要一双铁臂,但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等体现了林冲放弃刺杀王伦的真实想法,让林冲停下杀手的是林冲对自我、对梁山泊的反思。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的叙述人称的能力。
结合“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光亮,使他对于人,我,世界,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便朦胧地觉得学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次撒谎”等分析,全文以林冲的心理活动为线索,串联起林冲一生的遭遇,使人物形象更完整。
结合“这一夜”“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等分析,全文都是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角度灵活,多角度反映人物的活动,也可以是情节更完整,表达更客观。
结合“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争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等分析,可以看到林冲内心的活动,尤其是对待王伦这件事,重点将林冲内心的思想矛盾更尖锐地展示出来,对王伦和梁山泊的看法超越了原著的内涵,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主要存在三点差异。
身份:结合“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分析,“豹子头林冲”已是被逼上梁山的江湖人物。
结合“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分析,此时“林教头”是朝廷罪囚。
性格:结合“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更睁得大了”“那献媚妥协的行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侯,简截地要他们的命”“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等分析,“豹子头林冲”的反抗情绪已经完全被点燃起来,情绪非常激烈。
结合“林教头”,他去草料场,认为是“好差使”,想修理草屋、求神明庇佑等分析,可见他当时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和随遇而安,有服完刑后与家人团聚的幻想。
处事方式:结合“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等分析,“豹子头林冲”则是开始冲动暴躁,但是在杀人这件事上还是慢慢冷静反思,忍而不发。
结合“林教头”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沧州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道路分析,“林教头”是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的变化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晏①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经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冷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粟,资之粜运,散入村闾,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②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晏:刘晏,唐朝明相。②桑、孔:汉代政治家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政财。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经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先王之政”与“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B. “苟且”,文中指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打算,与成语“苟且偷生”中的“苟且”含义相同。
C. “活”,文中指“使……活”,与“李牧连却之”(《六国论》)的“却”用法相同。
D. “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因”词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用一“受”、一“议”、一“授”,从决策、制定到推行全过程将新法置于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境地之中。
B. 王安石无畏人言,他并非不知众多的埋怨讥谤,而是早有预料,但他依然坚定改革,这表现了他坚定的决心。
C. 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D. 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但是超过在理财、养民方面表现不佳的王安石。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10. BEG
11. A 12. D
13. (1)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适宜然后坚决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地方。(2)使天下才士都退缩者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入秦国,这正是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3)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在税赋方面,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纳,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
“赐与”做前面的“在”的宾语,所以在其后断开。
“耕耘织经”做“使”的宾语,因而其后断开。“常岁”与“荒”是对应的两种情况,构成并列式结构,因而在“荒”前面断开。
故断句处为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识记和推断的能力。
A.施行/拿,含义不同。
B.均为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打算的意思,含义相同。
C.使……活/使……退却,两处均为使动用法,用法相同。
D.依靠/接续,接着,词义不同。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内容的能力。
D“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错误,“其去桑、孔远矣”的意思是他的才能超出桑弘羊、孔仅很多了。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
(1)“为”,因为;“度”,计划;“度”,考虑。
(2)“裹足”,止步;“藉”,进贡;“赍”,把东西送给人。
(3)“苟”,如果;“从”,追随;“故事”,前例,旧例。
参考译文:
材料一(略)
材料二:
刘晏认为君王爱护百姓不在于赏赐的多少,而应当使他们安心于耕耘纺织。在税赋方面,正常的年头公平合理地缴纳,饥荒时则加以减免或用国家的财力来济助。刘晏在各道分别设置知院官,每十天或一个月向朝廷详细报告各州县天气及收成情况。歉收如果有正当的理由,则会计官在催收赋税时,主动下令哪一类谷物可以免税,哪一些人可向官府借贷,能做到各地的百姓没有因为歉收而遭受贫困,各种救灾的措施已报请朝廷并施行了。有人责怪刘晏不直接救济人民,只贱价出售粮食物品给百姓,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
