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监利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荆州监利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1 13:40:27

文档简介

监利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测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1章~第5章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题目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共36分。
1.2023年发布的《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中提到青少年饮食应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动物性食物要适量。下列食谱符合要求的是( )
A.白米粥+咸菜+馒头 B.米饭+鸡腿+青菜 C.豆浆+鸡蛋+鸡胸肉 D.米饭+青菜+苹果
2.HCl、NaOH和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低温诱导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中,95%的酒精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B. 在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实验中,加入NaOH的顺序相同
C.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中利用的HCl的浓度为15%
D. 在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利用75%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如右图是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关系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③、⑤只能表示自由扩散
B. ②、④、⑥最大速率的限制因素相同
C. 水的转运可以是⑤,也可以是⑥
D. 葡萄糖的转运可以是②,也可以是⑥
4.对下列概念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若 a、b、c 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的细胞,则阴影处可以表示玉米细胞
B. 乙图中若 a、b 分别表示乳酸菌和支原体,则 c 表示细菌,d 表示原核生物
C. 丙图中若 a 表示叶绿体,则 b、c、d 依次表示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基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D. 丁图中若 a 表示生态系统,则 b、c 分别表示种群、群落
5.如图表示细胞器及相关水的代谢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都来自于葡萄糖
B. 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叶绿体内膜
C. 结构丙可运送蛋白质到高尔基体及其他部位
D. 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
6.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人体不能产生)分解为NH3和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检测Hp感染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B. Hp利用人体胃部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C. 脲酶能分解尿素而消化酶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 感染者呼出的14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不同酶的催化
B. 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和有些酶相同,结构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
C. 图中两次ATP的合成,前者能量来源于光能且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
D. 图中两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8.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依赖光合色素。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叶绿素循环”。研究发现,在适当遮光条件下,的值会降低,以适应环境。图示是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②和③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内膜上
B. 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③应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C. 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②③主要吸收绿光
D. 弱光下②的相对含量增高有利于植物对弱光的利用
9.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B. 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 图一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D. 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0.将图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晴朗的夏天一昼夜密闭透明小室内氧气的变化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8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B点时小室内O2总量最大
C. AB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D. 如果该植株培养液中缺Mg,A点将向右移动
11.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I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II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 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 酶I能切割DNA分子而不能切割蛋白质,能够体现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12.下列相关科学史发现过程中,使用了“假说-演绎”法的有( )
①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萨顿提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眼色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3.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2/3会死亡
B.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
C.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7
D.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
14.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9:3: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15.某同学绘制了一基因型为BbXDY的果蝇(2N=8)体内某细胞分裂的局部示意图(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推测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质均等缢裂
B.该细胞未绘制的另一极应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
C.该细胞经过分裂最多能得到4种配子
D.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1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缺氧可刺激EPO产生,图表示EPO基因表达加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识别脱氧核苷酸序列,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过程②与EPO基因的表达都是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HIF调控EPO基因的表达,促进了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
D.HIF通过影响EPO基因的转录过程调控EPO基因的表达
17.不同品种烟草在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后症状不同。研究者发现品种甲受TMV侵染后表现为无症状(非敏感型),而品种乙则表现为感病(敏感型)。甲与乙杂交,F1均为敏感型;F1与甲回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3∶1。对决定该性状的N基因测序发现,甲的N基因相较于乙的缺失了2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1自交所得的F2中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的植株之比为13∶3
C. 发生在N基因上的2个碱基对的缺失不影响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
D. 用DNA酶处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然后导入到正常乙植株中,该植株表现为感病
18.在二倍体生物中,单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三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单体和三体都可以用于基因定位。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为探究Y/y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用该突变株分别与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三体(7号染色体多一条)绿叶纯合植株杂交得F1,让F1自交得F2。已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1即可进行基因定位,而与三体杂交的F1则不能
B.若突变株与单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3:4,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C.若突变株与三体杂交的F2黄叶:绿叶=5:31,则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D.若Y/y基因不在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单体或三体杂交的F2全为黄叶:绿叶=1: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将你的答案填到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共64分。
19.(14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b柱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图②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_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3)又如下图,图A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______。
20.(15分)已知果蝇卷翅和正常翅由II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红眼和紫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下列杂交实验回答问题:
(1) 红眼与紫眼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F;中选取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I号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果蝇正常翅对残翅为显性。残翅果蝇相互交配后,将孵化出的幼虫置于25°C的环境中培养,得到的果蝇全为残翅;而将幼虫置于31°C的环境中培养,得到正常翅的果蝇(M果蝇)。若将31°C环境中培养的M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后代在25°C下培养仍为残翅。从基因、酶和环境关系的角度,对高温下培养的残翅果蝇幼虫得到正常翅的 M果蝇成虫的原因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8分)如图为真核生物 DNA 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和_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构成,④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组成________(填“T2噬菌体”或“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2)从图乙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填序号)。
(3)若用 1 个含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共释放出 300个子代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4)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_______。
(5)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每个子代 DNA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_。
(6)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
22. (17分)某种由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S病)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眼球震颤,多在成年发病。甲乙两人均出现这些症状。遗传咨询发现,甲的家系不符合S病遗传系谱图的特征,而乙的家系符合。经检查确诊,甲不是S病患者,而乙是。
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咨询中医生初步判断甲可能不是S病患者,而乙可能是该病患者,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血型 ②家族病史 ③B超检测结果
(2)系谱图分析是遗传疾病诊断和优生的重要依据。下列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中,一定不属于S病的是________(填序号),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是________(填序号)。
(3)提取患者乙及其亲属的DNA。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另一个条带,处理结果如下图(1是乙,2、3、4均为乙的亲属)。根据该图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2号和4号个体携带了致病基因,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检测和预防遗传病所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孕前干预是出生缺陷防治体系的重要环节。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也有可能产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健康配子,再通过基因诊断和试管婴儿等技术,生育健康小孩。该类型疾病女性患者有可能产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5 BCDBC 6~10BBDAD 11~15 CBCDB 16~18 BDB
19.(每空2分,共14分)
(1)染色单体;甲;乙;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Ⅲ和Ⅳ;Ⅰ
(3)③
20.(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5分)
(1) 红眼对紫眼为显性;亲本均为红眼和紫眼,后代均表現红眼(后代只出现红眼亲本的性状表现)
(2)如果在X染色体上,F1雄蝇都为紫眼
(或F1雌雄果蝇都为红眼,且雄性红眼;雌性红眼比例为1:1,与性别无关)
(3)杂交组合一;卷翅红眼雄果蝇×卷翅红眼蛀果蝇
卷翅红眼:卷翅紫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眼=6:2:3:1(3分)
杂交组合二:卷翅红眼果蝇×正常翅红眼果蝇
卷翅红眼:卷翅紫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眼=3:1:3:1(3分)
(写出其中一个杂交组合即可)
(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4分)
21.(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8分)
(1)①(1分);②(1分);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2噬菌体
(2)解旋;⑨
(3)1/150
(4)a
(5)100
(6)1/2
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7分)
(1)②
(2) ③;系谱图③中Ⅰ双亲不患该病,Ⅱ中有患该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一定不属于S病;①②
(3)不能;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图可知,乙(1号个体)为杂合子,但无法推断哪条条带携带致病基因,哪条条带携带正常基因;基因检测
(4)该类型疾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是随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3分)
同课章节目录