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30 16: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大雁归来
◎文化自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野生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写作顺序。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比喻、拟人、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动物,每年春秋两季,人们都可以看到它们在天空中结阵飞过,仿佛书写着苍劲有力的“人”字或“一”字,同学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大雁。)没错,这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大雁。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脚步,一起走进大雁的世界,和大雁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缄默”“迁徙”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其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侯文蕙译。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买下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2.目标任务二:筛选信息,理清顺序
◎沙乡的大雁归来了,请作为研究者的你做一份有关大雁的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观察地点:沙乡 观察时间:3月 观察对象:大雁
物种属性 大雁,又称野鹅,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它是大型候鸟,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迁徙的时间 每年①_______________,北归,飞回威斯康星州;每年11月,南飞。
北归的保障 威斯康星州规定3月为禁猎期。
北归的行为 大雁是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②_______________,采食③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热情十足,低空飞行问好;在沼泽中集会,喧嚷辩论。
雁群的组合规律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多为④_______________组成。
常见的迁徙路径 1.⑤_______________ 2.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 3.尼罗河→摩尔曼斯克4.林肯郡→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大雁迁徙的意义 是自身生命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植物生命的延续和扩散;是自然的,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参考答案] ①3月 ②沙滩和沼泽边 ③玉米遗穗 ④六只或以六的倍数 ⑤中国海→西伯利亚
◎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文旁边批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大雁。
【示例】①冬天的大雁;②从南方归来的大雁;③觅食的大雁;④哀鸣的孤雁;⑤成群结队的大雁;⑥在4月夜间鸣叫的大雁;⑦集会时的大雁;⑧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⑨富有联合观念的大雁;⑩每年3月,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
◎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本文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大雁的行为是如此丰富,将找到的有关大雁行为的信息,按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进行分类整理。整理后,你发现了什么?
【示例】旅程远近——夜间飞行200英里——坚强、守信;
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充满灵性;
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教师小结:文章虽短,却记叙了不少关于大雁北归的知识,如大雁归来的时间、地点,特别是作者通过观察,注意到大雁的飞行路线之直,还发现每支雁队多半是“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从而说明它们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这些都为读者所未闻,读来有一种“发现的快乐”。
3.目标任务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找出对大雁的称呼,体会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等称呼,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亲切。
◎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句子: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⑤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赏析:
①“低语”“问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行为,写出了大雁的活泼、热情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
②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③“邀请”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热情,同时显示出大雁之间深厚的友谊。
④“旅行”“辩论”“争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摇晃着从空中落下的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找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句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折的了。
分析:
①这句话将大雁和主红雀、花鼠进行对比,说明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乌鸦与大雁的飞行轨迹进行比较,更有力地说明了大雁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小结:浓郁的抒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始终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大雁,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为大雁担惊受怕,为丧失亲人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更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一切生命活动,从觅食到鸣叫,无不由衷喜爱。这种浓郁的抒情性,正是文章充满感染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4.目标任务四:拓展延伸,内化思想内涵
◎作者对大雁及大雁的声音饱含深情,是因为他在大雁身上找到了一些失去的东西。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良、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
◎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深切喜爱大雁的情感背后,是作者对于人类、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作者将大雁视作人,从大雁身上看到人的精神品格,这体现了他的“生态伦理学”观念,即把人类看作是自然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敬重这个自然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开展课外活动
(1)了解大雁,制作“大雁档案”。
搜集整理与大雁相关的知识,如大雁的分类、体貌、习性等生物学知识,大雁的文学形象,等等;结合图片与视频,制作“大雁档案”。
(2)了解“爱鸟者”,尝试做个“爱鸟者”。
许多热爱自然、喜爱鸟类的人们,会定期到野外观察鸟儿,记录它们的活动,为它们绘制或拍摄图片,以这种活动增进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拉近人类与鸟儿的距离。我们可以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学习本篇作者的做法,写一写“观察手记”。
结束语: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写好一则科学观察笔记,也获得了很多思想上的启发。愿我们都能做一名环境的观察者,地球的思考者,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所有的美好一起归来!
三、作业布置
请尝试运用抒情的笔调,将本文改编成一首诗歌。
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记录了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行文的,通过自主阅读可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知识性、抒情性和思想性是本文的重要特色,故本教学设计先引导学生做一份有关大雁的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拓展关于大雁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找出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文章的抒情性;最后通过拓展延伸,思考作者描写大雁归来的意义和我们获得的启发,加深思想性。从了解知识到体会抒情,再到把握思想,就把文章连接了起来,使教师教学有了抓手,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