因为救助得少不足以养活灾民,救助得多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国家的财政一旦出问题又必须征收重税,如此又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在救济时往往容易藏污纳垢,官吏相互狼狈为奸,有办法的人得的多,真正贫苦需要救济的百姓反而得的很少,即使以严刑峻法来威吓也无法禁止,给国家和百姓造成双重的灾害。发生灾害的地区,所短缺的其实只是粮食而已,其他的产品往往还可维持正常的供应,若能低价将这些产品卖出去,交换其他的货品,借官府的力量转运到丰收的地方,或者由官府自用,这样国家的财用就不会匮乏;再由国家大量低价卖出囤积的谷物,分交运粮的单位,转运到各个缺粮的地区,使真正无力购买粮食的农民能够免除饥荒一这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刘晏经常说,“人口增长了,赋税自然水涨船高。”所以他理财常常是养民为先,可谓是懂得根本的道理。比汉代理财专家桑弘羊和孔仅好得太多了。王安石只知道理财,但实际上没有理财的方法,他也自认为在养民,结果反而祸害了人民,所以比上不如刘晏,比下也不及桑、孔。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①
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②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注]①本词作于词人到任广西静江(今桂林)府不久。次年,词人因谗言被罢官,北归途中作《念奴娇·过洞庭》。②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词人曾在此地与南宋主战重臣张浚有交游。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抚今追昔,回忆过去自己在赏心亭的经历,同时写出了眼前桂林百姓笙歌不断、庆祝中秋的美好画面。
B.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两句是对月夜景象的着意描摹,与“玉鉴琼田三万顷”这句都具有景中含情的意味。
C. 词的下阕写自己游兴不减,月下登楼赏景,既有夜晚难眠的“搔首思悠悠”,又表达了不会长期滞留于此的豪情。
D. 本词和《念奴娇·过洞庭》都用了虚实结合、比喻等手法,语言风格上也一以贯之,体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
15. 这首词起句“今夕复何夕”,《念奴娇·过洞庭》结尾句“不知今夕何夕”,都有感于中秋而赋“今夕何夕”,两者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词作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同:因明月朗照感良辰之至,赞叹夜色美好,表达佳节来临的喜悦;借月之皎洁喻心之澄澈,体现词人高洁的人格追求、豪放旷达的胸襟。
异:本词于句首言之,引出下文今昔对照,是“岭边”境遇下的自我纾解,苦闷之中仍有凌云壮气。《念奴娇·过洞庭》于结尾收束全词,是“岭边”一年“孤光自照”经历后的情感倾吐,词人与自然同在,忘怀一切宠辱得失而洒脱自适。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眼前桂林百姓”错。不是眼前的画面,本词上阕纯为词人铺叙上一年在建康中秋赏月的情况。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词是张孝祥于南宋乾道元年 (1165) 七月到桂林以后,在中秋节赏月时写的。“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作者一落笔即开门见山,赞叹夜色美好,表达佳节来临的喜悦。此句着重点染词题的时空性,以时序的更迭和地方的变迁,来对比建康 (今江苏省南京市) 和桂林两地过中秋佳节景况的不同。今昔对照,是“岭边”境遇下的自我纾解,用以抒发他对人事凌替的感慨,苦闷之中仍有凌云壮气。
《念奴娇·过洞庭》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结尾句“不知今夕何夕”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从空间上说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从时间上说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稳泛;从心理上说是由知到不知,通过对照,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根据以上理解,从同与异的角度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9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常可以和“乐”组合在一起,表达外出的欢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____________”旨在谏游乐, “____________”这句以春秋出游写垂拱而治的理想。
(2)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杜牧《阿房宫赋》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觉、触觉互通,增强了艺术效果。
(3)《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________”表达不满,对赵国“_________”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 一句描写词人的胸怀,表现其人格高洁,与洞庭月下“表里俱澄澈”的气象相交融。
【答案】 ①.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②. 可以尽豫游之乐 ③. 舞殿冷袖 ④. 风雨凄凄 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⑦. 虽欲强聒 ⑧. 终必不蒙见察 ⑨. 肝肺皆冰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驱”“豫”“袖”“嬴”“聒”“察”“肝肺”。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泰然处之,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油然而生。(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不言而明。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7. 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B. 公共场所不让吸烟。
C. 事情发生太突然了,让他不知所措。
D. 他让自行车给撞了。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D.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句子中的“让”是介词,表对象。
A.“让”是“推举”之意;
B.“让”是“允许”之意;
C.介词,表对象。
D.“让”是“被”之意。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A.“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接连被贬之地,因此“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
B.是杜甫诗句,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表达苏轼旷达超脱的胸襟,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
D.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为什么没有大满? A 。一种从农业生产角度加以解释,认为大寒小寒、大暑小暑 B ,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还有一种是从中国文化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事情太过圆满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不称大满体现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而农史学家唐志强另辟蹊径 ,从谷物成熟程度解释小满和芒种。他引用明人顾元庆《檐暴偶谈》谈到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皆指麦言”,都是针对麦子的成熟和收获情况来说的。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谷物成熟程度、寒暑程度和下雪数量的变化。即小满、小暑、小雪、小寒,对应的是芒种、大暑、大雪、大寒。这三种观点都有理有据,逻辑自洽。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 文中划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 A.目前有三种解释 B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长。
20. 所以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他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寒暑程度、下雪数量和谷物成熟程度的变化。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总结句,对应全文的三种观点。根据前句“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为什么没有大满”和后面对这一问题的三种看法可知,此处是说目前由三种解释,故补写内容是“目前能看到三种解释”。
第二空,根据前句“大寒小寒、大暑小暑”和后句“冷、热持续时间长”可知,此处是说大寒小寒表明极冷时间长,大暑小暑表明极热时间长,故补写内容为“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长”。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是“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错误,上下句的关系是因果而非转折,故不能使用“但是”,要用“所以”或“因此”;
第二处是“谷物成熟程度、寒暑程度和下雪数量”,语序不当,词语顺序颠倒,与前文内容照应的顺序应该是“寒暑程度、下雪数量和谷物成熟程度的变化”;
第三处是“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成分残缺,应加上主语,否则缺少主语,应改为:他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
修改后,正确表述为:所以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他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寒暑程度、下雪数量和谷物成熟程度的变化。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发现了这样的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善始而慎终
常言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句话所强调的,是一种善始善终的精神。然而,许多人在做事时或是连开头都准备不好,输在了起点,或是只重视开始而忽略结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从而造成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失败结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西楚霸王项羽小时候就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刚开始时,他父亲让他读书,他读了几天就想着去练武,还振振有词说天下大乱,只有武术才是争夺天下的法宝。他父亲只好又教他武艺。但可想而知,不久之后他又想着去学别的东西了。就这样,项羽长大了,后来他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失败了。这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他虎头蛇尾的做事态度。这是他不肯善始善终而造成的恶果。
唐玄宗刚刚执政时雄心壮志,决心治理好国家。他也做了很多出色的成绩,使得唐朝再度繁华。可是后来他松懈了,整天与杨贵妃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的繁荣成为了历史。可以说,唐玄宗的开头是做得很好的,不然就不会有“开元盛世”,可是到了后来,他却放松了,所以才招来祸患。注重开始而忽视结尾往往导致失败。
西方有一位数学家,毕生从事圆周率的计算。他花了半生的心血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的七百多位数,可是后人却发现他在小数点后的二百多位数那里就出错了,这意味着他后面的努力全是无用功。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他计算时能由始至终都抱着严谨的态度,也许就不会留下这么大的遗憾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事情一开始时,人们都能以积极、严谨的态度去做,可是,做到一半时,就会有人松懈。只有由始至终都能克服自己的躁动,以不变的态度做下去的人才能成功。史上有许多文学家,如宋濂、范仲淹等,他们由始至终都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虚地向别人请教,终于成为了名流千古的大文豪。还有我们的航天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枯燥的计算、训练,却始终以热忱的心去对待,不忽略任何一个小数点、任何一个细微的细节,才使得我们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至今还未出现美国“哥伦比亚号”那样的悲剧。
开始是重要的,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结尾同样也是重要的。因为如果在事情将要完成之时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请像重视开始一样重视结尾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一句俗语,肯定“良好开端”之于成功的价值;材料第二段是魏征《谏太宗十思书》的话,意思是“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善始”而无法“克终”,就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业,要真正把工作干好、干成,就必须要“克终”,必须要坚持干到最后;材料第三段是鲁尼恩发现的定律,以赛跑打架为例,说明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一开始的胜败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综合来看,材料主要探讨开端、过程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而过程的坚持努力、善始善终更不可忽视。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要善于开始,敢于起头,但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完成它,如何把最终的结果干出来;要坚持到最后,需要的是干事成事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韧性,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那股韧劲,要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那股精神;良好的开端固然很好,但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能够坚持到底、善始善终。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善始善终,方能成事”;接着分别阐述“善始”“善终”的意义,然后阐述如何才能“善始善终”,如需要恒心、耐力;最后回归材料,收束全篇,呼应开头。
立意:
1. 赢在起跑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 善始善终,方能成事。
3.赢在起点不如笑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